专题研究 | 网络信息搜索 | 在线留言入口 |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与我联系
网站地图
推荐与人

栏目结构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更多图片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 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室 - 新形势下研究生创业观、择业观的引导与实践
新形势下研究生创业观、择业观的引导与实践
添加时间:2009/9/16 21:42:09 所在栏目:『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室』 阅读:6009 作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科发展研究 来源:

根据教育部2008年4月公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7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1.86万人,比上年增加2.07万人,增长5.20%。毕业研究生31.18万人,比上年增加5.59万人,增长21.84%。研究生毕业人数呈现跳跃式增长,而社会需求量并未大幅增加的情况,毫无疑问将会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带来更为严峻的考验。当前,研究生就业问题伴随着新旧创业观、择业观念的碰撞。了解研究生创业观、择业观中存在的误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将有助于研究生实现合理的创业和就业和国民经济的均衡快速发展。
  
(一)新形势下研究生创业观、择业观的误区
  
  第一,创业意愿和实践的不统一性。
  有较为强烈的创业意愿,但对于创业需要的条件等综合因素把握不足,缺乏创业需要的创新和勇气。研究生,尤其是一些应用性学科、经济类学科的研究生都具有较为强烈的创业意愿,社会上诸多成功的创业故事、创业竞赛产生的创业比赛类英雄对他们有很大的冲击力。研究生在经过多年的学习、尤其是一些具有工作经验、具备一定阅历的研究生,都渴望成为创业者,对创业有较大的热情。然而这种热情基于创业者成功故事的激励、财富在短期内迅速增长的激励、人生价值尽早实现的激励。研究生对于在创业之前需要各方面知识的储备、创业过程中素质的锻炼、精神的磨砺等方面却没有真正的认识。研究生创业选择更多的不是建立在自身具备条件的基础上,而是基于外界提供的支持。如在上海市举办的一项高校学生创业竞赛中,某校部分研究生在得知学校可能会配发创业基金后,匆匆提交了创业计划,然而当得知只是在竞赛中获奖的创业项目会得到创业资助后,又感觉获奖希望渺茫、资助无望,纷纷放弃了此项竞赛,将本就匆忙构想的创业计划搁置一旁。
  第二,创业和择业认识的片面性。
  部分研究生对创业和择业的认知存在片面性,追逐热门行业、热门职业。部分研究生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不能对自身的职业特长、创业能力、兴趣爱好、个人气质和性格等做出正确评估。创业选择那些行业热门、利润可观、经济效益见效快的门类。例如理工科学生偏向于技术类创业、从事网站、软件开发等。而文科如经济类研究生则热衷于一些小规模、所需经营人员少、资金投入少、非技术类行业。如开设小型餐饮店、奶茶铺、花店、服装店、音像店等,把这些传统型行业门类作为初始创业的选择。在行外人看来,这些行业共同的特点就是经营规模小,类似于夫妻老婆店,没有技术含量、易于经营。然而研究生对所要从事的行业缺乏深入的调研和了解。真正对于经营这些门类涉及到的工商注册、卫生、消防许可、行业背景、行业知识、经营技巧等了解不够。况且在这些传统行业门类上,研究生和社会上其他人创业相比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自身能力评价过高,对于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激烈竞争,没有清醒的认识,这些都影响了研究生创业的成功率。
  同样在择业过程中,部分研究生自视较高,不能全面认识自己,也缺乏科学的认知方法。较多从主观角度认识社会,对影响择业的因素认识上尚存在误区。对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政策等缺乏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把握;对社会复杂情况及影响就业的因素关心甚少,从而导致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也有部分研究生过分看重了不利择业的社会环境因素,由此对择业产生悲观畏难情绪。这些主观认识上的片面性都对择业的成功率具有不利影响。
  第三,创业和择业目标的短期性和功利性。
  部分研究生有着满腔创业的激情,却未能体会创业的精髓。在创业时偏重于选择利润回报快、能立竿见影看到创业成果的行业门类,受社会上一些年轻成功创业者的影响,选择那些人曾经获得成功的行业门类。当开创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成果时,部分创业者的选择是将这些成果变现,成为股东的已分配利润,而不是将这些资金用于企业的规模扩大和再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合伙公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有一定经济效益时,公司却面临着分解。一些创业者在创业目标上的短期性和功利性阻碍了企业规模的扩张和真正意义上的知名企业的诞生和著名品牌的建立。同时由于部分研究生对利润和回报期望过高,在利润和企业发展短期内达不到预期时,便退出了创业团队,而无法坚持等待企业的成长。
  而在择业时,有的研究生缺乏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向往高层次、高地位、高薪水的工作,缺乏长远的规划,对意愿从事的行业、职业、所在地区、职业未来发展空间和自身能力、素质、兴趣等是否结合缺乏综合缜密的考量,反映了研究生择业目标的短期性。
 第四,创业和择业取向的多样性和矛盾性。
 通常研究生的人生阅历、社会经历比本科生更丰富,他们对于创业想法、职业选择一般而言也要比本科生具有更多的思考,因此其创业和择业取向趋于多样性。研究生由于不少已成家立业,其创业、择业不仅考虑个人情况,往往还要考虑到家庭等各方面因素;不仅依据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来选择创业的行业、从事的职业,还要考虑行业、职业的经济收益、职业的社会地位;既向往高校、公务员、大型国企等稳定、轻松自由的环境,也越来越多地期望进入高收入的外资企业、金融行业、私营企业;既看重福利待遇、工作压力的高低、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又强调工资报酬的可观性;既希望能够享有一定的职权,挑战自身能力,又不愿承担过多的风险与工作责任;既希冀追逐个人经济利益,又希望能够发挥自身才干、体现社会价值。
 尽管对职业的选择可能因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但根据多项就业调研报告,总体而言,研究生都是把经济收人、个人发展、社会地位等视为创业和择业的主要因素。在种种因素之间既要权衡利弊,又希望鱼和熊掌能够兼得。这种多样性倾向隐含着研究生创业择业时诸多的矛盾心态。他们常常处于传统与现代、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矛盾交织之中。
 
(二)研究生创业观、择业观的影响因素
  
  为正确引导研究生正确创业观、择业观的形成和转变,更为全面地了解毕业生心理,有必要对影响研究生创业观、择业观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制度。
  从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增加,报考人数亦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全国计划招收44.9万名硕士生,比2007年增加6%,共有120万人参加考试。早在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一些高校开始少量招收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1990年代末以来的近10年时间里,考研成为莘莘学子的选择。他们希望凭借硕士文凭,比本科生在招聘中增加更多的筹码,提高求职的成功率。正是在如此背景下,2001年我国开始研究生扩招,每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则均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1999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是9万人,2002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至20万人,2003年是26.89万人,2004年是33万人,2007年规模已高达41.86万人,比上年增加2.07万人,增长5.20%。就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类来看,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无论是绝对规模、相对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明显高于博士研究生,这也表明了我国在发展培养硕士研究生方面的大量努力和投入。表1列出了1999年至2007年全国硕博招生情况,相比博士生,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张更为迅速,2006年之前都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从硕博比来看,硕士研究生相对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逐年增加。2007年,全国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150万,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1。

  伴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增加,却是对研究生素质下降的担忧。一方面不同院校由于师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硬件设施等各方面的差异,在研究生的数量和培养层次方面有较大的差距,不同学校的毕业研究生的社会认同度也不同。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水平也成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瓶颈。在追求规模化扩张、学科综合化的目标导向下,不少院校在师资和硬件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注重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片面追求硕士点、博士点的数量的增加。2005年全国各高校申报增设2700多个二级学科的博士点,是现有1900多个博士点的140%,出现了申报博士点攀比的现象。调查显示,我国每名博士生导师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远远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至3名学生的比例。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此表示,将对高校申报博士点加以控制,否则会造成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2。
  在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由于研究生导师的资格要求,导师数量的增加与研究生数量的增加不相匹配。“一个茶壶三十个杯”,就是对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师生比例失调现象的形象比喻。导师的工作负荷加重,必然对培养高素质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带来不利影响。我国一些研究性大学和国外大学的差距主要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而研究生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博士生的教育上。总结原因,除了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以外,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带博士生过多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
 高校学科建设速度落后于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的情况,将造成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不断下降。这将直接导致毕业研究生个人的发展空间和薪酬水平。研究生素质和个人能力的不足,与他们普遍对职业的高期望形成巨大反差,这种自身能力和期望薪金、理想岗位之间的落差造成了研究生在求职、创业选择中的矛盾心理。使得研究生们在创业、择业的过程中“眼高手低”,应聘本科生的岗位、要求研究生的薪酬待遇;从事一份工作,却仅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没有开拓事业的热情;处于某个行业,却又觉得其他行业更具吸引力;仅把眼前的岗位当成一个跳板,希望能够获得更高报酬、更舒适安全、更具社会地位的岗位。想要获得更令人满意的工作岗位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应当同时把目前的工作做好,做好眼前的工作才能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好充分准备,才有资格期待机遇的来临。
  第二,研究生就业制度。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对研究生的分配就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变过去“统包统分”的分配体制为“在国家有关毕业研究生就业分配方针、政策和原则指导下,通过一定范围的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方案”的就业办法。毕业研究生可以在人才市场中通过自愿原则选择心仪的就业单位和工作岗位,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实现各类资源在市场中的配置效用最大化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思想和市场的主要作用方式。加之公有制和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的生产制度和分配制度,这些都对研究生的择业观、创业观的形成和转变构成了显著影响。使得择业观、创业观呈现多元化特点,同时理想主义与务实观点并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滋生出了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因素。具体表现在择业和创业方面,过分强调实际收益,崇尚个人发展,忽视社会效用,注重个人价值,淡漠社会选择和社会价值的行为选择取向。
  研究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人才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促使研究生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思想。而在就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尚处在“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的动态变革之中,改革过程中的不完善之处尚存,人才市场建设不完善、配套措施滞后、就业市场中的不公平因素都对研究生的择业观、创业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市场经济中的多元文化和多元思想也是造成研究生择业观、创业观充满矛盾性、短期性和片面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缺乏坚定信念和深度理想教育的情况下,多元思潮必然使得研究生困惑于短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的抉择、困惑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取舍。
  市场经济中的就业制度对研究生择业观、创业观的多重影响是必然的,市场经济所内涵的多元开放、竞争平等、自主重利、义利结合的思想会对研究生择业、创业观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它促使高等教育引进竞争机制和效益原则,促进研究生教育的革新和进步。另一方面促进与研究生就业配套的人事制度改革,培育毕业研究生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这些都会促进研究生确立市场化的择业观、创业观,面对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不断加强自我完善。
  第三,市场供求关系。
  研究生人才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数量和结构性的矛盾。
  首先,从供给方面来看,毕业研究生在就业定位、就业流向等方面的选择与市场需求不完全一致。
  研究生能否对自身能力素质有合理全面的综合评估,与其是否能够理想择业、充分就业或自我创业密切相关。多数研究生在经历了相对较长时间的学习、工作后,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职业发展、个人能力素质等情况能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多数研究生希望从事的职业是相对本专学生有一定择业优势的技术性工作,或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风险规避性的行业,或者外资机构、金融部门等薪酬待遇较丰厚的行业门类。在薪酬方面,定位受前几届毕业生的签约薪酬,本人对自己胜任力的估计,家人、亲朋的期望和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影响,硕士生群体对就业薪酬的要求相对比较客观、合理。绝大多数研究生把薪水底线放在3000~3500元左右,与本科生并无过大差距。而在一些应用型学科,受行业平均水平的因素影响,如电子通信、计算机信息、经济管理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期望月薪平均在4000~5000元左右。博士生的期望月薪基本都在5000元以上。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生在参与多个求职面试后,大都表示有调整期望的需要,说明部分研究生已经意识到期望薪酬普遍与社会提供薪酬有所落差,需要做相应调整。
  在就业流向方面,研究生择业对单位性质和就业地区等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共通性。就单位的性质而言,理论性学科的研究生多数首选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单位有较完善的福利待遇,且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地位较高。而应用性学科的研究生首选高薪的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大型国企等企业性质的单位,同时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技能、一展所长。另有少数学生选择进一步深造、自主创业。就地域流向而言,华东地区毕业研究生对上海的认同度最大,约占70%的同学希望到上海发展、创业,然后才会考虑江苏、浙江,再次是北京、广东沿海一带。至于近几年国家一直提倡的到西部去、“三支三扶”等政策,只有少数同学因各种原因能够到中西部去。以上海为例,2004年上海高校各层次毕业生赴西部就业的918名毕业生 中,博士仅为36人,占本层次毕业生总数的1.33%,硕士仅为81人,占本层次毕业生总数的0.71%3。而在2003年,共有10名硕士生自主创业,占当年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不到0.1%;2004年,共有5名硕士生自主创业,占当年硕士毕业生总人数比例的0.04%;而博士无一人创业4。
  可以看出,当前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受薪酬、地域的影响较大,大多留在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并趋向高校科研院所、三资企业等,中西部地区仍然乏人问津。这种现象主要涉及毕业研究生的观念问题,同时也说明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目前还没有拿出切实有效的吸引人才的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生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应看到,东部沿海毕竟地域有限,像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本已聚集了全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大量毕业研究生的持续涌入,难免造成这些地区的人才高消费局面,甚至局部过热,经济总量失衡。而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进程的加快,这些地区必将成为创业者的乐土。
  其次,从需求方面来看,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结构性的供需矛盾也对研究生就业从而对他们的择业观、创业观产生影响。
  一是在就业行业上存在供需矛盾。相比硕士研究生而言,博士生的毕业去向相对单一,以高校和科研院所居多,此外政府机关对博士也有一定的需求。而企业则对博士需求不旺,尤其社会科学类专业毕业的博士,或者单位提供的待遇与硕士生相差不大,这也客观上挫伤了博士求职的积极性。
 二是在就业地区上存在供需矛盾。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对于应届研究生的需求较大,同时应届毕业研究生也大量涌入这些地区,使这些地区呈现一定供过于求的就业难状况。而边远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也有较大的需求,但是在应届的毕业研究生中,愿意到边远地区就业的研究生数量不多,相对而言远远少于需求。研究生供需双方关系变化的结果使得研究生平均供需比逐年下降,研究生的就业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三是在就业岗位上存在供需矛盾。某些岗位对求职者的年龄、性别、经验等存在一定的要求。如研究生踏上工作岗位后比本科生更快面临结婚家庭等问题,尤其对女研究生而言。加之研究生相对年龄较大,尤其对于那些超过30周岁的研究生是否能胜任某些工作压力较大、需要大量加班的岗位,用人单位存在一定的疑虑;而用人单位也会担心研究生是否愿意从事那些长工作时间和高工作强度的工作,对这些研究生是否安于此类岗位和跳槽的高度可能性也影响了某些岗位的研究生的录用。此外,部分用人单位也注重研究生的实践经历和经验,对于很多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学位,而并无过多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求职者而言,在这方面并无过多竞争优势。因为本科生可塑性强、年富力强,更具活力,特别在薪酬方面的自身定位也较为合理,在研究生比较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倾向于招收本科生,而在某些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岗位、科研岗位才招收博士生。
 随着我国全球化程度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人才录用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录用标准已经不再是以学历论,而是更趋实际,更看重求职者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企业不再把拥有高学历人才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不再不考虑岗位需求而盲目追求高学历,从而避免造成企业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双重浪费,企业用人观念已逐渐理性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研究生仍然自视过高,研究生的期望值和单位愿意给予的待遇之间构成的“剪刀差”无法缩小的话,就会失去相应的机遇。而这种就业过程中的供需矛盾所引起的心理变化成为当前影响研究生择业观、创业观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创业观、择业观的引导与实践
 
 基于上文对于我国研究生创业观、择业观形成和转变的相关问题的分析,笔者试图从多个视角探讨引导研究生确立正确创业观、择业观的对策,从而也为改善研究生就业状况和就业心理问题给予一定的启示。
  第一,研究生生涯管理。
 生涯管理(Career Management)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是通过分析、评价员工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等,确定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通过培训、工作轮换、丰富工作经验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研究生通过生涯管理,可以了解自身在不同发展阶段中不同的身心特点、需要、不同的职业任务和职业发展障碍,树立并实现职业目标,促进自身的生涯发展。
 研究生做好生涯管理首先要从考研开始。某些研究生最初的考研动机就存在问题。单纯从就业的角度出发选择读研,报考所谓热门专业,或者只为了拿一个硕士文凭而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个人特点于不顾,选择相对容易考取的专业。存在如此考研动机,那么就读以后不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淡漠研究,导致科学思维缺乏和科研创新能力不足,从而形成创业观、择业观的误区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明确个人生涯开发与管理和人的发展、和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企业发展、国家进步,靠全体人员的参与,个人的发展亦有赖于企业和国家的进步。在企业以人为本做战略发展规划的同时,研究生也应当将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高学历精尖人才,研究生应该到社会最需要、能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地方去。从长远来看,其个人发展具有较大的空间,它所增加的满足程度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断增加,以实现学以致用、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再次,做好生涯开发,了解自身的职业潜能、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研究生学习阶段,通过提高自身人力资本存量,关注社会的广泛需求,增强实用技能培训。在择业、创业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展现在专业研究领域所积累的自学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思辨力、创造力,而不盲目追求高薪等。同时,保持终身学习理念,通过个人的职业生涯实践,确立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最后,认识到职业生涯发展是多种形式的。在择业过程中,树立弹性的和创业观、择业观。既不把就业、创业的社会不利因素看得过重,导致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盲目胆怯和期待伯乐的心理,缺乏抵抗挫折和自我调节心态的能力;也不过高估计自身能力、缺乏对社会现实、对就业市场的正确认知,导致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强烈心理落差。应既能“高成”、又能“低就”,坦然面对各种就业、创业机会。通过正确的职业生涯评价,进一步对今后的发展起好导向的作用。
 第二,创业观、择业观教育。
 正确的创业观、择业观的确立离不开学校的教育。高校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部门,应当担负起提高青年就业意识与素质、创业精神与能力的责任。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实干精神,在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基础上学会择业与创业。
 首先,做好创业教育。国际教育专家指出,在造就有自信心、有潜力的年轻人的过程中,有三种教育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它们是学术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和创业能力或创业活动能力。而创业活动能力是最基本的。创业教育应重视研究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技能的培养,鼓励支持毕业研究生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立创业之路。促进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任用专业、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创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创业体验进行有效指导。融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于一体,发挥学生的个性、创新性和开放性,从而形成创业能力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在保障专业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供支持,加强多学历多专业培养,配备跨学科专业的导师,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
 其次,完善价值观教育。
  针对研究生在创业观、择业观方面的误区,建议加强对研究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研究生正确的利益观、成才观,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解决研究生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加强研究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制观念,将研究生德育教育和就业教育相结合,把加强研究生的理想教育作为创业观、择业观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研究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全面地看待问题。培养研究生艰苦奋斗意识和创业精神,引导他们“西移”、“下移”、“内移”,甚至自主创业,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促进研究生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自主观念、发展观念、创业观念、流动观念,合理定位,确立切实的就业期望,科学评价自我,把握就业流向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最后,注重心理教育。建立研究生就业心理咨询中心,对研究生进行择业、创业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教育完善大学生就业人格特征,帮助大学生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团结合作、求知创新、自立自强、耐受挫折、善于调节情绪等人格特征。促进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创业、择业心态。做好求职、自荐、面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以及创业实践中面对困境、利益的心理准备。
  第三,社会各界的全方位支持。
  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对研究生创业和择业提供相应的支持。研究生作为社会高端人才,确立正确的创业观、择业观,对其个人就业有良好的帮助。而研究生能够人尽其才、一展所长,无疑又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有助于产业和地区均衡发展的实现,有助于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在创业方面,可以通过创业资金支持、创业基金、创业园区等各类形式给予研究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提供支持。社会各界给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经费,赞助创业教育竞赛、奖励接受创业教育的优秀学生、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等。设立创业基金,给立志于创业的研究生提供初始资金。以创业园区形式鼓励知识创业,在注册资本金、税收、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提供技术转化为生产的全方位支持。在择业方面,通过产学研结合,给研究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实践机会,通过接触真实的就业环境,磨练意志、锻炼心理成熟力、合理评估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苗壮、刘益平:基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
  [2] 刘丽娜: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关于在高校内部开展创业教育的话题,《职业技术》2006年第8期。
  [3] 蒋秀卿:高校研究生择业观的分析与思考——研究生就业重点难点之一,《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第14期。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林燕;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海峰)

1 倪光辉、原小瑛:研究生报考人数今年首次全国范围下降,《人民日报》2008年1月21日第11版。
2 赵婀娜:教育部:将对高校申报博士点加以控制,《人民日报》2005年7月7日第11版。
3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4年。
4 房欲飞:上海市高校研究生就业现状、前景及对策研究——兼论对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启示,《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第3期。

摘自何云峰、苏令银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科发展研究》,黄山书社2009年版。



上一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新变化的成因及对策
下一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以法学专业大学生为切入点

相关内容连接:

·何云峰:要让阅读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何云峰: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洞察力
·何云峰:大学生创客之路该怎么走
·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六成愿意嫁“富二代”
·清华大学生放弃工作在家唤醒植物人母亲
·观点大碰撞 90后女大学生:白毛女当嫁黄世仁
·“道德感”问题与道德教育
·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以法学专业大学生为切入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新变化的成因及对策
·关于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观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