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网络信息搜索 | 在线留言入口 |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与我联系
网站地图
推荐与人

栏目结构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更多图片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 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室 - 刍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刍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添加时间:2010/4/10 23:26:37 所在栏目:『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室』 阅读:3935 作者:张洪江 来源:

本文发表于:周鸿刚、李进主编,黄刚、何云峰副主编:《理论经纬?2009》,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12月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写进党代会的报告。这不仅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明确提出来,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于我们搞好和谐文化建设,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确保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口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什么是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崇尚、追求、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它包括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以“和谐”为价值追求目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同样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也蕴含着着宝贵的“和谐”思想资源。
  早在西周时期,《国语·郑语》中史伯就提出了“和”与“同”两个不同的范畴,明确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在这里“同”指的是无差别的绝对同一,“和”则意味着有差别的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婴对史伯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将其引入到君臣关系和国家生活领域,提出了“相成相继”的和谐理念。孔子是“和谐”理念的集大成者,在史伯和晏婴理论的基础上,在《论语·子路》中进一步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著名论断。这句话按任继愈老先生的理解是,君子在内心求取相同的内容,而小人求的是表象的相同,这也就是君子与小人追求的理想不同,处事的态度不同。这似乎和处理国际事务的“求同存异”相似,但二者是有区别的。“求同存异”是要找其中相同相近的部分,可以是道理深处的,也可以是事物表象的,达到一定的共识;“和而不同”主要是找其中道理深处的相同相近的部分,不在乎实现途径的不同1。简单的说“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从而在本质上达到相近或相似。孔子在提出这一论断之后又进一步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是指自然人的状态,而“和”是社会人之符合礼仪法度、从容自然的理想状态,就是人们追求的和谐状态。孔子的这些思想长期地影响着中国和谐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和谐观念”贯穿于中国文化的首尾,它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同时又通过这四方面体现了世界和谐的思想。
  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和谐思想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数的和谐”思想,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是由数决定的,服从数的和谐。赫拉克利特则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和谐”观,而自苏格拉底始,“和谐”由思辨的哲学领域被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卢梭的“社会契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和谐”到思想家格林的“政治和谐”,从巴斯夏的“和谐经济论”到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再到德沃金的“平等权利学说”,都体现着和谐社会的理想。
  正是在中外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我们说我国现阶段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解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2。也就是说,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形态,具体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为一体,包含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从和谐文化的上述内涵中可以看出,作为社会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等不同形态文化在和谐理念和价值观念引导下,使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和谐状态,也就是我们理想的和谐社会。追求社会的和谐,历来是人性的基本需求,是人类实践活动内在的永恒的价值目标。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有机相联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和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谐文化又必然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和谐社会决定了和谐文化的存在性质,和谐文化又反作用于和谐社会,引导了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成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构建全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六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决策是适应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和广泛认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构建和谐社会则必须倡导以和谐为理念的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开和谐文化建设是难以想象的。离开了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失去了精神传承,离开了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去了精神动力;离开了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失去了文化基础。所以,我们应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要把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统一起来,使之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其次,建设和谐文化是应对文化冲突挑战的正确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推进并波及世界各国,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文化思潮也相互激荡、纷至沓来,构成了当今世界文化思潮的冲突。文化思潮的冲突,从国际上来看,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霸权主义和国际民主的冲突的反映。过去那种通过军事占领、政治控制的手段来实现其大国的霸权和利益,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大。于是,思想控制、文化渗透成为冷战结束后大国实现其扩张的主要手段,文化的冲突也成为21世纪冲突的主要表现。从我国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形成了各种利益主体,必然产生多种价值观念和文化形式。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因此文化的冲突也是国内各种利益冲突的反映。面对文化冲突带来的诸多新问题,消极回避和抵制都是不可取的。积极和正确的态度是采取措施,应对冲击,正确处理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战略。以和谐文化为主导,使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走向融合,不仅是不同文化的正确发展道路,而且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必由之路。不论是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向,还是吸取、借鉴外国文化实现民族文化更新,都应当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尤其是对待外国文化,应当承认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应允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当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不分种族、不论大小强弱,一律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特色,营造和平与合作的国际氛围,必须坚决反对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我们在国际文化交往中既突出中国特色又保持文化交流,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选择。
  再次,建设和谐文化是提升全民素质的有力保障。和谐始于内心,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素质。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社会。这在一定意义上就对人民群众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民素质的提高不是依靠政治的专断,也不是依靠强硬的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则是文化的交流与文化的熏陶。和谐文化强调个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注重培育个人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培育,必将提高个人的精神境界、情趣和品味,必将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健康和谐的心理也必将激发社会成员自强自立的意识,致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后,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可以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立起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和谐文化,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形成和巩固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三)建设和谐文化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中的统摄和支配地位及其对和谐文化的指导、辨别、整合、引导功能,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和谐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基本内容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集中了现阶段我国确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中的本质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概括和提炼。它代表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它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科学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已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由和谐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着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和社会主义紧密相联的,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和谐文化建设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人们的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等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日趋多样化。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多样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意识形态越是纷纭复杂,就越需要思想指导;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有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更需要强调和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重视和巩固社会的理想信念,确立和壮大民族的精神支柱;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一旦动摇或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实行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舆论多元化,使得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打开了缺口,就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政局严重动荡,党的组织分裂,群众生活水平下降,就会最终葬送社会主义事业。”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为根本,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确保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由为打牢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共同价值观基础所决定的。当前,我国价值多元化呈加速发展态势,这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进步,另一方面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了较大冲击,出现了信仰淡化、理想多元、精神丧失、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这种现象在学术界、文学艺术界等文化诸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现。和谐文化所说的“和谐”,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和而不同”,这就要求在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中遵奉统一的思想和道德基础,即遵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够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状态,才能够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打牢共同价值观的基础。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和内在规定的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以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在全社会营造求团结、求安定、求发展的氛围,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张洪江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医学院副教授)

1 参见任继愈:和而不同,http://www.xici.net/b162730/d15798401.htm。
2 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光明日报》2006年7月25日。
3 乔法容、赵增彦: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9期。

本文发表于:周鸿刚、李进主编,黄刚、何云峰副主编:《理论经纬?2009》,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12月版。



上一条: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一条:试论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的演变及其原因

相关内容连接:

·何云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张的新诠释新概括
·所长何云峰教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做出全新概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的演变及其原因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
·美国人的六种核心价值观
·关于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问题的一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