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网络信息搜索 | 在线留言入口 |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与我联系
网站地图
推荐与人

栏目结构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更多图片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 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室 - 浅议思想道德建设与高校“两课”教学
浅议思想道德建设与高校“两课”教学
添加时间:2009/3/27 23:15:29 所在栏目:『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室』 阅读:3905 作者:张健、唐迅 来源:

在道德已成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的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新阶段,江泽民同志多次作了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讲话,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专门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新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为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向深入,中宣部和教育部决定在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把每年9月份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这表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回首20世纪,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交通信息高度发达、经济贸易十分繁荣之际,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近半个世纪,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全世界普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但青年的道德问题却日益突出,各个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感觉到与以往相比,青少年犯罪现象在加重。1987年,日本文部省在对过去20年的教育反思中,认识到走过一段“教育荒废”之路:为了迅速赶超工业文明,忽略了对青年学生成长的精神需求,导致一些学生在接受教育后反而变得沉沦。如试图大规模杀人的奥姆真理教,其成员中竟有相当一部分是日本各大学的尖子生。据2003年6月12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日本年轻人中存在严重的“精神疏离症”,患此病的人与整个社会脱离,不参加社交活动,自我封闭。专家预测,目前日本大约有120万人不知不觉地滑向了自我封闭的深渊。日本警方已证实,年轻人通过互联网相识,并相约一起走向死亡,自2003年2月份以来,这种网络集体自杀方式已导致多人死亡。法国思想家卢梭曾担忧地说过:“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升起,德行也就消失了。” 20世纪,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如不希望这种情景出现,那么人类在走向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同时,必须充分关注人类自身的现代化,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应相平衡,尤其要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江泽民同志说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 目前,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西方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据预测,本世纪前十年,美国、欧洲、日本、中国、俄国五大国家或集团,将形成五大经济主力,会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美国平均增长2.7%,到2010年,美国的GDP总量将占世界GDP总量的26.8%;欧盟平均增长2.7%,到2010年GDP总量将占世界GDP总量的27.3%;日本平均增长1.9%,到2010年GDP总量将占世界GDP总量的11.3%;中国平均增长7%,到2010年GDP总量将占世界GDP总量的5.1%;俄国平均增长3%,到2010年GDP总量将占世界GDP总量的1.5%。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差距也较大。据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洛桑报告”显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排列自1998年之后一直在30—35位之间徘徊。中国的科研产出数量增加很快,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论文产出比较,占世界科学知识生产数量的比例仍然很小,仅从占SCI论文数量的比例看,美国基本上稳定在30%左右,英国、日本稳定在8%左右,中国仅为3%左右。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平均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论文超过20篇的学校都是顶尖学校,共有20所,美国占了16所;超过12篇的高校全世界有50所,美国就有39所。2目前,我国高校离这一目标还较远。从衡量科学知识生产质量的论文引用率来看,我国在国际上发表科学论文的引用次数与美英德日等国相比距离较大,只与韩国、我国台湾接近。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的重要政治优势。但美国和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在思想领域和文化领域加强攻势,力图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思想观念和文化观念。发达国家利用其传播上的优势占据着文化上的优势,近年来文化产业在世界经贸中的比重激增,美国凭借其优势,特别是在多媒体、互联网络、卫星电视等方面的强大势力,以贸易自由化为借口,积极打入他国文化市场,既渗透文化又获取实利。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令人担忧
     
  目前我们正遇到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年“理想、信念危机”的挑战。据资料显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少年计算机犯罪案例不断上升。2001年我国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4545起,比2000年上升70.03%,从作案年龄看,18至25岁的青少年居多,占作案人员总数的47.44%3。2003年6月4日的《光明日报》报道,据调查盗窃犯罪占大学生犯罪总数的50%,居大学生犯罪的首位。打架斗殴、杀人伤害、强奸等人身伤害的犯罪仅次于盗窃犯罪,占30%。另据2003年5月7日《青年参考》报道,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武汉地区的高等院校共发生学生自杀事件12起。目前全世界每年的自杀率为十万分之十,我国自杀率为十万分之二十三。1986年年底和1989年春夏之交出现的两次学潮,已向我们提醒放松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放松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大量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哲学思想和西方的政治思潮会影响毒害我们的青少年。1999年在意识形态领域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同李『』志法『』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再一次向我们提出,如果我们不重视意识形态、文化领域的斗争,光考虑社会的物质生产,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忽视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一些需求,把思想阵地让给别人,就有可能会出大问题。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一方面由于当时的大部分人都有旧社会的生活经历,是共产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旧社会中救了出来,有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他们能真正体会到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我党为了巩固政权,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特别为了抵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势,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整合力、加强对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控制力,在当时并不存在理想、信念危机。这一点,历史可以说明,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中国发生了相当严重的天灾人祸,但广大人们群众却坚信困难是暂时的,坚信我们的党一定会领导人们战胜困难,奔向幸福、美满的明天。
  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甚至黄色反动、腐朽没落的东西也随好东西一起渗透进来,毒害着我们青少年,毒害着广大人民。在和平与发展时代和高度开放的环境中,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展开着激烈的竞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种意识形态和观念文化的斗争表现得尤其尖锐。随着经济成份、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多样化了。
  在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是多元的,处理信息的方法是简便的,交流信息的权力是平等的,谁也不能剥夺一个人获得和交流信息的权利。我国1994年正式加入因特网才开始进入网络时代,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网络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中国网络正在从精英群体过渡到普通群体。据2003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800万,其中35岁以下年青人占总体的83.7%。4现有网民的特点是年龄小、学历高。如同一枚硬币具有正反两面一样,网络在发挥巨大的正面功能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负面效应。由于网络交往是文字的、网络上缺乏控制、网民可以以虚假的面目出现,因此极易引发不正当的或不负责任的宣泄,各种不健康的内容如色情、赌博、暴力、诽谤都会在网上散布。一些对社会心怀不满的人和一些非法组织还会有意识的利用网络传播腐朽没落的文化以及错误反动的观点。网络上没有权威,没有国界,来自西方的信息中免不了带有西方人的立场,某些敌对势力还会故意散布流言蜚语混淆视听,扰乱民心。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会干扰人们的思考、价值趋向,直接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网络社会化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放弃生活面具,大胆展现真我的机会,但长时间在网上,人会变得与现实社会相隔离,与真实的人际关系相疏远,反而会使人的孤独感、抑郁感增加。一项关于大学生使用BBS的心理调查表明,越在公开场合不敢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越会由于BBS的匿名性而敢于大胆发表意见;越是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较差的学生,越容易成为虚拟世界里的人际高手。一般来说,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希望得到重视但又得不到重视;生活中受到过某种挫折,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心理需求的人,网络的虚拟性和互动性正好能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心理需求,这样随着网龄的增加,就会由起初的体验或尝试,到由尝到甜头到最后的网络成瘾。
     现代传播学理论认为,大众对文化信息的接受程度不是和一般信息量的大小成正比,而是与那些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的多少成正比。社会大众对一种信息的接受,其基本的前提是对它的真实性的认同。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于2003年初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12城市进行入户调查发布的《中国12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在网上最常做的三件事依次是:目的性不太明显的浏览网页、阅读新闻以及使用电子邮件,上网后根本不看新闻的人少之又少仅3.4%。网民经常阅读网络新闻的比例随网络经验的增长而显著增长。
     信息传播是一传十、十传百的非线性式的传播,甚至是添油加醋式的传播,一些虚假的或夸张的信息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会引发某些严重的后果,一个个别的事件可能会引发社会动乱。2000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明确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但他也告诫我们:“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5因此,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对于违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想、政治观点,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挑战与攻击,必须进行坚决的斗争,不能听之任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变革的时期,越要警惕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发生,越要警惕错误思想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这等艰巨的任务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完全担当的,但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邓小平在1989年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时多次指出,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抓的不够,教育发展不够。他曾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6 “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7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只讲金钱,只讲物质利益,而不讲理想、不讲精神动力,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凝聚力,失去前进的创造力。”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他又指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重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对干部、群众和学生必须认真进行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和政治知识的教育,没有这些知识的武装,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难以确立起来的。”“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 
     
(三)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两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多年来的教育忽略了人文教育,出现了重自然科学而轻哲学社会科学的现象。由于现代社会强调经济效益,谋求专业化的分工,追求高效率的生产,因而学校教育在课程的选择或组织方面较重视能够带来高效益的生产性知识或使用性知识,而忽略那些不会带来现实效益的社会知识。然而学校是完善人格形成的关键,重理轻文的教育会导致人格的缺失,造成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专业化的分裂;缺乏美感,责任感、情感等方面的培育,培养的学生容易成为实用性的技术人才和技术社会的技术工具。
  苏格拉底说过凡不锻炼身体的人,就不能执行身体所应执行的任务,同样,凡不锻炼心灵的人,也不可能执行心灵所应执行的任务。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它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否则,他运用他的专业知识只能像一条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8 
  人类面对的世界是包括自然与人类自身在内的世界,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两大类知识,是从学科区分角度对知识性质的划分,而不是对知识科学性和科学化程度的划分,就知识的本质而言,但并不存在价值等级,相比较并不存在价值的高低。自然科学知识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重分析实证的方法,较少涉及人类的价值与道德问题,它是人类对自然的解释,求真求用。社会科学知识是以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知识,内容涉及人的道德、价值、文化以及人的情感体验、生活意义等,是人类生活的真正表达,是人类精神的创造与想象,与人的生活理想、生活意义有关,偏向非实用性,求善求美。1964年,由31位美国知名学者组成的美国高校人文科学学习状况调查组,在完成的关于高校人文学科报告《必须恢复文化遗产应有的地位》中指出,“人文学科……是告诉人们如何设法对付生活中永恒不变的基本问题的”,比如正义是什么、应该爱什么、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鄙等。
  人类文明发展史清楚地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科学知识,人类很难在变幻莫测的自然风云中获得生存、发达和进步,同样没有人文知识,人类也很难获得自己群体的统一、安全,很难获得精神的安宁,很难获得自我理解与认识,很难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和负起责任,人类也难以生存和发展。”9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人文知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合目的性的一种潜在力量,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它会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通过评价、言说、交往等方式,教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成员、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持社会的认同,凝聚社会的共识、制约社会发展的特色和方向,成为社会发展的灵魂。正如我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所言“哲学社会科学虽然不能创造即时的财富,但它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性格,为一个民族的不断创新提供不竭的思想和理论的支持。” 确实,一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对于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他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和制约作用。一个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社会,虽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品格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但这种人文环境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品性成长提供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般来说人文知识有助于丰富、拓宽人的独特的个体精神,有助于个人的自由、价值、尊严、热情、平等、互爱等观念的确立,对理解自我、理解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陶冶精神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主渠道、主阵地;它的作用在于启发人的思想,提高人的修养,净化和洗涤人的心灵,熏陶人的灵魂,孕育人的创造精神,可以使受教育者会思考、有灵魂、辨真伪、能创新,使学生“精神成人”。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人民大学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学会讲政治、懂全局,驾驭复杂形势,研究战略策略、提高领导水平更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质量体现着教育的质量,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质量体现着教育的水平与质量。但是,从高校“两课”青年教师队伍来看,他们的“自我感觉的职业社会评价比较低”,“对职业的社会感觉并不好”,“有7.9%的人在寻找机会,想早日离开”。对“你是否坦然地告诉别人自己是‘两课’教师”这一问题,11.2%的人回答不能,26.4%的人视情况而定;在与学校同行中专业课老师的受尊重程度上,1.7%的人觉得更受尊重,14.4%的人觉得一样,83.9%的人觉得被轻视;在学生对自己与对专业课老师的尊重程度上,3.6%的人觉得更受尊重,30.7%的人觉得一样,65.5%的人觉得被轻视;在社会对自己与对专业课老师的尊重程度上,1.3%的人认为更受尊重,8.94%的人认为一样,89.5%的人认为有些被轻视。10丁俊萍教授在其《关于湖北地区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问题的调研报告》中也指出,“两课”教师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博士,教师们普遍觉得前景及发展条件不怎么样,申请课题、项目困难,教学任务太多,责任又大,既无经济效益又被人们瞧不起,没有什么地位,个人的劳动和价值得不到应有的承认。
  敬业才能勤业,很难设想一个不热爱自己职业的教师能够在本职工作中竭尽全力并做出成绩来。所以提高“两课”教学的水平与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两课”教师的自信心、志业感。提高“两课”教师的自信心、志业感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但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重要的途径在于自己,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之中,因为成功的教学是获得学生、社会认可的重要依据。2002年9月8日江泽民同志提出:“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古代,韩愈为教育者指出了努力方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温家宝总理为教育者指明了方向:师者,“传道,就是要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守业,就是要教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四)两课教学方法必须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2002年9月8日江泽民同志又向我们提出:“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这说明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育“硬件”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教育“软件”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不仅仅表现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图书设备等外在条件上,还表现在教育观念、教育价值、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学过程的内在要素中,我们既要追求外在的现代化,更要追求内涵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
  首先,确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社会精神对于现代化的社会存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犹如一面旗帜指导着教育。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提出“现代化人”的素质分析模型,认为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有:愿意接受新事物,思想上倾向于革命和变化;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较强;对人本身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较强;普遍的信任感,对周围人较多的信任;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之原则;对新式教育感兴趣;比较尊重他人。根据这些特征美国学者德鲁克认为在知识社会“有教养的人” 是“学会了学习的人。”从德鲁克定义出发,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素质教育,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授学生获取、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索精神及灵活的应变能力等因素在内的素质教育。11 
   “教育不在于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发展求知能力,不在于学习而在于达成理解,不在于获得信息,而在于完成智慧。”12现代化的教育目标是要培育出有爱国心加高创新能力的人才,现代化教育需要教师倾向于对学生精神的启迪和培养,对学生生活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起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观念。在古代,韩愈为教育者指出了努力方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温家宝总理为广大教师指明了方向:师者,“传道,就是要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守业,就是要教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容、受到激励和鼓舞,形成积极的、正确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的教育。
  其次,确立现代化教育的投资理念。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的投资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性、公益性的投资,它是一种基础性的、战略性的、生产型的投资。教育投入的回报不是立竿见影的,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当期的教育投资可能对当年的经济增加影响不显著,其作用可能在10年、20年之后,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才能体现出来,但它有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所以我们既要考虑到市场规律,又要考虑到教育规律,提高有限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益。
  首先,“两课”教师不仅要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提升自己的“讲理”水平。教师的水平既体现在其内在的理论素养上,又体现在其内在素养的外化上。教学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识活动。“两课” 教学的重要特征是“讲理”,当“两课”老师讲出了“理论”的魅力,“两课”就会受欢迎,反之,“两课”就会受冷落。因此,“两课”老师不仅要“有理”,还必须会“讲理”,要有一种高超的“讲理”艺术。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当然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既不能靠抽象的空洞的说教,也不能靠聪明技巧的卖弄,更不能靠奇闻轶事的罗列,而只能靠教师坚实的理论功底和灵活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把理论本身讲活、讲深、讲透。这都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和灵活的教学艺术,而且要有融理念、信念、情操和教养于一身的强烈的人格力量。
     其次,“两课”教学一定要有针对性、实效性。中国人中十分流行“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口头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人们去拜佛,也总是有为而去。这说明人们在思考任何问题时大多离不开实用性的维度,在人们的思维中很难激起超功利的兴趣,所以要使自己的教学获得学生的认可,一定要使学生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有针对性、实效性。思想政治课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需要,重视、研究和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心服才能信服,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于实践性,所以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定要坚持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不能就理论而理论的介绍,也不能用大量的例证作简单的论证,而要从学生所关心、所熟悉、所了解的实践中去剖析概括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做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他们的实践。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理论资源,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收集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联系这些思想问题进行教学。例如,结合学习邓小平理论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开展对时事政治教育;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可以就学生比较关心的“大学生如何实现自我”、“如何报国”等问题组织学生专题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自我教育。
     再次,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改变学生是观众,教师是演员的现状。“两课”教学的成效性在于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进大学生的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两课”教学不仅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大学生上大学,首先是要学习知识,但其最终目的不只是学到知识,而是要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够成才。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运用机会,使兴趣变动力,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我们可以仿效英国的“青年训练计划”,运用正规课堂教学和职业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把重点、要点讲清楚、讲透彻,一定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由他们自己去掌握,其间实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只有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领会和运用知识,转化为素质与能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素质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对教学资料内容的处理,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要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堂的生态环境,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长久,逐渐升级。要采取讲、读、听、看、写、走、问、谈等多种形式与手段组织教学,当然包括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邀请事业有成的教师、专家、教授谈自身精力、体会,用动人的事迹感召青年等方法,改变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落后的、陈旧的教学手段,利用评价机制及时评估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行为。在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时,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冲击人类思维中的惰性、保守性和凝固性,推进人们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创造精神,锻炼和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培养和强化人们的创造性的综合素质。愚德育教育与各门学科教育之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学校各门课程教育、全社会宣传媒体协力配合、互动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充分利用全社会的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志愿者、献爱心、等各种活动。
(上海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健、唐迅)
1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编:《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2 《文汇报》2003年5月30日。
3 《法制日报》2003年2月7日。
4 《文汇报》2003年10月7日。
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09页。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10页。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90页。
8  转引自《光明日报》2003年7月3日。
9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10 孙蚌珠:《普通高校“两课”青年教师队伍状况分析》,《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12期。
11  李京文:《知识经济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12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第161页。



上一条: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
下一条: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进”、“出”关系

相关内容连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的兴奋点初探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进”、“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