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 科学、宗教与社会价值观 - 儒教 - 浅析中国儒家哲学对当代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
浅析中国儒家哲学对当代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
添加时间:2009/2/20 19:15:36 所在栏目:『儒教』 阅读:3794 作者:网络 来源:
|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发展经济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道德现象是经济关系的集中反映。各国之间经济利益互相补偿的需要,近年来出现的种种原因造成的非人格化和道德虚无主义的困境,必然呼吁有一些被世界公认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道德规范的产生。在此过程中,西方学者在反思西方文化的局限性时大声呼吁“光明自东方来”。中国传统的道德核心──儒家伦理,已经跨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本文主要以文本分析的方式,尝试从“中国当代德育教育的文化选择”这一角度,从思想内容的规定、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确定、基本形式的构建三方面,对中国儒家哲学对当代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作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我们应充分挖掘儒家哲学这个德育资源,发挥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关键词] 儒家哲学;德育;积极影响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特别是在古代东方、尤其是中国,德育一枝独秀,凌驾于其他各育之上,成为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所谓“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哲学绝大多数时候是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因而对中国社会有着特别深刻长远的影响。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儒家哲学居于核心地位,有一整套严密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世代相传,所以在儒家哲学退出政治舞台近百年,也并不作为教育指导思想的当下社会,其对教育仍然存在着隐性的巨大的影响。儒家的“仁”、“礼”思想及其指导下的道德伦理规范仍然得到很多人的承认与遵守,其厚重的文化精粹对教育产生了恒远的价值影响。直到今天,古代儒家哲学思想,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也还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一、儒家哲学规定了当代德育教育的思想内容。 儒家哲学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产生于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秩序重整、文化转型时期,前期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其思想核心是“仁”。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仁者,爱人”。但这种爱不是无准则的爱,要符合“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义,即“宜”,指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价值取向,要见利思义、舍生取义。礼,即礼仪和社会规则。智,指人的理性。信,指诚实不欺。恕,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尽心尽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孝悌,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到了中后期,儒家哲学的地位已经日益巩固,这时候,朱熹成了其中的领军人物。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这种思想,也正是当代德育教育目的的核心。这一点,从当代相关教育政策中对于德育教育的目的阐述中就可以看出来。 例① 1993年《小学德育大纲》和1995年《中学德育大纲》关于德育目的的规定 《小学德育大纲》(1993)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家、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中学德育大纲》(1995) 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对中学阶段德育的总目标和初中、高中德育目标分别作出了规定: 德育总目标:“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尊纪守法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点、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例② 2005年《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关于德育目的的规定 2005年《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准确规范各教育阶段德育目标和内容”,并以精练简要的语言归纳了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德育目的: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目标:“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中学教育阶段德育目标:“教育帮助中学生初步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逐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以及诚实正直、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中等职业学校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和正确的职业理想。” 对照儒家哲学的思想核心和当代德育对教育目的的描述,不难看出:“明人伦”的德育思想始终贯穿其中。无论是“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义),还是“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礼、智、信),抑或是“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忠、孝、恕),都闪烁着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内涵。 二、儒家哲学确立了当代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儒家哲学的先贤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人的行为失范在于后天缺乏自修自省。因此他提出人要注重心性修养,做到“日乎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培养自觉自律精神。由此可见,儒家的人格理想是“君子”,即通过“自省”具备“仁”的内质。 再如儒家哲学的权威理论文集《中庸》中所定的中国古代教育的方法所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粗看起来,学、问、思、辨、行,颇像是智育方法,但细审之下,仍然不过是个德育过程而已。 按朱熹的解释,“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是一个领会和明了儒家伦理道德的过程。因此,虽然它们看似与西方智育过程十分相似,但“穷理”这一德育方向的规定性顿时使得它们既不同于西方实质教育论者提倡的认识客观世界、也与形式教育论者主张的提高个人智力大相径庭。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一过程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笃行”一步,实际上指的是要把领会到的“理”落实在个人的为人处事上,所谓“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明显属于道德行为培养的范畴,因而全无杜威“做中学”一类认识论方面的意义。 在所有儒家哲学中,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研究最为深入。朱熹继承了孔子关于“少时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看法。他认为只要使青少年日常一言一行都能遵循一定的礼仪守则和规范去做,日子久了,自然会形成习惯,长大成人后就能遵守伦理纲常而不违。可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所在。具体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亦集中于此。 如何能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呢 ?朱熹认为须从具体的日常事务入手,所谓“圣贤千言万语,教人且从近处做去”(《朱子语类辑略》卷二)。为此,他主张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社会伦理具体化和条理化,让青少年遵照履行,为使他们“洒扫应对,入孝出悌,动罔或悖”(《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朱熹在其撰写的《童蒙须知》中,对儿童衣服冠履、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洒扫应对、读书写字等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都按照儒家的标准作了具体规范,比今天的《小学生守则》还要细致,要求青少年遵循不违,诚履笃行,庶几将来“自不失为谨愿之士”,甚而“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童蒙须知》)。 “修身”是儒家教育“修己治人”之道的根本,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程序中位居核心。一个“修”字,形象地描画出了儒家道德教育的宗教色彩:佛家讲“修行”,儒家说“修身”;佛家要“面壁十年”,儒家有“十年寒窗”。这种惊人的相似性就在于两者的教育重点都定位在了同一个品德修行之上。 强调个性主体自身德性自内而外的培养良好习惯,从细节处落实良好行位,这也正是当代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国家德育大纲中关于“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的阐述,正是儒家的人格理想 “修身”说的现实体现。而历年来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内容略)等,也大都是规定了个人自身道德养成的规范,是对自身“修行”的具体要求。并且意图通过这些规范的制定,使青少年日常一言一行都能遵循一定的礼仪守则和规范去做,日子久了,自然会形成习惯,长大成人后就能社会道德规范。可见,“修身”“自省”到今天为之,也仍然是中国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活动都是依据这一原则,将具有一定导向意义的道德价值转化为学生“修身”的道德实践。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倡导并实施的“五心”道德教育体系,即“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国家,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广东省委宣传部推出的《新三字经》诵读活动;以及在全国中小学广泛开展的各项少先队阵地活动,如植树造林、义务劳动、慰问孤残、主题宣传活动等等,还有中小学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中的“自评”环节,都是这一原则和方法的体现。 三、儒家哲学构建了当代德育教育的基本形式。 儒家先贤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而后代的儒教大贤朱熹也提出教育分两个阶段,即 8至15岁入小学,15岁之后入大学。“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他认为,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可是,“非礼之端不能禁外之不来,而能禁内之不往” (《续近思录》卷十二),是故只要我们把“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只要“先入为主”,就可免“扦格不胜之意矣”。(《小学集注•原序》) 朱熹强调婴儿坠地之后,乳母之教,尤为重要。长到6岁,要教以数目、方名等浅易知识。8—15岁为小学阶段。“人生8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章句》)。朱熹主张家长对青少年必须严格管教,切不可使其娇生惯养。如果“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亦凶狠”(《小学•嘉言》)。所以家庭教育不可有丝毫放松。为便于教育从幼年抓起,朱熹亲自为儿童编写了一本《童蒙须知》作为教材之用。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特别是《小学》和《四书集注》,一直为宋末和元明清三代六七百年间封建统治者作为正统的小学教材。 强调蒙学,借助经、史、子、集等书籍的诵读、学习,宣扬儒家德育思想,是儒教哲学的“教化”人的基本形式。如《小学》一书乃博采六经、史传以及孔子后学著作中有关忠君、孝亲、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故事、训诫等编写而成,集中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正如朱熹自己所言:“修身大法,小学备矣”、“后生初学,且看《小学》之书”(《朱子语类》卷七),那是做人的样子。 这一德育教育形式至今仍然沿用。在我国,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是中小学“德育主要途径” 。教师和学生使用根据国家的德育教育政策编制的教材,具体学习道德内容、规范,进行实践,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这是作为一种比较系统的、连续的德育教育形式。小学阶段重视行为养成和初步的道德教育,例如教材中有《对人有热情有礼貌》《礼貌用语》《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节》等内容的学习,还有《做讲究个人卫生的好孩子》《爱护花草树木》《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等 ;中学阶段更重视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初中学习社会发展常识、基本国情、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等,高中阶段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逐步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这种教育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德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格教育,就是“教人做人”的问题。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意识流派和华夏固有价值系统,儒家哲学奠定了华夏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中华民族礼貌友善、温良忠厚和认真刻苦的气质,是在儒家哲学的教化下逐步形成的。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不厌其烦、谆谆教导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正是因为儒家哲学的思想与当代德育教育的目的如此一致,长期以来,中国的德育教育中,儒家哲学的精神烙印最为深刻。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儒家的伦理道德标准、心性修养之道和待人处事方法,剔除封建糟粕,对广大学子的做人实践,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现代伦理道德标准,均来自悠远的历史文化积淀。割断了历史文化脐带的做人教育,会显得营养不良,先天失调。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儒家哲学这个德育资源,发挥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小学德育大纲》(1993)[R] [2] 《中学德育大纲》(1995)[R] [3] 《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2005)[R] [4] 刘石桐:《我国当代中小学德育目的综述》 2005年11月 [5] 郑建光:《朱熹德育思想浅论》2006年5月
|
|
上一条:春秋公羊传 下一条:儒学与儒教之争辨析 相关内容连接:
·儒学发展全球价值伦理 ·儒家文化的现代优势 ·当前金融危机与儒家正义原则之思考 ·儒家与基督教的旧有对话模式 ·《儒学解释学》校后馀论 ·儒家文化与宗教 ·儒家文化与侠义精神 ·谈儒家文化的产生及其他 ·儒学文化的演变及其现代命运 ·先秦儒学关于社会正义的诉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