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之初,西方曾经有过迷信市场经济的深刻教训。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来,市场经济对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立下了很大功劳。但是,我们也决不能低估市场经济的副作用、反作用,更加不能产生对市场经济的新迷信。 一、30年实践中市场经济的功劳和弊病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逐步放弃原来以计划经济为主、甚至是单一搞计划经济的政策,引进、学习、吸收西方市场经济的经验。1992年 10月,中共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是正确的。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市场经济机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推动社会形成竞争向上局面等等方面,避免了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许多弊病,促进了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30年来,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已经成为全世界不争的事实。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俱有的双重性,30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它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副作用、反作用,也是惊人的。 1、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利益驱动机制。它通过自我的利益驱动,激励起人们在经济行为方面的各种积极性。这一方面,它激励人们去竞争、去创新、去寻找机会努力拼搏,客观上使社会经济发展增强活力,充满生机;而另一方面,也在社会实践中造成了相当部分人的自私自利迸发症。有的人为了个人或本位的利益而不顾一切,不怕冒各种风险。他们为一已之私、为本地或本单位之私,而不讲道德、不遵法纪、不讲大局,只看眼前不看长远、不顾别人利益,甚至惘顾他人安危。在这些人眼里,只要能够追求到个人的利益目的,什么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坑蒙拐骗、杀人放火,统统可以干。于是乎,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社会治安的情况令人担忧,腐败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这些问题,其实资本主义国家也一样有,只不过各自的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过去有人把它当作是资本主义的特征和固有的弊病来加以咀咒,现在又有人拿它来骂社会主义、骂中国——他们骂起来可不管是不是符合逻辑。其实,最应该骂的是市场经济这个白天是人、夜里是鬼的“两面派”。 2、市场机制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自由,争取平等。这一方面能够支持、促进个人和企业自主地做出经济决策,在市场上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和自担风险;能够按照产供销各个环节的需求、条件的可能,自主地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避免单一的、命令式的计划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它的自由,是个人或者本位的自由;它的平等是获取个体利益机会的平等也即是竞争机会的平等,而不是竞争结果的平等,更不是社会的公平。在我们的社会实践中,有不少人正是打著市场经济的招牌,为了自己的绝对自由、平等,而不顾妨碍别人的自由,不惜牺牲别人、别地、甚至于国家和社会的资源,去实现个人和本位利益的最大化;他们的自由,就是不受管制、不按计划、不遵守政府的法规、法令;他们所争取的机会均等,却往往造成社会的不公平和人与人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在拥有财富上的不平等,甚至使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社会集团之间贫富差距拉大、甚至两极分化。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社会都明显存在,都有顽强的突出表现。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身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吸取历史教训,不断采取税务调节、强制或者鼓励实行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法律、政策措施,以克服市场和市场经济存在的这些弊病(有的讲好听一点叫“市场经济失灵”)。而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这种弊病的存在和传染,同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理想,是格格不入的。真正有志于振兴中华者,于此绝对不可以熟视无睹,而应该深刻地认识市场经济的这些弊病,在克服这些市场经济弊病方面做得比资本主义更好。 3、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机制、观念在支持、帮助激活国家经济的同时,其固有的局限性和强力的副作用,已经侵入到许多人的脑子中,影响许许多多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扭曲人们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取向。人们在享受经济繁荣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忍受市场经济弊病不断传染的痛苦;在贊扬改革开放的同时,也在垢骂诸如官场腐败、教德教风和医德医风、以及其他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败坏的种种现象。这种情况如果任其下去,必然要严重地损害、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制度,危及国家和民族的团结、稳定和安全。 二、资本主义迷信市场经济的惨痛教训 从各方面的历史资料可以看到,欧洲在十四、五世纪便开始了有意识的商品生产,并且在一两百年间商品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交易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内容越来越丰富。“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马克思《资本论》,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784页)尔后,又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所描述的那样,社会生产过程按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这个“三位一体的公式”运动著。首先是在英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家,从市场交易所体现出来的剩余价值积累创造了一批批资本家。资本家们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和赚更多钱,又创造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推动市场交易的扩张和发展。而且到了20世纪以后,这种扩张和发展的趋势还在更加激烈地进行著。英、美、德、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有预谋地和有计划地通过市场手段,除了对本国人民的剥削,还采取市场手段与武力结合的方式,大量地对亚、非、拉各个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资源进行凶狠、残暴地掠夺。总之,“各国人民日益卷入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页)于是,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政要、理论家、经济学家都把市场和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特别法宝来加以描述和夸耀。也因此,人们过去一说到市场经济,就很容易联系到资本主义;一说到资本主义,就很容易联系到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有很多人甚至产生了对市场经济的疯狂迷信。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而且往往具有双重性。亚当斯密所描绘的那只“无形的手”挥舞的是一把双刃剑。市场和市场经济培植和支持资本主义,而它的另一面利刃——极度自由、唯利是图等等,却对他们的社会道德、法制乃到整个民族文化进行腐蚀和破坏。更严重的是,它在经济领域本身扰乱了正常的秩序,使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地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其结果,几乎要了资本主义的老命。就以美国为例子。 美国在早期实行的是“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提倡绝对地自由生产、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连银行的牌照都可以自由拿到。上个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的经济已经不断出现“产品过剩”、劳动力过剩、失业率恶性攀升、金融市场越来越混乱、贫富悬殊加剧、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终于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票市场全线崩溃。华尔街一天之内就有11个金融寡头自杀。再到了1932 年,全美国的失业率超过30%,工业生产下降46.3%,农产品市场急剧萎缩,以至“牛奶过剩”而继续倒进大西洋。1932年12月4日的《纽约时报》在描述当时的情况时还写道:“家庭和机关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就在国家的财政困难严重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十多万退伍军人涌进首都要求 “补偿金”,不断发生抢夺、暴乱,几乎把华盛顿变成废墟。加上旧金山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席卷起美国其他地方的工人浪潮接连不断。连资本主义世界的许多人也都以为美国的资本主义未日已经来临。(参考《光荣与梦想——1932至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第一部第一篇“最惨的一年”,美国威谦.曼彻斯特著。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出版)罗斯福于1933年2月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新一届政府吸取了过度自由的市场经济的教训,施行“救亡”的“新政”就是用强硬的指令性的手段对经济运作进行计划和调控,包括对银行进行管制、整顿金融市场秩序、颁布“全国农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等。这才使美国的社会得以稳定下来,经济得以逐步恢复,也才能够在以后有能力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发了一次横财。 上个世纪中叶,面对著社会主义苏联的迅速强大、东欧和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是加紧互相之间的经济联合和协作,加强自己国内经济的调控,一方面进一步学习和吸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的经验,并不断加以改进。二战失败后重建的德国则明确宣布他们搞的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既反对经济上的自由放任,又要把经济稿活,将个人的自由创造和社会进步利益结合起来。(参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第三章、第五章,樊亢等编著。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这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不但“垂而不死”,而且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现代化方面走到社会主义国家前面的很重要原因。 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得过诺贝尔奖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SAMUEL SON)几十年来对其所著的《经济学》不断地进行修改、补充,并且大篇幅地加进对市场经济双重性的论述,明确指出:“市场不灵(market failure)——不完全竞争、外部性和不完全信息等——经常破坏我们在讨论效率市场时所假想的那种抒情诗般的意境”;“每一个经济都属于混和经济,将私人市场与政府干预的因素结合起来。”(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9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看来,资本主义经过惨痛教训之后,对市场经济已经不再迷信了。 三、我们要建立的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经济体制 现代社会的高效率的经济体制,都必须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兼容并且紧密结合的经济体制。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天到深圳等地方视察的时候,就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马洪主编《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3页,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手段总是为目的服务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了高效地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必须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充分地利用,并且在实践中更好地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资本主义国家似乎早就有了觉悟。如上所述,萨缪尔森等西方经济学家早就提出:“每一个经济都属于混和经济,将私人市场与政府干预的因素结合起来。”在西方盛极一时的凯恩斯主义主张的就是国家要对市场进行干预、调控。现今的美、英、德、日等,他们还是大讲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但是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控方面,在关键时刻、关键部位的力度,往往比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还要强硬得多。 中国过去曾经只要计划经济而忽视、排拆市场经济,结果吃了大亏,生产力发展缓慢,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老老百姓还要为温饱而忧愁。现在又有人反过来迷信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当作灵丹妙药。他们不敢讲计划经济,甚至抗拒、排拆计划经济。其结果,同样会把某些单位、部门、地区引到邪路上去,会让国家吃大亏、老百姓吃大苦头。 为什么会对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产生片面、极端的错误认识呢?究其根源,在于没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两点论。 第一、在现代的整个社会经济基础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本来就是对立的统一。没有自由市场,就不会有对经济的计划和调控;由于信息的沟通、资源配置等原因,而使计划经济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盲目性,所以需要自由的市场来进行补充、合理调剂;由于总是存在著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无形作用和不规范行为,所以总是渴望有序和稳定的社会民众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出来计划、调节、管理。计划和市场两者之间总是既对立、又密不可分的。 第二、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兼容性和互相依存性。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不只是一般的对立统一。它们在互相对立、相互排拆的同时,又是互相依存、互相兼容的。一百年多来世界的实践已经完全证明这一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时至今日,世界上已经没有一个国家、地区实行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者纯粹的计划经济。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混和经济中间,只不过是有的市场多一点,有的计划多一点;有的把两者结合得好一点,有的结合得差一点。没能够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兼容性,实践中就往往缺乏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的自觉性,使两者混而不和,貌合神离,当然就不可能建立高效率的经济体系。 第三、我们还必须更进一步地看到,一个经济体系是否能够达到高效率,内因虽然是其运动、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外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互相交融。一个混和经济体系,不但要有良好的经济体制和机制,而且必须有社会的崇高理想和健全的法制、良好的社会思想道德与之配套,才能够成为一个高效率的经济体系。 2007年下半年开始从美国爆发的“次按”危机,原因并不是美国的混和经济体系不够发达、不够机敏,而恰恰是某一些聪明过头的美国人利用发达而又复杂的市场机制、惘顾社会的整体利益进行市场投机;同时美国政府又放任自流或者至少是疏于监管。不道德的完全自私的发财梦想和取巧投机、加上法制的缺失,使越吹越大的市场泡沫终于爆破,不但使号称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陷入了经济困境,而且正在对世界造成严重的经济祸害。 2008年5月中国四川发生的大地震,造成了10万人死亡、几十万人受伤、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使中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失。可是中国的社会经济运作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而且基本是正常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中国的经济基础特别强硬、社会经济机制特别发达和灵敏。而是“一方有难,四方支援”的友爱精神,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品德和传统作风在起最重要的作用。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世界100多个国家不但对中国在精神上给声援和鼓励,而且捐赠了大笔款项、大批物资,派救护队到受灾严重的四川地区参加救援。中国的未受地震灾害的其他各个省、市、特区,更是捐出两百多亿款项、无数急需物资支援四川、陕西、甘肃等受灾地区。神州大地掀起了献爱心的热潮。所有金钱、物资、人力支持,没有一分一毫的市场交易、不需要任何市场契约,其动因完全是出于高尚的道德的无穷力量。再者是中国政府的尽心尽力和高效指挥、运作,使得中国在空前的大天灾面前益穷益坚,社会经济保持良好的状态。 古今中外,有无数的正反生动事例说明:崇高的理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动力,就像巨轮的发动机、以及飞机、汽车的马达;法制和道德则是巨轮的龙骨、飞机的两翼、汽车的双轮,是其能够平稳、飞速前进的保障。只有经济机体,而缺少动力、丧失平衡保障,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是绝对不可能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和前进的。 因此,中国现阶段和今后的改革目标,应该根据中国的实际,通过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经济体系。在当前,尤其必须破除对市场经济的迷信,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大力倡导和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不断建立健全法制和具有中国特色的良好道德体系。诚如是,则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和谐社会的形成、中华民族的振兴,必将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