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孝道仁爱学说,是解决现代化社会伦理问题所必需的。西方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一次集会后发表的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的孔子的道德智慧。 自秦以后,历代朝廷都把“孝道”作为“德育”的核心。汉代开始,起着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作用的经书中,《孝经》赫然列于其中。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竭力表彰孝子。把“以孝治天下”奉为信条,在太学里推行关于孝道的德行教育,连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非孝之人不准入仕。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可以不读五经,但《孝经》不能不读。就像现在考大学,无论文科理科都要考外语一样,显现出孝道教育在中国古代科举中的重要地位。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历朝历代的官学指导和私塾普及的二元教育体制都非常重视孝道文化的社会作用。中国人从生到死,每时每刻都在接受这种道德的教育、灌输和影响,人们把遵守孝道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美德,一种整个社会普遍遵守的规范。 孝道文化在学校德育中中断了近半个世纪,基本上是被框定在“政治教育”的范畴内,在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上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面对这一状况,学校德育亟待寻找对接的母体并从中汲取营养--这个对接母体就是孝道文化。尤其是在“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学校德育应该吸收我国古代德育的成功经验, 以现代教育理念加传统孝道文化为学校德育的平台,重新构建学校德育新体系,探索学校德育新模式、新思路,培育德、智、体和谐发展而又拥有现代素质的新一代大中小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就主张爱人民、爱国家的教育要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的教育开始。孝道教育是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出发点,对培养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怎样才能做到德育与孝道文化的对接,要做那些工作呢? (一)促进爱国守法的道德教育中国古代并没有进行任何系统的爱国守法教育,那时的法律就不健全。但是自古做官讲究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做人讲究光明磊落、不屈不挠。在国家面临外敌威胁入侵时,涌现出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安危,抛头颅,洒热血。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去做呢?是发源于孝的爱国精神。中国人不管走到哪里,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孔子把孝定义为“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要求做人要树立自己的志向,平时立身反省、行为处世遵循道理,使名声流传后世,使父母声誉荣耀,这是尽孝最圆满的结果。人们为孝而立志、为孝而行事、为孝而扬名,怎能不爱家、爱国、遵纪守法呢。孝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无数爱国志士献身的精神动力。现在的学校德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教育,通常采用的是宣传英雄人物的典型事例教育法,这是一种浅层次的教育方法,是为了爱国而“爱国”、守法而“守法”的教育。而中国古代教育人爱国守法的方法却是由提倡孝道而派生出来的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深层次的、长久的生命力。 (二 ) 解决代沟隔阂产生的社会问题 “代沟”是我们这个时代十分让人痛心的问题。父母、老师、学校、社会为下一代付出的是如此之多的关爱,有时回报却适得其反,这是什么缘故呢?关键在于孝的教育,在于孝的衔接作用。“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中国人心目中,十分重视承先启后的责任和生命的整体性与连贯性,道德、宇宙、人生是一个一脉相承、物我契合的统一体系。在中国祖孙数代的那条生命的链条上,首尾呼应,没有代沟,只有“代钩”,使家族各代之间和社会上各类人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与下一代紧紧地挂上钩,使天、地、人、身、国、家、宇宙、社会、人生结为一体。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由于没有受过孝道文化的教育,相当一部分人伦理观念模糊,没有社会责任感,缺乏尊师重教的意识,以自我为核心、自私自利。例如:有的中学生、大学生不体恤父母的慈爱之心,拿到的学费不交给学校,而是用来上网聊天、打游戏、吃喝交友、构筑爱巢……针对这一现象,如果从孝道教育入手,让他们知道孝道的精神实质,增强对父母、对老师、对学校、对国家培养之情的孝心报答,可以树立其社会责任心,消除代沟隔阂,使走进高等学府的高中生,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真正成为有益于国家建设的精英之才。 (三)营造团结友善的和谐环境,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和安定的社会秩序的重要的精神支柱。中国的孝道文化特别重视家庭和睦,要求子女要对父母尽孝,兄弟之间要讲究孝悌;重视亲戚关系和宗族关系;重视师友关系,视作老师是人的精神文化生命来源;重视亲朋信用;重视对陌生人的仁爱和同情;重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孝道为基础而展开的,发自人的仁爱之心,以“礼”为它的表现形式,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宗族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荀子曾经说过,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够得以推广,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长寿,社会可得以安宁。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孝道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做到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多尽责任,多作奉献。在这种德育教育熏陶下,扩展仁心,抵制不正当竞争、减少犯罪;敬爱生命,反对自杀;对待他人保持谦虚恭敬的态度,逐步营造出团结友善的和谐环境,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 (四)提高明理诚信的道德素质 “事亲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亲亲”“敬长” 是传统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孟子从人性的角度将“亲亲”“敬长”概括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只有做到了对父兄孝悌、爱敬,才会将真情推广到与一般人的交往之中,从而达到不伪不欺、明理诚信的高尚情操。《尚书.康诰》中就有周公重视“孝”、“友”的记载,认为人之罪恶莫大于“不孝不友”。这是我国传统的明理诚信观念。在传统教育中,“诚信”是修身养性的根本原则,也是区分君子、小人的道德标准。诚信多建立在人格自律的基础之上,诚信代表着优秀的人格、标志着高层次文化水准。现在的市场经济更是讲究诚信,这是商业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弘扬民族精神,建立学校德育新体系。孝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有极其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体现着民族精神、民族意志和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前进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就为孝道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孝道行为的标榜与示范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理论基础。 如何在借鉴古人将孝道文化注入道德教育中的成功经验的同时,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与时俱进地在学校德育中开展孝道文化教育,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亟须研究的新课题,是学校德育建设中亟待建立的新体系。虽然孝道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中断了半个多世纪,但它的精神实质并没有泯灭,人们对“孝”的理解认识非但没有淡化,反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愈加强烈。相信通过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努力,一定能够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摈弃孝道文化中封建主义的糟粕,弘扬其“以孝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宗旨,探索出一条将孝道文化融入学校德育之中的新路子,这对于学校培养现代化的建设人才、对于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德习惯是需要经久的启发、教育、灌输才能够养成的。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四有”新人,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也是德育工作者必须完成的现实任务和历史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