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宗教心理养生功能刍议
时间:2008/7/15 10:33:39,点击:0

 

摘要:本文从宗教心理学和现代养生学交叉研究的角度审视宗教心里养生功能,认为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减信徒对死亡的恐惧感,宣泄信徒日常生活中累积的消极情绪体验,满足信徒对爱的需要,升华信徒的精神境界,从而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关键字: 宗教;心理养生

作者: 黄永锋(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作者简介] 黄永锋,厦门大学哲学博士、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后。男,一九七六年生,福建省仙游县人。现任职于厦门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道教社会学、道教养生学。

养生是一个超越民族、超越时代、超越制度、超越性别、超越年龄的问题,历来是人类关注的话题,近年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宗教心理学问题最早则是古希腊哲学家在他们论述灵魂的著作中提出来的,1898年斯塔贝克的《宗教心理学》是宗教心理学的第一部专著,此后该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理论家和研究成果。让现代养生学和宗教心理学对话,从交叉研究的视角审视宗教心理养生功能,当会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迪,笔者不揣谫陋,拟就此谈谈个人看法。
一、 宗教信仰可以消减信仰者对死亡的恐惧感
原始社会时期,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如刮风下雨、打雷闪电、山洪猛兽、地震火山、日食星陨、疾病瘟疫等等,都给人类的生命构成巨大的威胁,束手无策的原始人把这类自然现象当作超自然的异己力量,并对之产生恐惧感。正是对于自然界的这种恐惧感和依赖感,导致了原始人产生宗教的观念与行为,先民们凭借信仰与崇拜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缓解对死亡的焦虑。此后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人类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和其他事物一样,生命的存在总是有限的,死亡终将来临。而“人所贵者,盖贵于生”,于是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便成了时时困扰人们心灵的一大问题。神灵就在许多人喊救命的时候出现了。据调查,“在广大山区和农村,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缺乏,“信教治病”正好弥补了农民因物质条件跟不上而产生的精神治疗的需要。据统计,在农村教徒中,因病信教的要占33—40%,有的地方高达60—70%”。[1]老百姓为何会因病信教呢?因为宗教有动人的许诺,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佛教的善有善报论、道教的长生不老说,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希望的曙光。可是不死是可证伪的,不过各种宗教都对死亡的意义给以说明,在人死后举行仪式,并对人死后的归宿做出了妥当的安排,如道教徒飞升仙境,佛教徒涅槃登西方极乐世界,基督徒死后可以上天堂等,所有这些都是以让其信仰者能安详地面对死亡为目的的,所以能满足信仰者的心理需求。事实表明,宗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消减信教对死亡的恐惧。那些参加宗教活动最多而且宗教情感笃定的信教者并不害怕死亡,甚至对死亡的来临还抱着期待的心情,对他们来说,死亡是一种超脱,是进入极乐世界的必经阶段。
二、 宗教信仰可以宣泄信仰者日常生活中累积的消极情绪体验
生活中人们不断遭遇“意志与能力之间、愿望与获得之间、目的与结果之间、想象与实际之间、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当人的欲求由于自身的有限性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诸如焦虑、失落、不满、愤懑、怨恨、烦闷、妒忌、忧郁、压抑、紧张、不自由、受支配、没有力量、自卑、渺小、无奈等消极的感觉和情绪。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持续地刺激主体,会产生情绪裂变。无论在精神上、生理上,人们都无法忍受这种无穷无尽的折磨。于是许多人找到了宗教。人们周期性地举行崇拜仪式,将平素积累起来的消极情绪以仪式这种特殊的方式化解,从而使人心变得安定和纯净,这恐怕是人们信仰宗教的心理原因之一。经常地参加崇拜仪式,无疑是在接受一种心理保健的训练,即借助宗教崇拜的仪式,用崇拜的形体动作、祈祷和忏悔的语言,宣泄自己内心的冲突,经过与神相会,得到神的宽恕和恩典这一体验的转折点,使情绪体验得以从消极转化为积极。常见信徒在崇拜仪式上痛哭不已、泪流满面,或深刻地悔悟和恳切地求助,这些都是一种表达和释放。人们处于自责、悔过和殷殷期盼之中,是最值得理解同情、宽恕和帮助的。人们的祈祷首先感动了自己和周围的人。按照人世间生活的惯例,自责、悔过的人是应当得到安慰、宽容和谅解的。比起人类来,神灵自然是更加慈悲和宽宏的。这样人们的自我心理调节假以神的名义,以一种象征的手法,完成了消极情绪的宣泄和化解,因而得到宽慰和解脱。[2]前苏联宗教心理学家乌格里诺维奇明确指出:“信徒在做礼拜和做祷告的过程中所体验的宗教感受,就其心理学的内容和动态来说,跟审美的净化相仿佛。礼拜和祷告就其心理学职能来说,乃是人们用来排遣郁积于心的消极感受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信徒向神祈祷,希望神让他们免遭灾殃和相信神是实在的,并且是全能的,所以祈祷往往使他们心情舒畅,感到安慰,他们的消极的感受为积极的感受所排挤,如果否定或低估礼拜和祷告的心理学意义,那是不对的。”[3]
三、 宗教信仰可以满足信仰者对爱的需要
人类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的昌明,为这个世界带来越来越多的财富,然而社会分工、分化带来了人情的日渐淡薄,传统社会中那种密切和睦的人际关系已不可多见,暴力、伤害、吸毒、自杀、精神沮丧、行为古怪、生活反常、玩世不恭比比皆是。人类呼唤爱心的声浪不断高涨,人们希望在社会中得到人情的温暖,渴望有人爱自己,也想望把自己内心的爱释放出来。而各大宗教都劝善讲求博爱,尤其是基督教以神对人的无条件的爱为参照,要求信徒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也以爱为第一原则,这就为那些在寂寞、摇曳的人生道路上和无情的制度压迫下渴望爱与被爱的人们提供了抒发感情的对象。在各种宗教活动中,除了教徒对神的敬爱可以平静他们的心境外;宗教组织内的人们可通过相互关怀与帮助使彼此感到温暖,有了某种心灵上的沟通,疏离感、孤独感消失了;善男信女也可通过向宗教组织外的人广施博爱与仁慈得以满足自己的爱心。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宗教是爱的俱乐部,它为信徒提供的心理满足往往是其他社会组织难以企及或取代的。
四、 宗教信仰可以升华信仰者的精神境界
现实社会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纠纷和症结,极易使人缠绕其中,剪不断、理更乱,不能超拔。宗教追求的是超越现实与自我,它往往能淡化人们对现实的关注,松动人心中的死结,从而使人的精神超然物外,暂时摆脱现世与人生的种种不如意。许多佛寺都有一副对联,其上联为“天下事了犹未了,奈何以不了了之”,立意就在于劝人从现实的烦恼中解脱出来。道教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以要求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当今许多人因在现实生活中遭遇过多的烦恼而遁入空门或隐逸山林或步入教堂,难道不就是求助于宗教以寻求某种心理解脱吗?宗教提倡宽恕与忍让,宣扬因果报应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在教者的精神境界,平息了俗世的一些纷扰。[4]
以上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宗教的养生功能,认为心理需要是宗教产生、存在的依据之一,虔诚的宗教信仰一定程度上能够把信徒的心态调整到适度的有益状态。这种调适不仅有益于个体的心理平衡,也因而会引起生理上的良好反应。现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与精神是否健康关系密切。一个豁达乐观、心情愉快的人,其生理上的免疫功能会随之提高,从而身心双健,长生久视;一个心胸狭隘、长期心情苦闷的人,其生理上的免疫功能会相应下降,这样的人容易患病,寿命也短。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可以起到协调身心,促进健康的良好作用。罹患疾病的信教者,由于笃信神灵能够解除其病痛之苦,而坚定治愈疾患的信念,使体内生理机能发生良性的链式反应,提高免疫力,由此缓和甚至消除原来的病理现象。人们往往把这种神奇的现象称为信仰治疗。宗教特别是道教的某些修持方法,确实能使人由养心达到强身的目的。如道教内丹学的基本功夫——取坎填离术,就是通过意念协调人体性腺和丘脑的负反馈机制,练习者在高度入静的状态中,性腺、肾上腺、胰腺、胸腺、甲状腺、松果体、脑下垂体的内分泌相互激发,从而使全身在心理上和生理上达到一个和谐有序的新水平。国内外的许多临床实践证明,信仰治疗是有良效的。



--------------------------------------------------------------------------------

[1] 宋晓勇:《他们为什么信教——农民信仰宗教心理类型浅析》,载于《心理世界》1996年第4期。
[2] 杨宜音:《略论宗教崇拜的社会心理功能》,载于《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
[3] [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王先睿、李鹏增译:《艺术与宗教》,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1页。
[4] 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164—165页。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对古典宗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 宗教心理的社会作用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