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学是宗教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说是宗教学的诸种研究方法之一。“宗教心理学”主要包含两个方面,英文分别是:Psychology of Religion和Religious Psychology。这个区分并非文人的没事找事,而是宗教心理学本身的不同研究角度以及不同动机。
Psychology of Religion是从心理的角度来理解宗教现象,包括宗教的起源,宗教对个人和群体心理的影响,宗教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等等。具体的内容包括各种从心理角度来理解宗教行为,比方说“改变信仰”(Convertion), 巫术的各种方式,神灵崇拜,神秘宗教(mysteicism) ,“新宗教运动”(FLG可以算的上一个),等等。 在这一领域里,“心理学”是方法,“宗教”是“研究对象”。研究者多半是“学院派”的学者,近年来不少心理治疗师也加入了这个领域。
Religious Psychology有时也被称为Pastoral psychology, 研究者多半是职业宗教人员,目的是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宗教治疗手段,比方说“驱魔”,“忏悔”等等。现下流行的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亦称Holistic Psychology,还有“信仰治疗”(Faith healing)之类,都属于这一领域。本人非“职业宗教人员”(I would have been rich!),兴趣自然是在前者,虽然不时也好奇地探过头去看看神职人员在忙些什么,特别是他们如何具体运用。
神话学与宗教心理学
要想了解宗教心里学的研究范围,先聊点儿神话学或许能帮助我们了解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一个庞杂的文化系统, 它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历史、哲学、政治、心理、行为等等。每个系统 (犹太--基督教系统、佛教系统、印度教系统……) 别看如今是包罗万象,把历史、哲学、 神学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刨开,追 到根儿上,就是神话(Myth)。“圣经”开篇第一部第一章是什么?不就是个“创造神话”(Creation myth)吗!甭跟我死争,后人用神学语言来解释它是后人的事,再后的人死活要相信对它的神学解释更是再后辈人的事,那都不是最初老祖宗的事,别把后人干的事儿栽在老祖宗头上。
别把神话看简单了,神话反映的是我们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恐惧、焦虑、愿望、需求等等。甭管科学与人文发达到哪一步,人类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并没有改变,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改变:安全(security)、次序(order)、 意义(significance--一小时付你一百大洋让你重复不断地把一堆石头从屋里搬出再搬进,搬它半辈子,你干吗?)等等。后人吵吵嚷嚷忙了几千年,根本就没走出这个圈儿。
“古久”年代里,各民族各自为政,彼此没有联系,各自发展出来自己的神话和宗教。到近代,几下里碰了头,一对笔记本儿,发现居然有诸多相似之处。 学者们把各民族的神话收集起来,比较它们的主题(theme), 意象(image) 和象征(symbol), 从中找出了一些基本的主题,然后从这些主题中揭示神话故事所要表达的内容(message)。别被神话故事的表面荒诞所迷惑,神话是由一连串“意象”(images)或“象征”(symbols)来表现的深刻思想。如果只看到它的“表面意义”(superficial meaning) 就整个儿丢了它的真正含义(message) 。
比方说“创造神话”,但凡是个“氏族”就有。咱们有好几个不同版本的,可能跟咱们当初来自不同氏族有关。最为人知的是女娲用黄土捏出咱们老组宗的故事(我妈说:“所以你一搓满身泥!”)。可别以为咱们可以要求“知识版权”,我看过好几个大同小异的创造神话,其中有非洲的。从水中创造出世界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要是细细分析“圣经”的“创世纪”(其实那一章有不止一个“创造神话”版本混合在一起),可见几个特点:1.水的意象:象征“无序”(disorder)。 2. 上帝的出现。注意,“他”最初出现时是无形象无性别的,只是“精神”(spirit, 别以为这无关紧要,别忘了至今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坚决反对“偶像崇拜”的! Wonder where that comes from? 到下面几句上帝才被确定为男性的“他”, 不过那其实是另一个版本的故事)。3. “创造方法”:“君子动口不动手”,整个“创造过程”是“语言创造”,世界是“说”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接下来看上帝的创造成果:全是成对儿出现的:白天-黑夜,土-水, 天-地 等。
别以为这也没啥,可是想想基督教教义中的“两分法”吧:天堂-地狱,天使-魔鬼,善-恶,奖赏-惩罚……后来神学家们没少在这里做文章。再想想从历史到现代基督教基本教义对教徒行为的影响,你就明白了。也别以为把世界“说”出来和上帝给他造出来的东西“命名”是个简单的事儿,后世神学家们--不管是犹太教的拉比们还是天主教的神父们--可没少在这两件事上做文章。基督教神学家们对“创始神话”的误读多了去了,不说也罢。无意引起争论。
从心理角度理解宗教起源(Psychogenesis,够fansy的吧?)
在宗教起源这方面,心理学家们人人都有话说,因此形成了挺多的不同观点。我这儿既是“闲话”,就择其要而言吧。
1、投射说
提到此说,必提到咱们的老弗洛伊德。他认为宗教不过是人们把自己内心里的强烈恐惧或无法由理性来解释的情感“投射”到想象中的“神明”。因此,宗教本身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是一种“精神异常”。他还认为,宗教反映了我们内心深处被压抑的被社会所不容的欲望,比方说“弑父”的欲望,“淫母”的欲望等等。换个角度来看,也就是社会用“宗教禁忌”(taboo)的方式强迫人们放弃这类欲望。
“投射说”有不同的“投”法。有一说是“神”其实是反映了我们人性各个不同的侧面。比方说希腊神话中的神们就代表了人类自己的不同性格。雅典娜代表人类的智慧,如此类推。又有人把这理论的范围缩小一点,说是代表我们个人的性格的不同方面:宙斯代表我们自己性格中权威的一面,雅典娜代表我们智慧的一面,战神马斯代表我们怒气的一面……
还有种理论,我忘了是谁提出的了,认为“神”的产生是因为“人”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和无能,为了达到心理平衡,就创造出一个全能的,强大的“神”来给自个儿壮胆,就跟咱们小时候打不过同伴就交个大个儿的朋友来“狐假虎威”一个理儿。挺实在的理论。想想那么些宗教战争,打来打去,比的是“我的哥们儿比你的哥们儿强”,而大家的“哥们儿”其实都是想象的产物,冤不冤!不过明白人古来就少,不是吗?
2、象征说
大家自然是C.G.Jung. 他认为宗教是来自我们unconcious mind里的一连串的象征。我们需要“健全”的心理,就少不了“象征”,要了解宗教的真正意义,就得了解(decoding)宗教的象征的究竟是什么。“象征说”至今还挺有影响的。我的“开蒙师”就是个“象征主义”者。我们上课时老是争个不休,什么象征什么,等等等等。平心而论,Jung的理论比Freud要比较容易令人接受。老弗确有点reductionist之嫌,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象征说”的关键是,你得弄明白“象征”底下的真正涵意,别在表面意义上打转。想象一下以下情景:你的女朋友在情人节那天送你一枝玫瑰花,你却跟她讨论玫瑰在植物学上的分类,玫瑰为何有刺,如何培养种植玫瑰,最不堪的:不同品种玫瑰的不同价格,而你收到的这种是最便宜的……等着瞧吧!
3、治疗说
这观点认为,宗教的产生是出于我们对付重大心理创伤(trauma)的需要。当我们无法面对巨大的心理创伤时, 我们就把整个事件神秘化以治疗我们的心理创伤。举个现成的例子:9€?1之后咱们其实经历了这么一个“神秘化”的过程。 记得不记得事件最初我们大家的反应?先是通过电视来参与以减低焦虑程度(记不记得小时候听鬼故事,越怕越想听?),然后书店里关于Norstradamus的预言书热卖,网上流传一个伪造的有关“两兄弟倒下”的预言,以及一个有关数字11的典型“数字神秘主义”(numerical mysticism)的玩意,我收到了好几份,几乎我所有的朋友都收到了,流传之广连累得纽约时报出面避谣。这些玩意儿的流传说明一点:我们试图把这事件“合理化”以治疗我们的心理创伤。 别看到了“E时代”,碰到如此重大的集体心理创伤时,我们的应对方法并不比老祖宗高明。
对了,我们接下去又经历了一个“英雄神话”的创造过程:我们把市长大人推出来公认他为“英雄”,他也不负众望,我们就指望他出头来把整个事件造成的混乱理顺,恢复往日的“次序”。 然后我们派出我们的“英雄”(军队)出去把伤害我们的“恶魔”暴扁……情节是不是很熟悉?很多民族历史上都有的“英雄传说”。到了我们派出我们的“英雄”时,我们的集体精神创伤就治好了一半。此谓“治疗说”。
从心理形成过程(Psychomorphosis)来理解宗教
这翻译够别扭的,我实在想不出个象样的翻译。谁让咱们自己不做心理学研究,如今只好借人家的概念和术语。总之,这个概念研究的是宗教信仰从朦胧的潜意识上升到意识的过程,以及从人生各不同时段对宗教理解的转变过程。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对“转教”(conversion)的研究。这个过程也显示人类不同年龄时段对“神”的意义的理解。
Conversion的过程从象征角度来看,是个所谓“新生”的过程。不论是从一种宗教转到另一种宗教,还是从无神论“变成”某宗教的信徒,都有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通常也会有个人生“危机”。对“危机”的理解当然各人不同,但不管怎么样,总有因某种“机缘”而产生的心理需要,是谓“动机”也。
对某种宗教的选择--当然,对教徒而言,是“被选择”(可是“被选择”也得你愿意是不是?)--通常说明了个人的心理需要。如果愿意真正面对自己,做一番所谓“灵魂搜索”(soul search)的话,不是不能发现自己的心理需要究竟为何的。了解自己的动机对于所信仰的宗教的理解程度大有关系。谁都知道,“进庙的不是都来磕头的”,对不对?要是了解自己的心理需要,就不会盲从。别跟我说“寻找真理”,太抽象不说,每个人对什么是“真理”的理解还不一样呢 !
扯了半天,说到底,宗教用某种特定的形式满足了我们的心理需要。这需要包括:
1、我们对“次序”的需要:
在漫漫人生中,我们需要一个路标。这个“路标”不一定非得是宗教,科学也行。神话里,“上帝”从象征“混沌”的水中创造的,是一种“次序”。这种次序使我们心安。
2。我们对“安全”的需要:
神话里的小孩在大森林里迷了路,历尽艰辛,饱经惊吓,突然看见了林中有座小房子……我还没见一个小孩儿不朝那房子走去的呢。好吧,那“房子”对陈景润来说是他的数字世界,对我们的基督教徒而言是他的宗教。如果明白这层道理,陈景润大可在教堂里玩他的数学。对了,“森林里的房子”也象征“从无序到有序”,还可以象征“神秘”(谁知道房子里住的是谁?)。
3。我们对“意义”的需要:
既然咱们不得不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状态下活着,而且,更糟的是,咱们早晚都是要死的,那咱们活着有什么意义?永恒的问题啊。答案对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对佛教徒而言,是趁机赶紧修练,“人身难得”不是~~对基督徒来说是献身上帝,对共产主义者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哪种意义适合你,就选那种吧。只别强加给别人。在这点上,大家殊途同归。如果不明白这点,回家闷头琢磨去。如果明白了,还想向我传教,别怪我翻脸:我已经有我的“意义”了,还要你的干吗?!
……还有些别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既然聊“宗教心理”,我就顺便再聊两点:
1、仪式(rituals)。谁敢说他一生从没参加过或组织过任何“仪式”?别以为“仪式”是宗教专有的,它想垄断我还不干呢。“仪式”对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特重要,因为它有治疗作用。“仪式”的意义是“象征”,用象征的方法达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对了,“仪式”是为了你,不是为了我。“生日”是种仪式,“婚礼”是种仪式,“毕业典礼”是种仪式……还有许多仪式,它们对我们的心理有特殊意义。比方说,“结婚仪式”对当事人的意义不必我说了。可是如果能举行一个“离婚仪式”,心理意义一点不低于结婚仪式,尤其对受伤害较深的一方来说。
2、神秘现象。各种神秘现象列出来会有一大串。从“灵魂出窍”(out of body experience)、“神/魔附体”、“幻听”、“幻象”等等,可谓洋洋大观,统称为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这些现象不过是各种心理现象,实在没什么神秘的。有的可以通过药物达到,有的可以通过训练来达到。其中不少与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关。不管怎么样,记住一点:你本身有能力不被迷惑,除非你自己愿意被迷惑。巫术是一种“艺术”(这是我认识的大祭司说的),“咒语”能不能对你起作用在于你。记不记得小时候玩的“瞪眼游戏”?较量是心理力量(psychological power) 对不? 谁的心理力量强谁就赢,跟巫术一样。所以,不必害怕,也别觉得神秘。那些“雕虫小技”不过是各种心理游戏。我颇学过几种,“敬业”而已,要不我还会那么穷?早跟李大师一样阔起来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