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术腐败是这样“炼成”的?
时间:2008/9/3 22:12:24,点击:0

 

   如今的学术腐败,已经不仅仅是造假,而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学界蔓延扩散。那么,学术腐败是怎么“炼成”的呢?我想可能与以下几个问题有关。
  
  漠视真理的思想观念
  
  中国现代学术体制的创立,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从蔡元培入主北大、胡适等一大批欧美留学生从海外归来,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和中央研究院的成立,都为这个体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术研究的唯一目的是追求真理,因此学术界历来被视为一方净土,学者专家也被视为社会的良知。如果学者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那么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会遭受损失。那么,从什么时候中国学术界开始漠视真理的追求呢?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学术研究,完全是非功利的一种智力活动。早在上个世纪之初,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任鸿隽就尖锐地指出:自清末以来,虽有“无数博士硕士翰林进士”,却不过是饰己炫人、挟术问世、“为利而学”罢了。这就使中国根本没有一个“为学而学”的学术界,中国长期衰弱、国人“非愚则谀”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这里所谓“为利而学”,不仅是当年洋务派固守的理念,也是当今学界最显著的特征。不同的是,当年的洋务派之“利”,还有富国强兵等内容;而如今的那些学官和伪学者们,却除了一己私利之外,什么也不顾。正因为如此,学术界造假成灾,剽窃成风。某高校学院一院长,居然从国外买回芯片,雇上民工打磨掉人家的标志,当作自己的产品,申报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骗取政府一亿一千万元,就是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更可怕的是,韩国发生类似事件是要入狱判负法律责任的,而中国的这种事情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也是学术腐败越来肆无忌惮地大行其道的一个主要原因。
  
  压得人喘不过气的考核制度
  
  学者们依附于权力的人格取向,是造成学术腐败的又一深层次的原因。与古代社会依附于权贵的门客不同,现代社会的学者,应该是有独立思考的,有社会责任感的,那些管事的人总害怕知识分子拿了钱不干活,于是就制定了把学者们压得喘不过气的考核制度。
  
  我听说一位大学教授曾经痛苦地表示,面对繁琐的层层考核,他觉得就好像有人用手枪逼在自己的后脑勺上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清静的心态去研究学问,谈何容易!由于考核标准定的太高,而且毫无道理,致使不少大学教师和博士、硕士学会了弄虚作假,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从表面上看,这是个人的道德操守问题,但实际上是“逼良为娼”的考核制度所致。许多人只好花钱去买学问。据说,“两会”期间有一项调查显示:在180位受访的博士中,有60%的人承认曾经花钱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学术刊物,也都公开半公开地卖版面了。
  
  记得冯友兰先生在1948年的演讲中反复强调:现代大学是不依附于政府等权力部门的独立的追求真理的研究单位。在这里,师生们奉行的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然而,当前的这种考核制度已严重影响了学者的独立人格。
  
  官学勾结的寻租体制
  
  如果说20多年前,学术界还是穷得丁当响的话,那么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学术界的买卖活动也开始了。记得大约在1992年前后,某省的官场上突然兴起评职称。许多市县一级的干部没有任何科研成果,又想评个高级经济师或高级政工师,于是他们纷纷向省社科评审系列担任评委的人求救。据说,有一位研究所的所长多年来一直是一个大型课题的负责人,但是这个课题始终没有进展,于是他就乘此机会以经费紧张为名,让那些想评职称的市长、县长们每人出几万元,就可以在该课题的二级项目上挂个名。这笔交易很快就达成了:市长、县长们因此“评”上了职称,而那位所长也赚了几十万。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把这笔钱用于科研,而是继续搞他的“钓鱼工程”。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学术界弄钱的门道也多了起来。于是有的科研单位便有人开始直接从省财政厅拿到科研经费。对此,起初我还有点纳闷,按照惯例,省里的钱是对单位的,怎么会直接划拨给个人呢?后来才知道,原来这笔钱由分管科教的一个副省长掌握,后来政府的钱多了,这个副省长就把这个权力下放给财政厅的一名处长。于是只要与这位年轻的处长拉上关系,随便捏弄一个课题,就可以申请到两三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科研经费。对于这种状况,单位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
  
  近几年,从政府部门来说,他们搞规划、打报告、写总结,搞评比,都需要写手。如果能加上点“学术含量”,更是求之不得的事。就许多“学者”来说,由于在学校时就对学问没有兴趣,进入研究领域又缺乏追求真理的信念,再加上钱迷心窍,因此很容易形成官学勾结。据说,有的“学者”为了向政府部门要钱,经常陪官员们喝得酩酊大醉。在这个官学勾结的过程中,“学者”们要不要送礼,官员们拿多少回扣,则不得而知。
  
  科研经费缺少审计和监督
  
  需要指出的是,钱弄来以后该怎么花,是没有人管的。当然,为了盖个公章,是要让单位收15%提成的。由于这笔钱来得容易,近年来有的科研单位吃喝成风,听有一位领导在其单位的一次大会上说过:“今后报销科研经费要注意点,也买点电脑什么的,不要全是餐饮发票。”其实,如今的财务制度完全是凭良心办事。只要大权在手,吃喝嫖赌都可以报销,所以那种划拨到个人名下的科研经费,既不要审计,又没有监督,完全能够以学术研究的名义为所欲为。难怪人们要说:“花科研经费比花自己的钱还容易。”
  
  总之,学术腐败其害大矣,不仅严重地侵犯了公民的利益,也瓦解了学者的人格,腐蚀了学者的灵魂,败坏了社会风气。如果说假药会毒害人的健康,那么学术腐败将会危及民族的前途。
  
  (作者为山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让剽窃者“犯罪成本”高起来
下一篇: 浅谈国内高校学术腐败的产生原因和负面影响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