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叶灯维权(六):对比『叶译』与『徐译』(11—15)
时间:2011/4/7 11:00:44,点击:0

 叶灯维权(六):对比“叶译”与“徐译”(11—15)
  徐康荣译的《弗朗茨•李斯特的钢琴大师班》是彻头彻尾地剽窃中央音乐学院叶灯女士所译的《李斯特钢琴大师班》之伪作!
判断剽窃抄袭的基本原则大致有:一是出版时间前与后:二是有否独创性:三是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四是特征对比是否相同。 在此分若干次举出 “叶译”与“徐译”的若干例子供网友们对比,判断“徐译” 是否剽窃了“叶译”!(说明:在“徐译”中,凡有红杠之处“——”为其部分专业谬误或笑话,凡有省略号之处“…”或在其上加问号“?”之处,为徐删去原文)

11. “徐译”p43:
 



“叶译”:
关于曲目3——大师弹奏了这一乐曲的某些部分。他以特别宏伟宽广的歌唱风格“刻画”了乐曲的主要主题。谈到某个“和弦”的时候,他陈述说,“瓦格纳于{18}46年左右在他的《汤豪舍》(Tannhäuser)(维纳斯堡)中运用了‘同样’的和弦,但我于{18}41[注21]年就首次在此写下了这一和弦[参看英文版p.60]。这使我成了被重点‘评论’的对象,而我却一直没有机会对此加以解释。不过,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对这类评论毫不介意,如今更是不在话下。”——他接着说,“我简直无法告诉你们那些出版商是如何让我饱受折磨的。他们总是把我作品中的诗歌给‘拿掉’,我必须一遍又一遍地重写,这使我非常恼火。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那些所谓有资格的批评家们并不希望看到它们,因为标题音乐是那样地受人歧视。出版商不敢违抗‘检查官’的禁令,于是乎一次又一次地将这些诗歌给‘漏掉’。”——说到这里,李斯特看了看杂志的封面,他说:“哦,我也夹在这群‘人杰地灵’当中了:不但有舒尔霍夫(Schulhoff),甚至还第一次出现戈特沙尔克(Gottschalk)!曾有一次,我与一名美国人谈话,他对我说:‘你应该知道,戈特沙尔克就是我们美国的贝多芬!’于是我就问他是否真正了解维也纳的贝多芬!”

 12、“徐译”p43-44:
 




 “叶译”:
关于曲目4—大师几乎亲自弹奏了这首叙事曲的全部。他告戒学生,千万不要将第9小节中的bA八度音程敲得过响[谱例1.16]
谱例1.16.   肖邦:《第三叙事曲》,作品第47号,第7-10小节
   


      
 然后,他又完整地弹奏了一遍主题,其弹奏方式真可谓“无与伦比”。接着,他一边颇为不安地打着拍子,一边又惟妙惟肖地、颇带讽刺意味地模仿着音乐学院中人们弹奏这一主题时的姿态!这一主题进入之前,他谈到前面第9-36小节中的“过渡旋律”,他认为,人们通常倾向于将其弹得情感洋溢:“而我则弹得非常朴素,这样,当主要主题再次进入时[第37小节],就不至在表现力和音乐效果方面有所减色。其实,这一“旋律”的功能只是为了指出主要主题的入口,因此,它只能被视作一个音乐过渡,——的确也应将其弹成这样;记住,必须弹得非常朴素。”
  13. “徐译”p44-45:
 




 “叶译”:
  他还告戒学生,千万不要将第26—32小节音乐片段的速度处理得过快、过于急促,——此处两手同时以十六音符的跑句向相反方向运动;他认为,整个片段必须弹得优美雅致,但“清晰可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谱例1.17]。
谱例1.17.  肖邦:《第三叙事曲》,作品第47号,第25-32小节   


    李斯特弹奏第183-212小节音乐片段时的情景真是令人难以描述。他的左手弹着隆隆作响的十六分音符,而与此同时他的右手则在充分“准备”着主要主题的出现——先是以C音、然后又以bB音等等 [格莱里希原本一定指的是B音,然后才是C音,参看第183-194小节]。李斯特坚实有力地将这些音符“展示”出来,他说:“这一片段特别精美,是经过‘精雕细刻’的,对于这一片段我可是极为欣赏。”乐曲的最后,即进入第213小节之后,主题以六个八分音符为一组的群组形式出现(ff),此时大师将节奏处理得极其精确,并使其清楚有力地显现出来。
今天,大师再次一遍又一遍地建议说,八度片段中的黑键八度最好采用四指弹奏。有人问他能否偶尔采用三指,大师回答说:“哦,是的,我自己就常常使用这一手指,不过,我却是真的从来没有学过‘弹钢琴’”。
  关于曲目5——大师亲自弹奏了乐曲的主题:非常富有歌唱性,八分音符与八分音符之间连接得非常紧密,第14小节最后两个八分音符的断音(staccato)并没有被弹得特别“醒目”,尽管冠有标记的四分音符被弹成重音[注22],但其它八分音符却显得较为“微弱”,较为“宁静”——这样,旋律就能够以一种优雅的姿态飞泻而来[谱例1.18]
谱例1.18.  李斯特:《怀念曲》第14-16小节
    


  14. “徐译”45-46:
 




 
“叶译”:
关于曲目6——兰伯特(Lambert)说他只打算弹奏第一乐章,因为大师曾经说过,“难道你想用整个协奏曲来折磨我们吗?”“如今他倒是挺小心谨慎的。”当弹到进入第39小节之后的第一主题 [谱例1.19]的时候,
谱例1.19.  鲁宾斯坦:《第四协奏曲》第一乐章, 第39-42小节
   


      
  他说:“你必须这样弹奏——非常地宽广,第一个四分音符必须予以强调,并以一种宏伟的风格将主题展现出来。千万别弹得跟跳舞似的:对于每个四分音符都要‘一视同仁’。只有这样,听起来才会显得真切——你已经知道我想说什么了!”说到这里,他又作了一个相应的动作。真是丰富多彩!弹到始于第135小节的(展开部)的时候他说:“这会儿的确没有多少价值可言了!”弹到“混合”片段的[展开部中的各种快速片段]时候他说:“你必须将其弹得非常‘卤莽’,就跟‘强行闯入’似的;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无可非议的效果,也只有这样弹奏才能使人觉得仿佛还有什么伟大的东西藏在后面


15. “徐译”p48:
 



“叶译”:
关于曲目1——大师亲自示范了如何才能将大拇指旋律不断“显示”出来。除此之外,他认为,右手的三十二分音符也必须让人听得清清楚楚,决不能被吞没。“千万别将每个‘经过’片段弹得跟漱口似的!应该弹得像刷牙!”他同样也一再坚持说,左手的三连音必须真正弹得让人听起来是“三连音”[谱例1.21]。
谱例1.21.  肖邦:《升F小调前奏曲》,作品第28号之八,第1小节
 



    大师说:“宁可弹奏蒙蒂格尼版本中的第20条和第7条[C小调和A大调,即《前奏曲》中最为容易弹奏的二首]。特别是后者,你可以因它而在德累斯顿大获成功!——毕竟,它们都是非常适合于‘夏天’的前奏曲。然后,可以再弹奏一些难度稍大的前奏曲,以对付‘冬天’。”大师接着宣称,它们(前奏曲)是何等出色的美妙作品。“一切都经过怎样的‘精雕细刻’!”大师亲自弹奏了《前奏曲》No.19的某些部分,其速度的确是快得惊人。他所强调的是,整个弹奏过程当中,对于旋律的“优美”到底应该予以怎样的把握。随后,他采用了比原先慢上一倍的速度进行弹奏,并且说道,“有人就是如此这般在曼海姆——或在莱比锡和德累斯顿之间的里萨(Riesa)[注24]火车站进行演奏的。”他还谈到《前奏曲》No.11:“多么高贵,多么典雅!”他要求大家应当特别重视《前奏曲》No.2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叶灯维权(七):对比『叶译』与『徐译』(..
下一篇: 叶灯维权(五):对比『叶译』与『徐译』(..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