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在这个商业时代,似乎只要有市场需要,就会有相应的产品出现。物质消费品如此,精神消费品也不例外。不过当这种商业风气袭向学术领域之后,才让人真正开始警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克莱登大学”式的“学术刊物”的出现。他们通常先在香港、澳门等地买上一个国际刊号,然后再在内地以“你一手交钱,我一手帮你发表论文”的邮寄方式发行。并且此类刊物出于“促销”的考虑,往往给自己挂上非常响亮耀眼的名头,如“世界华人学术核心刊物”、“中华传媒核心学术刊物”等等,里边似乎还含有挑衅、揶揄代表权威的正式核心刊物的意味。 这种灰色的“钱文交易”当然不是什么能光明正大地摆上桌面的东西,而且它还直接对学术研究的严肃性构成了威胁,有使崇高的学术探索演变为闹剧的危险倾向。于是随之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注,将之痛斥为“学术腐败”现象。 这无疑是切入这一现象的实质的,不过正如黑格尔曾经指出的那样:“存在即合理”,即事物之所以能够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就暗示着该事物的存在,在特定时期里就有着相当程度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如果对之加以细致分析,就能咀嚼出深蕴在这种“学术腐败”现象表层之下的,那些不少让人感慨万千的“学术无奈”。而这又跟当下的正式学术刊物所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一、学术批评“表扬化” 现在学术批评好像已变成了“学术赞美”,说来说去似乎都是“表扬与自我表扬”。即便是对于一些次品、败笔,由于是名家所作,在评论时你也得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抠些“亮色”出来。除非你也是名家之一,否则你那锐气十足的评论可不受欢迎,若想发表就最好写些四平八稳、磨尽锋芒的文章。 二、刊物择稿职称化 据知情人说,许多刊物在审稿时,不是先认真读论文内容,而是去看作者的学位、职称。碰到博士、教授的文章就放下来待审,而一旦见到是硕士生及其以下的人所写的,不管内容如何一律“枪毙”,连看都不看。关于这一点,凡是投过论文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都不会感到陌生。 三、刊登论文利润化 现今发表论文,大多非但没有稿费,还要交纳一笔不小的“版面费”。而当下的许多刊物无论自己档次如何,总之是正刊漫天要价,增刊泛滥聚财。以一篇4000字左右的论文为例,普通学报所收的“版面费”一般是320~700元,到了普通中文核心期刊那里则上升至800~1200元,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核心期刊更飞升到1200~5000元。仅有几家刊物例外,但寥如晨星,且极难被之录用,真是让人感伤。 这一笔不菲的“版面费”对于属于工薪族的教师而言已是叫苦不迭(在我们广西,大学青年讲师的月收入在1700元左右),对于那些没什么经济基础,有的还来自贫困地区的在校研究生来说,就更是一种财政上的重创。 以上三种倾向,实际上正好为先前提到的“伪学术刊物”的滋生提供了土壤。试想,写一篇论文着实不容易啊,特别是我们身处西部的学人,除了要有立论、构思、阐述这些艰苦过程,还得面对因资料太少而四下奔忙的现实。为写一篇论文要付出多少心血!更不要说打印、邮寄所耗掉的资费。如果真是论文本身的水平不行那还好,但的确是煞费苦心写了一篇优秀的文章,到头来却只是因为没有搞“学术赞美”,或者因为没有高学位和职称,结果屡投屡被拒,在身心交瘁之余,那些版面费低廉而且一投就发表的“学术刊物”所具有的诱惑力,是不言而喻的。 由此看来,这种“学术腐败”现象实际上所暗指着的,是深深“学术无奈”,而只对这种“学术腐败”现象加以道德批判是很简单的,但是假如不正视合法刊物本身所存在的不良倾向,不真正对之加以认真的纠正,恐怕就有转移视线之嫌疑,而此类“伪学术刊物”在可见的将来,也还难有寿终正寝之日。 本文发表于《光明日报》2005年2月4日 [作者简介] 简圣宇,男 ,广西南宁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广西南宁 530001 电子信箱:j_shy1@yahoo.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