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点的评审不合理性还在于所有的评审程序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设定 的,专家学者在其中只有服从的地位。学术和高等教育完全失去了它的自主原则。
博士点可以看作是一种学术资源,或者变相的学术资源。而分配这些学术资 源的权力完全是由国家行政系统垄断的,这一点在国内从上到下无一例外。上起 国家教育部,下至各所大学。今年能上多少个国家科研项目,或者省部级的科研 项目,甚至学校的科研项目,能评上多少教授副教授,能评上多少博士点硕士点, 能够增加哪些学术杂志刊物,并非专家学者的权力。学术资源的垄断性迫使学者 教授们向权力低头。要不然你再大的本事也难申请到科研项目,你再高的水平也 能当上教授,你学术上无论多牛,也难申请到博士点,当不上博导,某些地区你 学者再集中成果再多也摊不上一份专业杂志。
资源的稀缺性和垄断性,加上教育的“产业化”,彻底让中国大学的校长气 短,有些不仅向权力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也亲手断送了中国的学术声誉。更有些 原本就不具有高贵的头颅,于是卖学位,卖职称那就更是稀松平常之事了。各所 大学都要争取学术资源,有资源才会有钱,有钱才能办事情,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怎么才能争取到学术资源?巴结官僚大概是最直接的,其次是巴结学术大腕。官 僚和学术大腕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上层建筑”。绝大多数情况下,学术大腕 和官僚的关系都很密切,互相依存,官僚需要学术大腕,以便能以学术的名义分 配资源,学术大腕需要官僚,以便利用权力为自己为本校获取更多的资源。因此, 官僚与学术大腕垄断了分配中国高校资源的权力。
有学者说,中国官场的腐败风气已经吹进了高校,官场的腐败带动了高校的 腐败,官场腐败中有“跑官”一说,高校腐败现在有了“跑点”一说,这是个新 名词,应该收进新词新语辞典中去,至少好给当代社会留下个历史纪录。有些高 校高价聘请某些可能参加评审投票的来人做什么指导报告,动辄数千上万元的报 告费,这和眼下还在国内展开的“本科教学评估”一样(这种评估完全是劳民伤 财,逼良为娼,逼着各校造假的愚蠢行为——美名其曰:以评促改),不少已经 通过评审的教务处长便忙着四处“讲学”,讲学费有的高达数万(传闻,未经证 实)。无论跑官也好,跑点也好,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冲着利益而来。对评 审博士点中的送礼现象,不少人说,送了礼不一定有用,但不送礼肯定吃亏。事 实是如此地令我们悲哀。
当今之中国高等教育,最大之不幸在于官僚与学术的结合,它的一个直接后 果是产生了一批不学无术的学官,或者有些学术背景的官学。前者一如被枪毙的 原江西省省长胡长清。此人一身兼任几个学校的兼职教授,据说没钱花时,就去 做“学术报告”,每次收入都很可观。前广州市市长也兼任了中山大学和南开大 学的兼职教授。这样的官学可以数出一大批来。后者有如某些原本在高校也算是 个做学问还过得去的主儿,通过某种渠道或者关系占据了权力部门的重要职务, 从中央到地方,到高校,为数也不少。这些人一旦当了高官,原来是讲师的,顷 刻之间变成了副教授教授,原来是学士的,立马成了硕士博士,不管是不是荣誉 博士,自己就当成了博士。原来不是博导的,立刻就能成为博导。不仅博导,而 且还可以在几所大学同时招收博士研究生,一个人带上几十个博士研究生,恐怕 也不全是瞎编。据朋友介绍说,他所在的那个专业领域,某副委员长在几所大学 有不下十来个博士研究生。全国各所高校,我不敢说百分之百,有几所高校没有 高官兼任教授的?或者学术大腕兼任教授的?或者大企业经济大腕兼职教授的? 全都冲着“资源”这一块去的!
让人倍感悲哀的是,一旦某些人成了学官,或者官学,还真有人很当回事儿 的!出行到各地高校,视察,报告,宴请,前呼后拥。这社会的世态炎凉大家心 知肚明,这些人也知道在位一天有一天的荣耀,一旦下得台来,或许马上就无人 问津。所以多数在位者趁着在位之机大捞特捞,过期作废,这些人都明白。这样 的恶性循环加剧了中国的腐败。
官学和学官的结合,最大的害处是使得高校在学术上丧失了学术上的自主性, 独立性,不受任何行政干预的性质,使得知识分子大部分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成了政府的附庸,丧失了评判政府的能力,因此再也没有人能够对政府的行 为作出任何批评,即使政府的运作系统出现了问题,也很少有知识分子指出,那 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政府以及这个政府所领导下的国家或民族的逐渐没落。
(XYS2005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