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家的研究表明,蝉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从卵开始,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再变为蛹,蛹最后蜕化为成虫——就是我们看到的蝉。在蝉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中,前三个阶段都是蛰伏在地下。只有到最后的成虫阶段才钻出地面,吸食树的汁液,寻找配偶进行交配,然后产卵在地下。到秋风起、寒露降时,这一代的蝉就在完成了自己的生命周期后死去。
有一年夏天,美国的蝉(“知了”)特别多。大家都感到奇怪,为什么突然冒出这么多蝉来呢?原来,这是由蝉的生命周期规律所引起的。有一种美国蝉的生命周期是17年。美国的蝉特别多的那年恰好是这种蝉生命周期的最后一年,成虫从地下爆发出来,形成所谓“大年”。还有另一种美国蝉的生命周期是13年,即每隔13年爆发一次。
细心的科学家注意到17和13两个数都是所谓的“质数”。质数是数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整数中的一类,除了1和本身以外没有其他的整数因子。换言之,除了1和本身以外,质数不可能被任何其他整数所整除。科学家心想:蝉的生命周期为什么偏偏是质数呢?
科学家经过仔细研究,终于弄清楚了,原来这是蝉生存及种族繁衍的需要。蝉的生命周期长达十几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除了最后一年的夏天以外,都是在地下蛰伏。好不容易钻出地面见到天日,蝉希望能好好利用这个一生只有一次的短暂机会。所以,蝉当然希望碰到“冤家”越少越好。蝉的“冤家”——天敌和与之竞争的昆虫都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1年、2年、3年、4年……各种年份的都有。蝉以质数为生命周期是最佳选择,因为这样出土时可能碰到的“冤家”最少。以17年生命周期为例:蝉的第一代出土时是上一代产卵后的第17年,因为17是质数,除了1和本身以外没有别的整数因子。它碰到的只有以1年为周期的一种“冤家”,所以对蝉来说这是很聪明的选择。假如有另一种以18年为生命周期的“笨”蝉,第一代在18年后出土,因为18不是质数,具有许多整数因子:1、2、3、6、9以及18。所以就会碰到许多“冤家”,包括:1年、2年、3年、6年和9年为周期的,一共五种“冤家”,这要比17年为周期的“聪明”蝉的多得多了。不仅第一代出土的蝉是如此,其后代子孙也是如此。仍以17年周期的“聪明”蝉为例:第二代出土时是第34年,这时它碰到的“冤家”只有周期为1年和2年的两种。以18年为周期的“笨”蝉的运气就差得多了,它的第二代出土时是第36年,碰到的“冤家”很多,包括:1年、2年、3年、4年、6年、9年、12年为周期的,共有七种之多。依此类推。
对此,有的人可能会提出:难道蝉真有“聪明”与“笨”之分吗?难道蝉对自己的生命周期真有选择的自由吗?蝉并无大脑,不会思考,它的本领大多是来自先天遗传的本能,所以如果真有“聪明”蝉与“笨”蝉之分的话,也只不过是遗传的优劣而已。而蝉的生命周期之所以会与数论的原理相符合,原因主要在于“进化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规律,而不是因为蝉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太古时,蝉的祖先可能具有各种不同的生命周期:1年、2年、3年……以至17年、18年都有。它们之间互相竞争,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过程,自然选择规律在起作用。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清楚地看到,生命周期为质数的蝉由于“冤家”少,在生存竞争上占显著的优势,因而存活率高。而生命周期为非质数的蝉,由于“冤家”太多,在生存竞争上处于劣势。优胜劣败,劣种被淘汰了。所以剩下的是以质数为生命周期的现有品种,就不足为奇了。因此答案是:蝉本身并不懂数论,也无法自己选择生命周期,而是由于自然选择规律,蝉不自觉地“利用”了质数的特性而已。
(摘自沈致远:《蝉与数论》,《文汇报》1999年1月21日“笔会”)
从蝉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蝉只是为了适应自然而不得如此而生活。其实,蝉没有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那种能力。真正的选择离不开对自身需要和周围环境的认识,而认识的主体(以及改造环境的实践主体)只能是人。
无论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运行过程。认识论研究认识、实践及其相互关系。因此,它应以揭示主客体相互关系系统为其基本内容。在主客体关系系统中,主体带着一定的意向和目的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主体向客体趋近,主体被客体化;另一方面主体又带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使对象符合自己的需要,这样,客体又向主体趋近,客体被主体化。所以,主客体系统的基本运动就是在这种相互趋近的双向运动中实现的。为此,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主客体系统的层次和结构,并进而看到人的自由与被决定的双重性质。自由在活动中体现出来,但人的活动既自由又不自由,这就是主客体关系系统的实质。
什么是主体?在唯心主义者看来,主体就是某种纯粹的自我意识(主观唯心主义者费希特所说的“自我”)或者某种完全独立的精神实体(如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所说的“绝对观念”)。而旧唯物主义则认为主体不应是思维或精神性的东西,而是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生物分类学意义上的人,即仅仅把主体看作是一种抽象的肉体。显然,唯心主义者和旧唯物主义者都没有正确地回答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就是一种主体和客观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发生和展开的过程。因此,主体决不可能是精神,一种纯粹的精神性存在怎么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呢?主体只能是现实的、活生生的、社会的人。这样理解的主体必须具备三重基本属性,即自然性、社会性和自觉能动性。
首先,主体必须是某种实体即肉体的人,它能借助于自身的手脚器官或其它物质手段,去与客观对象发生关系。这是人的自然属性。没有一定的自然生理前提为基础,人就无法去实施认识和改造对象的任务,从而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主体。人的自然性是人作为主体的先决条件。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人既改造自然、支配自然,又受制于自然。其主动性一面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其被动性一面体现了人的自然性和客观性。人本身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构成整个世界的一部分。而人要成为自然的人,首先它必须是感性的存在、有血有肉的动物。离开了人的自然基础,人就无法进行活动,更不可能通过能动的改造实践而获得主体地位。
其次,主体必须具有社会性。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人更主要的在于它的社会属性,它是一种社会存在物或社会的类存在物。“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离开了社会,人也就不成其为人,而只是一种一般动物。这样的抽象的人当然不能成为现实的主体。科学证明,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是由动物转化来的,而这种转化的动力就在于社会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因此,主体的产生就表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是社会劳动的产物。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更离不开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是历史的、具体的,所以主体是社会的历史的人。人的自然性只是表明人跟一般动物,跟自然界的不可分离性。但是,人作为人,其主要的规定性并不在于跟自然界的存在相类似的、未分化的属性,而在于那些使人远离动物,区别于自然界其他的存在的规定性。在这里,人的意识性或主观性占有特殊的地位。人不是要致力于通过活动使自己与一般动物、与自然界的存在保持一致,从而成为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在于人要通过活动去改造自然界,赋予它一切新的属人的属性,使其人化。人越远离自然界,属人的特性就越多。
最后,主体必须具有自觉能动性。主体是人,而人与动物的最主要的区别不仅在于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还在于人能制造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人的一切活动都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服从自然界的摆布,而是能动地、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着自然界。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3]。所以,主体又是一种具有自觉能动性的动物。
人之所以有自觉能动性,主要在于人有独特的意识系统。在人的意识系统中,我们还要注意到人的情感与理性的交互作用及其互补性。人皆有七情六欲。这些是人作为感性的存在所必不可缺少的。但人的情欲与动物的纯粹欲望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人的情欲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它一开始就已带上人的社会性。而动物的欲望无非是纯粹生理上的各种本能性需要。人的自然性是人产生情欲的根源,人的意识性则是人的理性形成的源泉,也是人的自然性得以现实化的基础。人有理性,它能够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以更加合乎人的需要的方式去利用、消费和再生自然。它在改造自然时,首先必须认识自然,而改造和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有目的地消费和再生自然。此外,人的情欲除了受人的社会性制约之外,还要受人的理性调节。
为什么人的自然性和意识性能够互相调节呢?这要从人的社会性去理解。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过多地注重人的自然性方面,而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又太偏重于人的意识性。但他们往往都把情感与理性对立起来,从而把人看成是一个矛盾的存在物,各自得出相反的结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才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种统一的基础和中介就是人的社会性。人只能在社会关系中存在,人的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人就是通过社会性的活动而产生各种情感,并获得有关自然、客体以及人的需要方面的各种本质认识的,从而使情感和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人在活动中又要互相发生关系,并在这个意义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因为这一点,人又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而把彼此的需要、目的互相调和起来,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关系,这种关系使所有的人联合为一个整体类,并与自然界的其它存在类相区别、相分离。因此,人的社会性越强,人就越具有人性,人的意识性和自然性之间的联系就愈紧密,从而人的发展就愈全面、愈完善。
当世界冠军棋手在和机器对弈斗争中吃了败仗的时候,人们曾经一度怀疑人类智能是否是最高的智力形式,从而也就怀疑人是否是唯一的主体。其实,这种担心至少在目前来说是多余的。绝大多数科学家都相信,人类永远是真正的主体,任何其他存在物无法代替人类的主体地位。
对人类的悲观情绪主要来自于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日新月异,从每秒几万次到几百万亿次的选择速度。然而,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单纯的计算速度并不是万能的。在智力活动的高级领域里,许多过程比简单的选择复杂和深奥得多。人的许多智力活动,如目的性、能动性、创造性、情绪和感情等等,目前计算机还不能模拟。达尔文说过:我们的意识看来正是一架从大量事实中总结出一般规律的机器。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条人们知道的规律是由计算机独立地总结出来的。
由此可见,主体只能是人。作为现实的人,主体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肉体(包括各种感官)、自觉能动性(包括执行自己或他人所制定的计划、方案等)、社会关系。即使拿作为肉体的人来说,也有不同于其他物质实体的地方,它是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关系的物质承担者。主体就是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物质实体。显然,动物和其他物质实体都不能成为主体。只有有目的地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社会的历史的人才能称作为主体。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8页。
[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
本文已经公开发表,参见胡建、何云峰、魏洪钟:《智者的沉思》,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