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周鸿刚、李进主编,黄刚、何云峰副主编:《理论经纬•2009》,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12月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的整合。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论和历史价值,它们既有独特贡献又紧密相连,既面对共同主题又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既内在统一又层层递进,形成了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鲜明特征。本文试图从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继承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民族性入手,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以期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时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国际国内局势变化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这个理论体系充分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时代主题,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列宁曾说过:“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①“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曾使我们党和国家一度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在这期间,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在当代世界大环境中进行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以科学思维审视时代,积极适应世界形势变化,认真汲取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先后做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等科学判断。就其具体内容而言,这些科学论断紧紧地扣住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一是强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真正的不结盟,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二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主张致力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三是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始终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与人类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继承性
任何思想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反映了一定时代的需要,因而必定打上该时代的烙印。同时,任何思想理论作为主体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也必然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相互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这一继承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作了“三个永远铭记”的阐述:第一个永远铭记,即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阶段虽然不属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但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二个永远铭记,即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第三个永远铭记,即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始于毛泽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就已经开始,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特别是1957年2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标志,毛泽东第一次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实践和探索以及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制度基础、指导思想、物质条件和经验教训。应该说,五六十年代的探索是伟大而艰辛的,许多精粹的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没有五六十年代的实践和探索,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正是本着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科学态度,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开始了新的探索,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伴随着这次理论飞跃在实践中的深化,从江泽民到胡锦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人民性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显著特征。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诚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报告所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特征。这一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视人民群众为价值的主体。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政治生活的变革者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人民群众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二是以人民利益为最高的、最根本的价值目标。利益原则是内在于人类实践重大基本原则。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追求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离开了主体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就没有人类的实践活动,也就没有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它的价值目标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相一致的,同时也是与这一理论体系的价值主体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价值原则,把尊重人民利益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属,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是以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是否答应作为判断改革开放政策、措施得失成败的价值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并以此作为制定党的政策方针的根本依据,充分体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思想。诚如我国著名学者刘林元教授所指出:“我们党坚定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史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因此始终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建设为民,这是党的唯一宗旨。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党坚持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②
(四)实践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学科的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是由实践赋予的。马克思曾说过:实践是“对象性的活动”,是人类“现实的、感性的活动”③。还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④实践性,是指它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用实践来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个理论体系直接来源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的结晶,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就是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理论生长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检验的标准,把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统一起来,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作为主导价值追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直接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熔铸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不懈努力。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接力推进的。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我们党是一个善于通过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发展壮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对改革开放进行阶段性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新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发展目标,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五)开放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判断实际上指出了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体系。“这里讲的发展,是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和我们党对实践经验总结的逐渐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会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这里讲的开放,主要是指这个理论体系与人类文明成果的关系,它会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这是从横向上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如果从纵向上看,这里讲的开放性是指这个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具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⑤具体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继承我们党以往思想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曾使我们党和国家一度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面对严重困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同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决心在总结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邓小平同志曾振聋发聩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我们党和人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义无反顾地踏上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征程的。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在世纪之交面临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面临严峻挑战,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地把改革开放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拒绝而且还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思潮,起源于人类社会刚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16世纪。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理性认识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科学社会主义还只是依据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推导出的科学原理,是从发展趋势预测设想未来社会主义的原则。在当时还是有待实践验证的科学假设。从总体上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体系、科学理论,但是也难免还有个别不切实际的因素,在被实践验证之前,这些科学原理难免还较为抽象而不大具体,只是理论推理,还不可能十分完善。
第二个阶段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社会主义的实践。这个实践就是指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社会制度的实践。以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俄国共产党人在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自然受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缺少自己独立的经验,自然要学习苏联的经验,甚至照搬照抄苏联的做法。不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和苏联经验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建设本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也正是各国党需要总结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借鉴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是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当原有理论中的某些结论同新的实践产生矛盾的时候,就不能以原有理论中某些结论来剪裁新的实践,而应该由实践来赋予原有理论以新的内容,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实践的发展来推进理论的发展。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绝不能把目前获得的理论认识绝对化、凝固化,而要把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实践脉搏同节律,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在现实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六)民族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性,是指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这个理论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扬光大,因而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能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探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散发着中国这块土壤的浓郁气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还表现为它不仅是当代中国建设、改革与发展实践的理论升华,而且是中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当代传承,是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机结合,同时注意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诚如胡锦涛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中谈到科学发展观时所谈到,“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⑦坚持这个理论体系,意味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过程中和在融会、吸纳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这个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具有无比的威力,就在于我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性、继承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民族性。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当前,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许多新课题新矛盾。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坚持和发展这个理论体系,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潘宁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周毅系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学院高级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刘林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质,《学习论坛》2008年第2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5]严书翰:如何系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7期。
[6]《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06年4月22日。
① 《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3页。
②刘林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质,《学习论坛》2008年第2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⑤严书翰:如何系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7期。
⑥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⑦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06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