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再发现,国外关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研究逐渐趋热,并引出了很多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我国理论界也曾在80年代发生过一场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的大讨论,讨论的中心问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异化现象,马克思主义是否是“人道”的。这场讨论最后以胡乔木的一篇文章《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而告终。但这并不意味着关于马克思异化问题已经研究清楚了,或者说过时了,这正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样。时代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在不断前进,重提马克思的异化问题,对于我们与时俱进,重新解读马克思、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对当代两大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异化的概念 “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Alienation和Alienare,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的支配等意思。按照马克思所说,所谓的“人类的异化”就是:“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劳动对工人来说成为了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工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个人力量和个人意志,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受摧残。劳动不是满足生活本身的需要,而只是满足生活以外的需要(获取金钱)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化的性质明显的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1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中的地位和意义仍然有很大的分歧。国内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从黑格尔那儿接受异化概念后,对之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并运用它第一次比较全面的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私有财产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作用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历史起过重要作用。但是,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中,异化劳动已不再是中心概念,也不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只是作为一个逻辑范畴,用来描述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下资本的对抗关系。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异化只是一个过渡性概念。但是,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异化概念却被用于“人道主义”地解释马克思的思想,成为西方“批判的”或“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中,异化理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的主要思想武器,又是他们思考社会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和建构“新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由于站在不同的立场,服务于不同的目地,对马克思产生了两种如此相异的解读,但两种解读都是从马克思作为整体来进行的,只不过重心不同而已。为限定一个具体范围,笔者在这里仅仅通过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异化的论述进行探讨。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三个异化问题的解答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1846年在布罗塞尔共同写作的,其目的是为了批判黑格尔及其门徒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哲学的错误观点,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因而,关于异化的论述在这部著作中不多,并不构成系统的异化理论。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多的论述中,至少回答了三个问题,即异化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消除异化,消除异化后人应是怎样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马恩看到分工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有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的这种情况成为现实,从而促进了异化劳动、共同利益和国家等等异化现象的产生。“分工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还处在自发地形成的社会中,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地、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2这里,正是由于非自愿的分工,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劳动产品和生产活动对于劳动者来说成为对立面。同时,“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由于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发地形成的,因此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权力。”3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使得共同利益以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人与他人相异化,共同体异化为国家,权力“经历着一系列地、不仅不一人的意志和行为为转移,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有必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分工是自发的,而不是自愿的。这在私有制下只要人们不想失去生活资料就是必然的情形,正如马恩所指出的,“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4 既然回答了异化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消除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随着私有制地消灭和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一切异化关系将被消灭,生产、交换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人类自己的支配。马恩指出,异化只有具备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即“要是这种异化力量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和现存的有钱的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接着他们还指出,“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总之,消灭异化不是人们凭主观意志就能达到,而必须在客观上生产力高度发展,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消灭私有制后才能达到。 最后,关于第三个问题消除异化后人应该怎样,其实就是马恩所描述地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状态,“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的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是因此就是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私有制被消灭,分工也不再是非自愿的,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某一工作去做,而没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人们将得到全面的发展,处于自由的状态中。另外一方面,“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的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并且“各个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它们的这种自发形成地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形式,由于共产主义革命而转化为对那些以及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6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被消除后,共同体不在以虚幻的形式出现,而是真正代表每一个人,甚至它的范围也可以全球性的。 (三)异化状态的超越 从以上的三个问题,我们看到,在《形态》中异化面对的是一个资本主义的现实世界。正是通过异化,马恩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真正指向了现实的经济基础,而不仅仅是在观念的领域,同时也指明超越这种现实的方向和途径。同样,我们今天也应当从现实的角度去研究异化的问题。那么,在我们的现实中,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究竟是否存在异化现象呢? 邓小平同志曾对此作过明确回答,他说:“至于‘异化’,马克思在发现剩余价值规律以后,曾经继续用这个说法来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雇佣劳动,意思是说工人的这种劳动是异己的,反对工人自己的,结果只是使资本家发财,使自己受穷。现在有些同志却超出资本主义的范围,甚至也不只是针对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残余及其后果,而是说社会主义存在异化,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都存在异化,认为社会主义在自己的发展中,由于社会主义自身的活动,不断产生异己的力量。……上面这样的观点,不是向前发展,而是向后倒退,倒退到马克思主义以前去了。”7按照马恩的观点,因为异化的产生是由于私有制和不自愿的分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的建立,自发的分工转变为自愿的分工,异化劳动的根源就被消除了,政治领域,思想领域的异化也无从谈起。因而,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现象,不存在马恩所说的异化现象。无疑,邓小平的回答是切中要害,符合实际的。但是,邓小平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上述的回答中提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可能存在“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残余及其后果”。在《形态》中马恩明确说到,消除异化的两个实际前提还需要一个更为根本的前提,这就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建立起来的,生产力还很不发达,公有制为主体所有制之外还需要多种所有制并存。因而,个别异化现象的存在对于我们的现实是在所难免的。这里,我们要看到马克思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异化问题,异化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含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别异化现象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产生的现象,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必然的联系;只要资本主义存在一天,异化就会存在一天。同时异化也是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力量。与此相反,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只是个别的现象,与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根本的联系;消除异化现象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内在目的。 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在此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些个别的异化现象最终将会被消除。但在目前阶段我们能做些什么吗?《形态》中关于异化的论述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既然异化劳动的直接原因是不自愿的分工,是由于“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地、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地并抹煞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8那么,我们就应该关注人从劳动中获得的身心满足胜过于关注其它经济要素,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尽量让人们自主选择从事何种行业,让人们的社会活动得以经常性的改变。具体措施可以通过扩大劳动(要求在量上扩大劳动的范围),丰富劳动(通过制作和监督的结合加大质的劳动深度),轮换劳动(间或调换劳动岗位),劳动时间模式的变化,等等。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扬弃异化的劳动文化,即符合人的尊严的劳动文化。这也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做到,因为先进的上层建筑和文化观念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促进它的完善。 最后,《形态》中关于异化的论述给我们的另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启示是:异化状态的超越就是人的自由状态。社会主义建立起来后,消灭了异化的经济根源,要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努力。逐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只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才能够使人们有条件接受较高水准的教育,使其能力和潜能得到有效的培育;才能够使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使人们有条件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从而突破劳动及社会角色地位的单一化、固定化,以及人自身发展的片面化;才有可能逐步消除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对立和分裂,有条件使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不再成为一种异己的、对立的力量。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必须伴以发达的市场经济,方才能够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互相全面依赖的关系。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时,必须通过活跃的商品交换、市场经济,包含世界市场上的全面联系,使人们从传统的不开化利己性控制下解放出来,让狭隘的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再在此基础上,向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前进。正如江泽民同志深刻阐明的,建立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的最高纲领,而现阶段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治华)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3 同上,第85~86页。 4 同上,第84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7 邓小平:《党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42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摘自何云峰、苏令银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科发展研究》,黄山书社2009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