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包括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但是,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存在一个基本的思想路线和一条非常清晰的逻辑主线。要想全面深刻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体系是否科学、是否严谨,只要认真剖析这条逻辑主线就一目了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从时间角度看价值,从价值角度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主线就是由如下几个基本论点组成的: 1、商品交换的价格以其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即商品价值规律)。 人们在进行商品交换时,商品的价格看起来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性。当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时,商品的价格总是高于其价值;当商品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时,商品的价格总是低于其价值;只有在商品处于供求平衡的状态时,商品的价格趋近于其价值。 统一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格是其价值(以货币为基本尺度)的市场反映值,如果该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就会扩大该商品的生产规模,进而增加其市场供给量,在“使用价值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该商品的市场价格必然下降;相反,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就会缩小该商品的生产规模,进而缩小其市场供给量,在“使用价值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该商品的市场价格必然上升;因此商品的价格总是在其价值的周围上下波动。 2、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由它所凝聚的人类劳动量来决定。 如果“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劳动量是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唯一要素。不过,劳动可以是直接的劳动,也可以是间接的劳动,因此商品的价值量通常由直接劳动量和间接劳动量所组成。一般商品的生产往往凝聚着多个历史阶段、多个生产领域、多个生产工序、众多劳动者的劳动量,特别是科学技术产品,往往需要许多知识分子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工作岗位来逐渐完成。 “常识”告诉人们:人类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界也可以自发地创造使用价值。因此为了确立“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论点,马克思把价值分为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两种形态,提出“劳动二重性”理论:抽象劳动创造劳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进而推论出“商品的二重性”理论:商品同时拥有“具体的”使用价值和“抽象的”劳动价值,从而把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绝然分开为两种不同的事物范畴。这样一来,“价值”只能特指“劳动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转化为“劳动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成了“不说自明”的真理了。由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商品的价值量自然而然地由人类的劳动量来决定。 统一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它不仅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也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详见拙文“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任何事物的使用价值都可以分解为功能价值和耗散价值两个分量,它们分别用于描述事物内部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对于使用价值的影响程度,即使用价值的大小是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的代数和。不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为零,因为其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相等;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大于零,其使用价值也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当然自然资源的本身并不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人如果没有学会对火的利用,煤和柴都不可能具有使用价值,许多食物都不会具有任何使用价值;人类如果没有掌握炼铁和炼钢的技术,所有铁矿石都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因此自然界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的形成和增长最终都可归结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使用价值的增加总量就是相关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成果的使用价值总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可利用自然资源的类型、区域、方式、内容和规模不断扩展和深化,自然界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总量在不断增大,许多本来不稀缺的自然资源逐渐转化为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这在根本上也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3、人类的劳动量由劳动过程所经历的劳动时间来确定。 劳动的具体形式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同劳动形式之间唯一可以比较的,是它们都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即劳动时间是一切人类劳动的基本通性之一(但它不是唯一的基本通性),因此可以用劳动时间来相对地、粗略地度量不同劳动形式的人类劳动量。不过,许多人类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和生理力劳动所表现的时间特性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波动性,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生产领域、不同劳动条件、不同劳动形式之间的劳动所表现出的时间特性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模糊性和偏差性,因此这种劳动量的度量方式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模糊性和偏差性。 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类劳动的通约性不只是时间,任何劳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通约性,那就是“投入通约性”,即任何劳动者在劳动前后或以及劳动过程中都需要消费一定数量和一定形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用以补偿劳动者在体力、脑力和生理力上的耗费,而且劳动条件越差、劳动强度越高、劳动复杂度越高,所需要补偿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量就越多,具体体现为:劳动者的劳动量(或劳动价值量)付出越多,他所消费的食物的营养价值就越高,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质量档次就越高,所需要耗费的培养教育费用就越高。可以证明,采用“社会必要的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 来度量劳动价值,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更高的准确性(详见拙文“劳动价值的辩证分析”)。 4、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显然,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以不同的劳动强度、不同的劳动复杂度、不同的劳动熟练度,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可以生产出不同的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创造出不同数量的劳动价值,因此马克思确立了一个“标准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劳动价值的基准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在一般劳动条件下,一般劳动强度、一般劳动熟练度和一般劳动复杂度的劳动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然后,马克思把高出一般劳动强度、一般劳动熟练度和一般劳动复杂度的劳动时间,以一定的倍数关系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然而,这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蕴含的实际价值量是不同的,显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蕴含的价值量将会越来越高;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蕴含的实际价值量也是不同的,显然,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蕴含的价值量必然要高;不同的生产领域,“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蕴含的实际价值量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显然,知识含量越高、风险越大的生产领域,其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蕴含的价值量必然要高。因此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价值度量的基本尺度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局限性和偏差性。 统一价值论认为,人所付出的劳动价值量可以采用“社会必要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来进行度量。由于温饱类使用价值可以折算成一定的标准化食物能量,安全与健康类使用价值又可折算成一定的温饱类使用价值,人尊与自尊类使用价值还可折算成一定的安全与健康类使用价值,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使用价值还可折算成一定的人尊与自尊类使用价值,因此所有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都可折算成一定的标准化食物能量,其度量单位就是能量单位:焦耳(详见拙文“如何实现价值的统一度量”)。 5、商品的使用价值只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品质特性,只有产业部门才能创造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 “常识”告诉人们:只有产业部门的工人才能真正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流通领域不能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社会其它领域(特别是政治与文化领域)只能为商品的生产创造条件,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那么在这些领域工作的人员所消耗的价值都是产业工人创造的,都来自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产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所创造的。 事实上,统一价值论认为,任何事物对于人类主体的使用价值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即客体)的品质特性,还与人类主体本身的品质特性有关,也与环境(即介体)的品质特性有关,即事物的使用价值取决于客体、主体及介体三者的品质特性,这就是使用价值的“三要素”。其中,客体的品质特性主要是指物理和化学特性,主体的品质特性主要是使用者的心理、生理和精神方面的素质与状态,介体的品质特性主要是指时间、空间、环境、相关事物等方面的因素。社会的各种行业部门分别以各自的方式改变着社会事物使用价值的变量,其中,制造业主要是改变物质的品质特性;交通运输业主要是改变人或货物的空间特性;商业主要是改变商品的时间特性、空间特性和归属特性;银行业主要是改变货币的时间特性;股票、证券和期货等交易主要是改变货币或商品的时间特性和随机特性;保险业主要是改变事物的随机特性;环境保护部门主要是维护和改善事物的自然环境特性;社会的各种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文化组织等主要是维护和改变事物的社会环境特性;社会管理尤其是经济管理主要是改变价值资源在不同时间、空间、环境条件、生产领域、消费领域、主体之间的配置情况;等等,它们都是从不同角度来改变事物的使用价值,均参与了使用价值的社会生产过程。因此,使用价值的创造过程就不只发生在产业部门,同样还会发生在非产业部门。在未来社会里,传统意义的产业部门的主要工作将通过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途径,逐渐由高智能化机器和机器人来直接完成,人们主要从事信息创造、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工作。届时,人们的主要工作将不断朝着更复杂、更抽象的信息创造和信息处理方面拓展,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低,直至完全消失。 事实上,经济领域只是直接创造财富的社会生产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是间接创造财富的社会生产领域,属于广义的社会生产领域,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来创造财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本质。经济的价值本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等要素)的直接配置情况,以达到财富的价值增值的目的,经济领域所增值的财富通常也是按照参与该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价值量比例来进行分配的,它实际上只是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第一次分配;政治的价值本质:以权力对比为导向,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规则,以缓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内耗,协调各方关系,平衡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财富的价值增值的目的,政治领域对于财富的间接作用所产生的增值量,通常是按照各种政治主体对于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规则的影响权数(即权力大小)来进行分配的,它实际上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第二次分配;文化的价值本质:以理论依据为导向,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规则在理论上的系统性、观念上的认同性、意念上的连续性、情感上的可原性、数理逻辑上的相容性、自然法则上的和谐性和语义逻辑上的一致性,以规划社会目标、统一社会意志、协调社会行为、集中社会智慧,团结社会力量,以达到财富的价值增值的目的,文化领域对于财富的间接作用所产生的增值量,通常是按照各种理论依据所要求的内容来进行分配的(如宗教信仰普遍提倡的富人和强者对于穷人和弱者所实施的救助,以及对于他人错误所实施的宽容等),它实际上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 由此可见,任何社会领域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 5、劳动上的差异不应引起消费上的任何差异和特权。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量只与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劳动熟练度、劳动复杂度等有关,而与劳动者对于生活资料的消费情况无关,即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价值与所消费的使用价值(即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是不存在任何关联性,因此得出结论:劳动上的差异不应引起消费上的任何差异和特权。马克思认为,上层社会的人往往生活条件优越,从事社会管理、文化生产、军事等领域的人有着较为富裕的生活,相对而言,消费了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而下层人们总是处于生活贫困的状态,相对而言,消费了更少、更差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这就是上层阶级对于下层阶级的剥削。而且,马克思认为,从事社会管理、文化生产、军事等领域的人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他们所消耗的价值都来自于下层社会的人们所付出的劳动,都是对于产业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的无偿占有,都是属于“剥削”行为,由此一来,整个社会可以划分为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两大社会阶层。 统一价值论认为,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量可以采用因劳动而补偿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量来进行衡量,即劳动量取决于“社会必要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补偿量”,因此劳动上的差异就必然会引起消费上的差异,劳动量的付出量越多,因此所补偿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从事社会管理、文化生产、军事等领域的智力劳动者往往需要付出价值密度更大的劳动量,往往需要更多、更好、更高层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来进行补偿,否则就会造成劳动者健康水平的下降和智力水平的萎缩。 6、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人剥削人的工具。 马克思认为,在“利润平均化规律”的作用下,一般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价值增长量(即剩余价值量)与所投入的价值总量(包括劳动力的价值量和生产资料的价值量之和)成正比。这就必然地形成一个自然的剩余价值分配规律:一般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价值增量(即剩余价值量)将会要根据各主体所投入的劳动力价值量或生产资料价值量的比例来进行分配的。也就是说,谁拥有并且投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越多,谁就会分配到更多的剩余价值量。根据“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任何价值增量都由劳动者创造,都来源于“活”的劳动价值,由于生产资料中所内涵的劳动价值是一种“死”的劳动价值,并没有对价值增量产生贡献,生产资料的投入者并没有付出劳动,却得到了剩余价值,这是一种剥削行为。也就是说,人如果拥有了生产资料就拥有了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权力,剥削来源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因此用以维护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制度是一种人剥削人的的工具,是一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统一价值论认为,一般生产系统存在三种价值投入形式:一是劳动力(工人)的投入,二是生产资料(机器设备、厂房、原材料等)的投入,三是组织管理(投资者、管理者等)的投入;其中,劳动力的投入基本上都是劳动价值,生产资料的投入基本上都是使用价值,组织管理的投入基本上都是劳动价值(主要是脑力劳动)。通常情况下,生产系统的组织管理者大都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他们所付出的劳动价值往往被忽略,或者被缩小,得到的实际利益往往被夸大,所承担的风险往往被缩小,因此他们很容易被认为是剥削者和掠夺者。一个生产系统所创造的价值增值(即剩余价值),一方面来源于工人所付出的“活”的劳动价值,另一方面来源于管理者所付出的“活”的劳动价值,即来源于管理者在组织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要素)过程中所付出的脑力劳动,“死”的生产要素(即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并不产生价值增值,它只是在管理者的组织下,以折旧的方式将其自身的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品之中,并与其它生产要素一起产生相干作用或协调作用以后,才能形成价值增值。如何区分工人和管理者对于生产系统价值增值的贡献量?统一价值论认为,信息是产生价值增值的根本原因,任何人类劳动如果不含有正值的信息量就不可能产生任何的价值增值,最多只能进行价值的转移或转换,如果人类劳动含有负值的信息量,还会导致价值递减(详见拙文:“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工人和管理者对于生产系统价值增值的贡献量取决于工人和管理者的劳动所内含的信息量大小的比例。一般的工人,特别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其劳动所内含的信息量是微小的,由此产生的价值增值也是微小的,他们对于生产系统价值增值的贡献量也是微小,他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也是微小的。当然,在十分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以高强度、高风险、长时间劳动的工人,往往以牺牲健康和生命为代价,他们所付出的劳动价值以及他们对于生产系统价值增值的贡献往往是巨大的。 总之,生产资料私有制并不是人剥削人的工具,恰恰相反,全力保护私有制,坚持“合法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正好是为了有效保护劳动者合法的劳动成果不被他人掠夺和剥削,为了真正维护和遵循“商品交换等价规律”和“人际交往等价规律” (详见拙文:“论人际交往的等价规律”)。 7、必须采用暴力革命铲除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前提下的公有制。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对于生产资料的占有使其具有了无偿占有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权力,私有制社会通过国家机器及其暴力工具维护了这种权力,而资本家是不可能自动放弃这种权力的,因此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利益上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只有通过暴力革命,砸碎旧的国家机器,铲除私有制,剥夺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权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矛盾。 事实上,人际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是否可以调和,取决于利益分配关系是否可以调和。当利益相关系数等于1时,彼此就没有任何利益上的矛盾;当利益相关系数大于0且小于1时,彼此就可以采用相互协商的办法来解决;当利益相关系数小于0但大于-1时,就可以采用相互妥协的办法来解决;当利益相关系数等于-1时,彼此就存在根本对立的利益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土地是最主要、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土地的使用价值很难具有共享性,人们在土地方面的利益相关系数往往接近于-1,即他人得到的使用价值量完全等于自己因此而失去的使用价值量,因此人们对于土地价值的矛盾与冲突往往是不可调和的。 统一价值论认为,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在根本上是围绕着社会价值资源的分配或再分配进行的,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之间必须有一个合适的配置比例才能使整个生产系统产生最大的价值增长率,基层统治阶级通常代表着生产资料的利益,被统治阶级通常代表着劳动力的利益;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总和构成了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必须有一个合适的配置比例才能使整个社会产生最大的价值增长率,中层统治阶级通常代表着生产关系的利益,被统治阶级和基层统治阶级通常代表着生产力的利益;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必须有一个合适的配置比例才能使整个社会产生最大的价值增长率,高层统治阶级通常代表着上层建筑的利益,被统治阶级、基层统治阶级及中层统治阶级通常代表着经济基础的利益。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在重大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出现时,劳动力的生存可能会普遍地压缩到了极限状态,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利益相关系数可能会接近于-1,很容易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期,原始资本的快速积累,使工人经常处于生存的极限状态,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利益相关系数可能也会接近于-1,很容易爆发大规模的工人罢工。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与地主之间、工人与资本家的利益相关系数总是处于-1与+1之间,总是可以通过相互协商、相互妥协的方法来解决的,因而这种矛盾与冲突总是可以调和的。 从消费角度来讲,人的价值需求层次分为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等,不难发现,人的价值需求的层次越高,其共享性和相关性就越高,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就越高,因此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际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就越是容易通过协商与妥协的方法来解决。 从经济角度来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与产品的品种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其信息含量越来越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生产要素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程度就越来越高,人际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就越来越大,他们在经济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就越是容易通过协商与妥协的方法来解决。 从政治角度来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多元化程度和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产生的政治多元化程度和复杂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利益相关性随着其经济方面的利益相关性的不断加强而加强,因此政府在协调和处理各种经济关系时,其强制职能与管理职能逐渐衰减,其协调职能和服务职能逐渐加强,人际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在政治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就越是容易通过协商与妥协的方法来解决。 从文化角度来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程度和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歧视与相互排斥的现象逐渐消失,各种文化之间的利益相关性随着其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利益相关性的不断加强而加强,人际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在文化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就越是容易通过协商与妥协的方法来解决。 8、未来社会将建立公有制,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认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取消了货币,取消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消除了人与人的剥削与压迫,消灭了国家与阶级,实现了人类的彻底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全社会实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统一价值论认为,这种理论设想存在若干思维误区,必须进行纠正: 一、“价值”概念并不只存在于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之中。事实上,社会的价值资源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使用价值,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二是劳动价值,主要是指劳动力,它由生活资料的使用价值通过消费过程转化为劳动潜能,并通过劳动过程转化为劳动价值,这种劳动价值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相干作用与协调,从而形成价值转移和价值增值。人类机体实际上就是一个由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转化系统,而一般的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将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与劳动力所付出的劳动价值融合在一起,并产生相干作用后实现价值增值的“化学反应”系统。而这些都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无关,也与社会形态无关。劳动价值并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与使用价值一样,是一种具体的东西,它来源于使用价值,最终又会转化为使用价值,并服务于使用价值的增值。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一样,属于同一概念范畴中的事物,它们同属于价值的基本形态,其中,使用价值反映了客观事物对于人的作用程度,而劳动价值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程度。正是由于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并在作用和转化过程中产生价值增值,才能不断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 二、使用价值、劳动价值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并在作用与转化过程中逐渐增值,这些过程都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无关,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无关。剥削的价值本质就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不同等价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区分在于决策权数是否大于社会平均值,统治阶级内部既有剥削者也有被剥削者,被统治阶级内部既有剥削者也有被剥削者,私有制本身并不会产生剥削,公有制本身也不能消除剥削。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究竟谁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最多,取决于他的劳动是否含有更多的信息量,一般来说,纯粹的体力劳动含有的信息量最少,脑力劳动含有的信息量最多。上层社会的人由于较多地涉及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劳动内容,因而含有较多的脑力劳动,付出较多的劳动价值,因而必然会享受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 三、人的消费需要的增长速度永远高于现实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速度,即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现实的社会财富永远满足不了人的需求欲望,所以绝对意义上的“按需分配”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人类的需求欲望的不断发展,才是社会获得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才使人类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 四、依靠人们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以确保人们能够自觉自愿地实现劳动过程中的“各尽所能”,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的观点。一般情况下,任何人都会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来提高和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人只有在普遍的价值规律和特定的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下,才能真正地、持久地把自己的全部能力和智慧充分地发挥出来,通过空洞的“思想觉悟的提高”来实现人们的劳动能力的自觉提高和充分发挥是不可能的, 五、消费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永远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本身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人的消费过程是为劳动过程作准备的。当然,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经常会将一些劳动内容融合于消费内容之中,例如,在进行体力劳动的间隙开展一些脑力劳动来进行自我调节,或者,在进行脑力劳动的间隙开展一些体力劳动来进行自我调节。准确地说,人对于劳动的需要只是对于消费的需要的延伸。 参考文献: ①仇德辉著,《统一价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②仇德辉著,《数理情感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电话:13307382443 0738-8216091 , 8217980(传真) Email:Choudh@263.net 欢迎登陆个人网站:价值世界网 http://www.worldvalu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