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基本逻辑思路是:“从时间角度看价值,从价值角度看世界”,得出了结论:“一切节约,归根到底是对时间的节约”,他采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度量劳动价值,建立了“剩余价值价值学说”,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共产主义的理论体系。 “统一价值论”的基本逻辑思路是:“从能量角度看价值,从价值角度看世界”,得出了结论:“一切节约,归根到底是对能量的节约”,它把价值定义为“广义有序化能量”,采用“社会必要使用价值消费量”来度量劳动价值,并实现了价值理论的统一化、数学化和自然科学化,为整个社会全面走向自然科学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彻底消除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观性、模糊性和歧义性铺平了道路。 一、能量是衡量一切形式物质运动规模的统一尺度 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着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其他属性都是运动属性的具体表现。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例如: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动能;与分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热能;与原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与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电能;与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光能;等等。当运动形式相同时,两个物体的运动特性可以采用某些物理量或化学量来描述和比较。例如,两个作机械运动的物体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动量等物理量来描述和比较;两股作定向运动的电流可以用电流强度、电压、功率等物理量来描述和比较。但是,当运动形式不相同时,两个物质的运动特性唯一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较的物理量就是能量,即能量特性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共同特性,能量尺度是一切运动形式的通用尺度。因此,可以对能量做出全新的哲学定义。 能量的定义:用以衡量所有不同运动形式物质之运动规模的统一客观尺度。 由于任何物质之间的能量传递与能量变换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即不管物质之间怎样相互作用,总的能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认为宇宙总的物质运动规模不变(即运动规模守恒定律)。物质的能量释放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物质改变另一个物质的运动规模的过程;用物质的能量释放速度来描述一个物质改变另一个物质的运动规模的强度。 二、能量也是衡量人类一切形式运动规模的统一尺度 人类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人类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人类运动的规模同样用能量的形式来进行统一度量。 19世纪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一种是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依据的退化观,它认为能量的耗散使宇宙趋于“热寂”,结构趋于消亡,系统趋于无序;另一种是以达尔文进化论为依据的进化观,它认为生物进化的结果使生物种类不断分化,结构不断有序,功能不断强化。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论”认为,一个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系统,可以产生一种稳定的自组织结构(即耗散结构),该系统各要素之间产生协调动作和相干效应,使系统不断向分化性、组织性和有序性的方向演化。生物是一种典型的耗散结构,人类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耗散结构。由于耗散结构的有序化以环境更大的无序化为代价,其整体效应仍朝着无序化的方向发展,仍然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 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有序化运动规模不断增长的过程。能量是衡量一切形式物质运动规模的统一客观尺度,也是衡量一切形式物质无序化运动规模和有序化运动规模的统一客观尺度,其中用以衡量物质的无序化运动规模的统一客观尺度为无序化能量,用以衡量物质的有序化运动规模的统一客观尺度为有序化能量,因此衡量人类有序化运动规模的统一尺度必然是“有序化能量”。 耗散结构论当初是从热力学角度提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社会科学与物理学之间的鸿沟,但这种弥合并不彻底。耗散结构论认为,一般物理系统的自发过程是物质运动不断趋于无序化,其判别依据是:“熵函数”(即能量与温度的比值)将会自发地增长(即“熵增原理”)。熵函数的微观物理意义是它直接反映了系统中物质运动的无序化程度或物质分布的均匀化程度,熵值的增长(或减少)意味着系统中物质运动无序化(或有序化)程度的增长,这就产生一个认识误区,混淆了“能量有序”与“物质有序”的根本差异。事实上,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表现的核心内容是能量的运动与转换,熵值的增长(或减少)在本质上反映的是能量运动的不断无序化(或不断有序化)。熵函数是系统的状态函数,负熵或正熵是系统能量有序化发展的状态结果,而不是外界动因,用“负熵流”来描述的用以推动系统能量有序化进程的外界动力源是不存在的。熵是能量与温度的比值,改变系统温度的外界动力源是能量,改变熵值的外界动力源也只能是能量。所谓“有序化能量”就是能够按照主体生存与发展的要求进行运动和转换的能量,它等于能量与自由度的比值,或等于能量与有效利用率的乘积。总之,耗散结构有序化的核心内容是能量有序化,而不是物质有序化,“负熵流”发挥核心作用的是它所含有的有序化能量,而不是“负熵”本身,因此用“有序化能量”替代“负熵”来描述系统有序化的运动规模是现实的和科学的。 三、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广义的有序化能量。 耗散结构论所阐述的“负熵”,只考虑了能量交换对于有序化的影响,没有考虑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个认识误区,局限于生物分子的微观领域来探索最低层次的有序化形式,无法进入人类社会领域来探索更高层次的有序化形式。事实上,物质的许多非能量特性(含信息特性)虽然不具有直接的有序化能量的特性,但同样会对系统的有序化进程产生影响,它们通过与系统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能够对实体有序化能量产生替代、弥补、改善和加强作用,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实体有序化能量,以形成扩展有序化能量。实体有序化能量与扩展有序化能量共同构成广义有序化能量,并将其定义为“价值”。 价值可分为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两大基本类类型,其中,劳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能够产生使用价值增值的使用价值,它来源于使用价值,是由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消费过程转化而来,又服务于劳动过程的使用价值增值。使用价值分为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和消费资料使用价值两种,其中,生产资料使用价值通过投入下一个生产过程所转化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体现出来。因此劳动价值和所有形式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最终都可以折算为或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 在总体上讲,人们消费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主观动机在于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或需求,而客观动机在于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劳动能力,更直接的客观动机在于为自身机体积累必要的劳动潜能。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生活资料分别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客观需要,分别形成不同层次的劳动潜能,并分别服务于不同层次的本质力量。其中,温饱类使用价值用以形成人的生理化劳动潜能,目的在于维持和发展人的基本的生物化学反应能力(主要用能量代谢率来描述);安全与健康类使用价值用以形成人的个体化劳动潜能,目的在于维持和发展人的个体化劳动能力,以降低人的自然生命的失效率,提高生理化劳动潜能的利用率;人尊与自尊类使用价值用以形成人的社会化劳动潜能,目的在于维持和发展人的社会化劳动能力,以降低人的社会生命的失效率,提高个体化劳动潜能的利用率;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使用价值用以形成人的理性化劳动潜能,目的在于维持和发展人的理性化劳动能力,以降低人的理性生命的失效率,提高社会化劳动潜能的利用率。总之,所有形式、所有层次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最终都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地提高温饱类使用价值的利用率。而温饱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是以食物能量为核心的,所有其他非食物能量形式的温饱类生活资料都是为了节约、替代、补偿、加强和扩展食物能量的作用(例如,衣服原始目的在于御寒,以减少体热的散失),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食物能量所替代和补偿,由此可折算成一定的食物能量。因此所有形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最终都可以折算为或表现为一定数量的食物能量。 显然,食物能量是一种典型的实体有序化能量,其它价值形式都是扩展有序化能量。 四、价值运动是人类一切运动的核心内容 价值问题是人类社会最为一般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的社会活动都与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和人自身所追求的物质目标和精神目标,都是价值的具体体现;任何形式的社会关系如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价值关系;一切形式的目标管理,在本质上都是以特定价值内容为主导方向的价值管理;许多社会指标如经济指标、政治指标和文化指标,实质上都是某种价值指标;一切形式的“达标”活动,实质上都是以特定价值内容为标准而展开的活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任何发展,在本质上都是价值创造活动的成果,最终都表现为价值的提升和增加;人们的一切消费和消耗,在本质上都是价值的消费和消耗;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都可归结为价值关系的矛盾;社会事物的一切变化,实质上最终都是一种价值的变化;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质上都是价值关系的调整或重构;社会目标的控制,都是对社会各种价值关系的方向、大小和秩序的改变。人们对于社会事物的根本态度在根本上取决于这一事物对于自己和社会的价值利益关系;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质的高低在本质上反映了价值观的层次高低,人生观、世界观都是价值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无论是政治活动、经济活动还是文化活动,都是以价值为核心内容。经济领域只是直接创造财富的社会生产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是间接创造财富的社会生产领域,属于广义的社会生产领域,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来创造财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本质。经济的价值本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等要素)的直接配置情况,以达到财富的价值增值的目的。经济领域所增值的财富通常也是按照参与该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价值量比例来进行分配的,它只是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第一次分配。 政治的价值本质:以社会力量对比为导向,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规则,以缓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内耗,协调各方关系,平衡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财富的价值增值的目的。生产要素的配置规则主要包括:劳动力配置规则、自然资源配置规则、劳动产品配置规则、生产过程限制规则、生产方式限制规则等。政治领域对于财富的间接作用所产生的增值量,通常是按照各种政治主体对于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规则的影响权数(即权力大小)来进行分配的,它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第二次分配。 文化的价值本质:以理论依据为导向,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规则在理论上的系统性、观念上的认同性、意念上的连续性、情感上的可原性、数理逻辑上的相容性、自然法则上的和谐性和语义逻辑上的一致性,以规划社会目标、统一社会意志、协调社会行为、集中社会智慧,团结社会力量,以达到财富的价值增值的目的。文化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调整和控制所有经济规则与政治规则之规则,它包括各种规则的书面或口头表达规则——语言;各种规则的媒体符号(如绘画、诗歌、音乐、舞蹈、戏剧、小说等)表达规则——艺术;各种社会行为规则的约束规则——社会科学;各种自然行为规则的约束规则——自然科学;社会利益关系调整规则的约束法则——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等等。文化领域对于财富的间接作用所产生的增值量,通常是按照各种理论依据所要求的逻辑内容来进行分配的(如宗教信仰普遍提倡的富人和强者对于穷人和弱者所实施的救助,以及对于他人错误所实施的宽容等),它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 五、价值理论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 价值理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或多或少地与价值理论存在着某种联系,价值问题是是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所有社会科学都是研究社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任何社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根本上讲都是以一定的利益联系(尤其是经济利益)为基础的,而社会科学中任何关于社会利益关系的理论与观点,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价值理论为前提,价值理论是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价值问题是任何社会科学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价值理论上极小的谬论,都会以相应的谬误传染到一切其它的理论上。价值概念中,任何一种模糊或朦胧,都会在一切其他的概念上引起混乱与暧昧。因此,价值理论的种种危机必然影响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成为社会科学发展的“瓶颈”因素。 然而,目前的价值理论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在不同的社会科学之间(特别是哲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价值工程学之间)的价值理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矛盾,每一个学科领域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概念体系和价值度量方式;在同一学科领域,不同的学术派别往往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内涵;同一学术派别内部的价值概念也经常存在着矛盾。价值理论上所存在的微小差异,必然会以不断放大的方式传播到其他学科领域。因此要解决社会科学中许多重大的理论争议,必须首先解决价值理论某些根本性的理论争议。统一价值论的基本特点有三个:一是实现了价值理论自身的逻辑统一;二是实现了价值理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的逻辑统一;三是实现了价值理论与自然科学的逻辑统一。 六、“广义价值规律”是一切社会规律的母规律 人类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系统,它由众多的变量所组成,有众多具体的社会规律交叉地、非线性地起作用,呈现出变幻莫测、难以理喻的特征。人类的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似乎是由许许多多偶然事件堆积而成。然而,不管人类机体多么超智慧,终归是由原始生物进化而来;人类的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不管多么复杂多变,总是由最简单的本能行为发展而来;人类的主观意识不管多么超物质,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总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长期以来,许多杰出的社会科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观察角度,从人的主观随意性背后找到了某些客观动因,从众多偶然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中找到了某些必然性规律,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例如,马克思发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规律等。 尽管如此,目前的社会科学理论仍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主观性、模糊性和歧义性,许多理论观点都是以模糊的方式、定性的方式来描述的,没有遵循严密的逻辑程序和数理法则,而且大都是建立在主观假设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以一定的公理或定律为理论前提,因而缺乏客观性、精确性和公认性。显然,社会科学只有充分实现自然科学化,即以自然科学的基本公理为理论前提,其推理论证遵循严密的的逻辑程序和数理法则,才能有效地提高其客观性、精确性和公认性,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 既然人类的一切运动都是以价值运动为核心内容,那么,价值运动是否存在着一种总体规律,来决定和制约着所有具体形式的价值运动规律?也就是说,在所有社会规律之中还可找出一条更具一般性的规律,而且这个最一般的社会规律可由自然规律推导出来?回答是肯定的。 由耗散结构论的“最大有序化原理”,可以推导出: 选择倾向性法则:当事物的价值率(即单位时间的价值增长率)大于主体平均价值率时,主体就会不断增加向该事物投入价值资源;当事物的价值率小于主体平均价值率时,主体就会不断减少向该事物投入价值资源;只有当事物的价值率等于主体平均价值率时,主体才会维持原有价值资源的投入规模。 由此可得: 广义价值规律:事物的价值率围绕主体的平均价值率(或中值价值率)下波动。 由于生产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并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因此由“广义价值规律”可以推导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关系的价值率围绕生产力的平均价值率下波动。当生产关系的价值率大于生产力的价值率时,该生产关系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它就会不断扩展其存在规模;当生产关系的价值率小于生产力的价值率时,该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它就会不断缩小其存在规模。 同理可得: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的价值率围绕经济基础的平均价值率下波动。 商品与货币的矛盾运动规律:商品的价值率围绕货币的平均价值率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规律: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下波动。 人际交往等价规律:人与人的交往遵循“等价交往”的一般原则。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推导出几乎所有具体的社会规律。总之,通过自然科学总结出来的广义价值规律是一切社会规律的母规律,一切社会规律都是广义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都可以通过广义价值规律推导而来。 七、新的逻辑思路的重大意义 “从能量看价值,从价值角度看世界”,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 1、“从能量角度看价值”,使社会科学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从而不断消除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观性、模糊性和歧义性。“从能量角度看价值”,实际上就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定义价值、度量价值和判断价值,使整个价值理论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即实现了价值理论的自然科学化。由于任何社会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价值联系,任何社会事物的运动与变化在本质上都是价值的运动与变化,人类的一切活动在本质上都可归结为价值的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两大类,因此任何社会科学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价值理论基础之上。显然,价值理论一旦实现了自然科学化,就必须引发整个社会科学全面走向自然科学化。 2、“从价值角度看主观世界”,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情感、价值观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性,从而构筑一门全新的理论——数理情感学。情感的哲学本质就人脑对于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是情感以价值为基础,情感的基本状态及变化范围取决于价值的基本状态及变化范围,价值一旦变化,情感迟早要发生变化;二是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压抑、诱发、转移、强化或诱导人对于价值的需要;三是,人在情感的驱动下可以对事物施加反作用力,并使之发生价值增值;四是情感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即事物的价值率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之差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特性参量,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对该事物基本的“立场、态度、原则和行为取向”,决定着人对该事物的价值投入方式和投入规模,因而必然会反映了人的头脑中来,形成一种特定的主观意识——情感。情感的精确定义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值。研究表明,情感的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即情感强度第一定律)。此外,还可以对情感实施并集运算、交集运算和合成运算,这些都是“数理情感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3、“从价值角度看客观世界”,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和把握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性。由于真善美与假恶丑都属于价值范畴,那么检验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客观标准当然是价值标准。现以“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究竟是什么”为例加以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可分为事实范畴和价值范畴两大类,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同时含有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两种成分,同时有两个不同标准(即认识论标准和价值论标准)进行判断:从认识论的角度判断一个主观认识与客观实在是否相符合,可以用“真与假”来衡量;从价值论的角度判断一个主观认识与客观需要是否相符合,可以用“对与错”来衡量。在一般情况下,价值论标准与认识论标准是基本等价的,也就是说“对与错”及“真与假”是基本相同的,有时甚至是完全同一的,即“对”就意味着“真”,“错”就意味着“假”。但在一些情况下,这两者并不等价,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例如,当亲人得了不治之症时,善意的谎言从认识论角度进行判断是假的,但从价值论角度进行判断却是对的。真理是一个价值范畴,真理的判断只能采用价值论标准而不能采用认识论标准,真理的本质特性就是它对于实践指导过程中所产生的正向价值效应,即“有用性”是真理的本质特性,而“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只是真理的从属特性。“有用即是真理”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去理解它和怎样去应用它。如果片面地理解它就必定得出错误的结论;如果错误地应用它就必定产生社会危害。应该从四个方面正确理解真理的“有用性”:“有用”的主体应该是社会而不是个体,是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有用”的时间范围应该是长远的而不是眼前的,空间范围应该是广泛的而不是狭狭隘的;“有用”的价值层次应该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有用”的客观判断标准应该是社会生产力,而不是任何主观意志、主观欲望或理性观念。科学是关于认识的学问,宗教是关于价值的学问,宗教是以拟人化的虚假形式来抽象地、模糊地反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许多宗教信条、宗教故事都明显违背人们的常识,即明显违背简单的逻辑法则,但它蕴含着符合某种复杂的价值逻辑法则,宗教的一些信条符合当时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一些复杂的社会价值法则,特别是在人类发展的初期,在人们认识水平非常低下的社会条件下,宗教可以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价值效应,即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真理性。不过,宗教在其形式上的虚假性和内容上的模糊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从宗教理论中孵化出来的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形式和精确的内容,因此与科学技术相比,宗教又是一种谬误。
参考文献: ①仇德辉著,《统一价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②仇德辉著,《数理情感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电话:13307382443 0738-8216091 , 8653283(传真) Email:Choudh@263.net 欢迎登陆个人网站:价值世界网 http://www.worldvalu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