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查有梁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610072
提要:本文提出"思维模式"有4大基本类型:A逻辑型,B操作型,C艺术型,D交往型.以及两项突出的,或三项突出的组合型,还有4大类均衡发展的综合型.从上述分类出发,可以得相对应的"课程分类","方法模式","教学模式","智能模式","学习模式","气质类型","神经活动类型".本文对"思维模式"的分类与"全脑模型"是相容的.进而本文设计了"思维模式,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统一测试的自陈量表".(Z-TLT)适用于各级各类的教师以及高中以上的学生.明确自己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开发智能,"扬长避短"或"用长补短".这为教师自身如何发展,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了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思维模式 分类 测量
一,认识"思维模式",有利于"因材施教"
孔子,中国的第一位教师.他首创私学.他在教学中已做到了"因材施教".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重要的一条是要"知彼知己",教学要有针对性,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教学看,"知彼",即要知道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扬其长,避其短."知己",即要知道教师自己的"思维模式",用其长,补其短.这就必须科学地测定每个学生和教师自己倾向性的"思维模式".一个人的"思维模式"随着他不断学习,以及爱好的变化,其"思维模式"会发生变化;但是,在一定时期,他的"思维模式"又是相对稳定的,是可以测量的.
本文提出基本的"思维模式"有四大类型:A逻辑型,B操作型,C艺术型,D交往型,以及两两突出的,三项突出的组合型,A,B,C,D都均衡发展的综合型.一位"思维模式"是"逻辑型"的学生,教师就应当多采用"逻辑方法"教他学习,这是"扬长";学生如果不喜欢,不善于用"交往方法"学习,教师就不应强迫学生的思维模式一下就变为"交往型",这是"避短".一位"思维模式"是"逻辑型"的教师,一方面要重视用"逻辑方法"进行教学,但对于"操作型","艺术型","交往型"的学生,教师又应当注意分别用"操作方法","艺术方法","交往方法"去有针对地进行教学.缺"操作型"的教师要补操作,缺"艺术型"的教师要补艺术,缺"交往型"的教师要补交往.要"用长补短",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生既可"扬长避短",也可"用长补短";同样,对于教师既可"用长补短",也可"扬长避短".方法有所不同,但在具体条件下,其方法又是可以变化的.即变"扬长避短"为"用长补短",或变"用长补短"为"扬长避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要"避短",有时要"补短"."避短"要看效果,"补短"要计成本.方法总是应当灵活运用才行.学生较为明确自己善长的"思维模式",有利于他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教师较为明确自己善长的"思维模式",有利于他确定自己开发新课程的方向;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有利于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便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什么叫思维 思维即问题解决.当且仅当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思维就发生了.用逻辑方法解决问题,即是逻辑思维.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即是操作思维.用艺术方法解决问题,即是艺术思维(形象思维).用交往方法(调查方法,统计方法)解决问题,即是交往思维.显然,"思维模式"与"方法模式"两者是紧密相关的.思维模式中的ABCD,对应着"方法模式"中的ABCD.
操作型 逻辑型
B A
C D
艺术型 交往型
图1-1 思维模式
实验方法 逻辑方法
经验方法 数学方法
B A
C D
审美方法 调查方法
直觉方法 统计方法
图1-2 方法模式
思维的分类,在心理学中早有研究.朱智贤,林崇德在《思惟发展心理学》中,根据抽象程度不同,将思维类型分为: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根据实践活动目的性的不同需要,将思维类型分为:上升性思维,求解性思维,决策性或决断性思维;根据思维的智力品质,将思维类型分为:再现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根据思维的意识性,将思维类型分为:"我向思维",现实性思维.上类思维类型是根据思维的某一性质进行分类,采用三分法或二分法.这些思维分类很有启发性.本文是将"思维模式"与"课程分类","方法模式","学习模式","教学模式","智能模式","气质类型","神经活动类型","全脑模型"等的分类一起进行"系统分析","来回调试",进行尝试性归纳和探索性演绎,最后才将"思维模式"分为四大类:A逻辑型,B操作型,C艺术型,D交往型.本文的思维分类与朱智贤,林崇德的分类是相容的.例如,直观行动思维,可属于B操作型;具体形象思维,可属于C艺术型;抽象逻辑思维,可属于A逻辑型.又如,上升性思维,可属于A逻辑型;求解性思维,可属于B操作型;决策性或决断性思维,可属于D交往型.由此可见,本文对"思维模式"的分类并非主观任意的分类,既有前人分类作基础,又有系统分析作根据.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的事物是普通联系的.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下面论述四点:其一,课程分类,方法模式,教学模式是相关的;其二,思维模式与智能模式,学习模式是相关的;其三,思维模式与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是相关;其四,思维模式与全脑概念是相容的.
二,课程分类,方法模式,教学模式是相关的
作者在《教育模式》(1993)和《教育建模》(1998)中,将课程分类,方法模式,教学模式三者联系起来,论述了三者是密切联系,彼此相关的.
1.思维科学的课程
将科学分类与课程分类结合起来考虑,第一类重要的课程是思维科学.它包括语文(语言,文字等),数学(算术,几何,代数,三角,解析几何,微积分等),逻辑学(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辩证逻辑)等.这一类课程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
思维科学类的课程主要运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分析方法等.
从事这一类课程教学的教师以及认为这类课程有巨大意义的人,常常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这就容易偏向"理论至上"的教育价值观,就容易接受相应的认知教育模式.
与强调思维科学相对应的教育模式是认知教育模式,简称认知模式.认知模式的特点是:接受信息,循环地学;或者更一般地说是重视理论,学术中心.
认知教育模式的基本教育过程是:
接受→积累→练习→探究
2.自然科学的课程
将科学分类与课程分类结合起来考虑,第二类重要的课程是自然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体育等.体育是极为重要的课程,把体育划分在思维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都不妥,相对地说,分在自然科学类较为合适.这一类课程同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自然科学类的课程主要运用的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经验法,模拟法,此外也广泛运用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但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方法的特点是经验的和实验的.
从事这一类课程教学的教师或认为这类课程有巨大意义的人,常常强调技能和训练的重要性,这就容易偏向"技术至上"的教育价值观,就容易接受相应的行为教育模式.
与强调自然科学对应的教育模式是行为教育模式,简称行为模式.行为模式的特点是:刺激强化,反馈中学;或者更一般地说是重视应用,技术中心.
行为教育模式的基本教育过程是:
刺激→强化→反馈→目的
3.人文科学的课程
将科学分类与课程分类结合起来考虑,第三类重要的课程是人文科学.它包括音乐,美术,文学,艺术,美学等.在西方的学术著作中,常常将哲学,历史也划分在人文科学之内,这不太妥当.根据学科的内容,哲学,历史,地理应属于"综合科学",因为哲学,历史,地理既有自然科学内容,又有社会科学内容,同时还与思维科学有关,显然是综合的.
人文科学类的课程主要运用的方法是审美方法,直觉方法,心理学方法等.
从事这一类课程教学的教师或认为这类课程有巨大意义的人,常常强调艺术的重要性,这就容易偏向"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就容易接受相应的个性教育模式.
与强调人文科学相对应的教育模式是情感教育模式,简称情感模式.情感模式的特点是审美立美,乐教乐学;或者更一般地说是重视个性,艺术中心.
情感教育模式的基本教育过程是:
模仿→审美→立美→创新
4.社会科学的课程
将科学分类与课程分类结合起来考虑,第四类重要的课程是社会科学.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这一类课程在基础教育中仅有少量初级内容,多数内容是在高等教育中讲授.
社会科学类的课程主要运用的方法是调查法,统计法,伦理法,管理法等.
从事这类课程教学的教师,或认为这类课程有巨大意义的人,常常强调社会群体的重要性,这就容易偏向"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就容易接受相应的群体教育模式.
与强调社会科学相对应的教育模式是群体教育模式,简称群体模式.群体模式的特点是:调查讨论,参与中学;或者更一般地说是重视社会,群体中心.
群体教育模式的基本教育过程是:
问题→调查→讨论→参与
上述论述,可以用三个"相似","同构"的"象限图"来表示三者的"对应"性:
自然科学 思维科学
B A
C D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图1-3 课程分类
实验方法 逻辑方法
经验方法 数学方法
审美方法 调查方法
直觉方法 统计方法
图1-4 方法模式
行为模式 认知模式
B A
C D
情感模式 群体模式
图1-5 教学模式
作者将"课程分类","方法模式"与"教学模式"三者联系起来,对于为什么"教学模式"常分为4大类给出了一个理论解释.美国学者乔依斯,韦尔于1972年发表了《教学模式》.第1版(1972),专章论述了15种教学模式;第2版(1980),论述了25种教学模式;第3版(1986),论述了20种教学模式;第4版(1992),论述了18种教学模式;现又出了第5版.他们采用归纳法将这些教学模式分为4大类:
(1)信息处理(或称"信息加工"),即认知教学模式.
(2)社会交往(或称"人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即群体教学模式.
(3)个人发展(或称"人格发展","个性发展"), 即情感教学模式.
(4)行为控制(或称"行为教学","行为交往"),即行为教学模式.
为什么"教学模式"分为这4大类.作者在《教育模式》(1993),《教育建模》(1998)两书中,提出一种新看法:这是由"课程分类"和"方法模式"所决定的.从而,应用演绎法逻辑地推演出这4大类教学模式.这一研究,促进了作者进一步将"思维模式"的分类与"教学模式"的分类联系起来.
三,思维模式与智能模式,学习模式是相关的
1993年,我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作高级访问学者.时逢该院《零点项目》研究所所长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新著《多元智能》出版.加德纳将人的智能分为七种.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我按照拙著《教育模式》(1993)的思路,将上述七种智能分别排列在4个象限内,发现第二象限缺少一项智能.我预计这项智能,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相关的智能.因为,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中的七种智能,相对地缺少了有关学习自然科学的智能,例如,观察与实验表现出的智能.1995年,加德纳新增的第八种智能,正是自然学者智能(Nataralist Intelligence).
身体运动智能 语言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
B A
C D
音乐智能 人际智能
空间智能 内省智能
图1-6 将7种"多元智能"分为4大类
沈致隆译的《多元智能》一书,将七种智能翻译为:"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王成全译的《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将第8种智能译为:"自然观察者智能".我以为:前者的"数学逻辑智能",还是依顺序译为"逻辑·数学智能"为好.因为逻辑与数学是两门独立学科.在历史上,曾有人想把数学归结为逻辑(例如,罗素),没有成功;同样,把逻辑归结为数学,也不行.两门学科是有联系的,但又各自独立.翻译成"数学逻辑"或"逻辑数学"都容易引起误解,误以为是"交叉","边缘"学科,所以中间加一点分开还是必要的.此外,将第8种智能译为"自然观察者智能",也有些不妥.Naturalist, 意思是研究自然的人(学者),自然科学工作者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是观察与实验,仅仅强调"观察",这明显有片面.所以,我主张译为"自然学者智能".自然学者,即包括自然科学的学习者,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者.学习需要研究,研究也需要学习,可以统称为自然学者.
上述8种智能,即是8种思维方式.作者根据对图1-1,图1-2,图1-3的研究,将8种智能分别划分在4象限内,且分别"相似","同构"于4种思维模式以及4种学习模式.他们之间也是"对应"的.如下图所示:
操作型 逻辑型
B A
C D
艺术型 交往型
图1-7 思维模式
身体运动智能 语言智能
自然学者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
音乐智能 人际智能
空间智能 内省智能
图1-8 智能模式
活动探究 启发接受
B A
C D
形象体验 合作交流
图1-9 学习模式
下面将8种智能与思维模式,学习模式联系起来论述.
1."逻辑型"思维模式
语言智能是指用语言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作家,诗人,记者,演说家,新闻播音员都显示出高度的语言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是指人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工程师和电脑程序设计师,理论物理学家等都显示出很强的逻辑·数学智能.
上述两种智能,都是人们学习"思维科学"的重要智能,而他们应用的主要方法是:"逻辑方法","数学方法".所以,这两种智能的思维模式,可以简要地表述为"逻辑型".相应的教学模式是"认知模式";相应的学习模式应是"启发接受"模式.
"启发接受"学习模式的特点是:问题启发,主动接受.基本的学习过程是:
问题→思考→阅读→自评
2."操作型"思维模式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人有巧妙地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和手艺人都是这方面的例证.
自然学者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学有专长的自然学者包括农民,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和庭园设计师,实验物理学家,实验生物学家等.
上述两种智能,都是人们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智能,而他们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经验方法".所以,这两种智能的思维模式,可以简要地表述为"操作型".相应的教学模式是"行为模式";相应的学习模式应是"活动探究"模式.
"活动探究"学习模式的特点是:参与活动,实践中学.基本的学习过程是:
活动→尝试→运用→自查
3."艺术型"思维模式
音乐智能是指人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的能力.具有这种智能的人包括作曲家,指挥家,乐师,音乐评论家,制造乐器者和善于领悟音乐的人.
空间智能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空间智能使人能够知觉到外在和内在的图像,能够重现,转变或修饰心理图象,不但能够自己在空间自由驰骋,能有效地调整物体的空间位置,还能创造或解释图形信息.具有这种智能的人包括航海家,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建筑师等.
上述两种智能,都是人们学习"人文科学"的重要智能,而他的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审美方法","直觉方法".所以,这两种智能的思维模式是:"艺术型".相应的教学模式是"情感模式";相应的学习模式应是"形象体验"模式.
"形象体验"学习模式的特点是:形象感悟,体验中学.基本的学习过程是:
形象→情境→体验→创作
4."交往型"思维模式
人际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善于人际交往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具有这种智能的人包括成功的教师,演员,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等.
内省智能是指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心理学家,哲学家,宗教界人士等.
上述两种智能,既包括"知彼",又包括"知己",都是人们学习"社会科学"的重要智能,而他们应用的主要方法是:"调查方法","统计方法".所以,这两种智能的思维模式是"交往型".相应的教学模式是"群体模式";相应的学习模式应是"合作交流"模式.基本的学习过程是:
调查→统计→交流→反思
统观图1-1——图1-9,可以看到:思维模式,智能模式,学习模式,课程分类,方法模式,教学模式.这些不同的分类,都具有"相似","同构","对应"性,它们都是相关的.因此,只要测出一个人倾向的思维模式,就可大致了解这个人倾向的智能模式,学习模式,课程模式,方法模式,教学模式.这是有启发性的,这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又为教师"自身发展",开设什么样的新课程,提供一定的启示;同时,对于高中毕业生或成人报考高等学校,进行"专业选择",也能提供有益的帮助.
四,思维模式与气质类型,神经活动类型是相关的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给"气质"作如下的定性叙述:
气质(temperament)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各种活动中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上.对其生理基础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气质决定于血型;另一种看法认为与体型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激素有关.巴甫洛夫提出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是气质的生理基础.古代的气质学说用体液来解释气质的类型(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虽缺乏科学根据,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能见到这四类气质的典型代表.所以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曾被许多学者所采纳,并沿用至今.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在"气质"这一条目中写道:
气质使心理活动染上某些独特的色彩,也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与状态.但它并不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倾向性和能力的发展水平.气质类型没有优劣之分,任何一种气质类型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是在人的社会生活与教育条件的影响下形成,发展和改造的.了解人的气质对于教育工作,生产管理,培训干部等都有重要意义.
黄希庭在《心理学导论》中,对气质类型和神经活动类型,进行了很好的概括和有深度的分析.
黄希庭指出:
应当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归入某一气质类型的.除了少数人具有四种类型的典型特征外,大多数人均属于中间型或混合型,即较多地具有某一类型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它类型的一些特点."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一个新的假设:气质类型,神经活动类型,都与思维模式是相关的.思维模式与气质类型相互影响.气质类型影响着思维模式,同样,思维模式又影响着气质类型.思维模式的生理基础是神经活动类型;思维模式的心理基础(主要是指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则是气质类型.按照思维模式(ABCD)的顺序,排列4种气质类型:粘液质,抑制质,多血质,胆汁质.这4种命名已经很古老,又不科学.本文分别改称为:理性气质,行动气质,情绪气质,社交气质.这样便于与思维模式对应起来.这有利于对于"气质类型"的记忆,理解,应用.
1."理性气质".
A型:对应着"逻辑型"思维模式,其气质"理性气质",即"粘液质".表现为: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少;具有稳定性.巴甫洛夫认为,"粘液质"相当于神经活动类型的"安静型",行为特点是:安静,坚定,有节制,不好交际.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将"粘液质"分类为"稳定内倾型",表现为温和,镇定,安宁,善于克制自己.
2."行动气质".
B型:对应着"操作型"思维模式,其气质是"行动气质",即"抑郁质".表现为:感受性高,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倾,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巴甫洛夫认为,"抑郁质"相当于神经活动类型的"抑制质",神经过程的强度弱,行为特点是:消极防御反应强.艾森克将"抑郁质"分类为"不稳定内倾型",表现为严峻,慈爱,文静,易焦虑.
3.情绪气质.
C型:对应着"艺术型"思维模式,其气质是"情绪气质",即"多血质".表现为: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露明显,反应速度快且灵活.巴甫洛夫认为,"多血质"相当于神经活动类型的"活泼型",行为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灵活,好交际.艾森克将"多血质"分类为"稳定外倾型",表现为活泼,悠闲,开朗,富于反应.
4.社交气质.
D型:对应着"交往型"思维模式,其气质是"社交气质",即"胆汁质",表现为: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高;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快.巴甫洛夫认为,"胆汁质"相当于神经活动类型的"兴奋型",行为特点是: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约束.艾森克将"胆汁质"分类为"不稳定外倾型",表现为冲动,好斗,易激动.
上述分类的各种表现,在将巴甫洛夫的研究成果由俄文翻译成为中文时,肯定要发生"变异",带来不确定,不一致的理解;同样,在将艾森克的研究成果由英文翻译成中文时,肯定要发生"变异",带来不确定,不一致理解.上述分类的各种表现不可能一一对应,但是可以看到是有相关性的,可以用三个"相似","同构"的"象限图"来表示三者的"对应"性:
行动气质 理性气质
(抑郁质)(粘液质)
情绪气质 社交气质
(多血质)(胆汁质)
图1-10 气质类型
的思维分类
抑制型 安静型
(抑郁质) (粘液质)
B A
C D
活泼型 兴奋型
(多血质) (胆汁质)
图1-11 巴甫洛夫
的神经活动类型
不稳定内倾 稳定内倾型
(抑郁质) (粘液质)
不稳定外倾型 稳定外倾型
(多血质) (胆汁质)
图1-12 艾森克的气质分类
五,思维模式与"全脑模型"是相容的
思维模式分类的生理基础,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分类;思维模式分类的心理基础,是近千年来人们对于气质类型的分类.思维模式分类的大脑科学的基础,则是大脑的工作原理.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写了《大脑工作原理》一书.哈肯指出:"在对大脑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特定的功能可能源于大脑的某一区域.大脑的损伤和撞击是判明这种功能区域的头第一个指示器.例如,撞击大脑的左半球会引起身体右侧瘫痪,比如右腿,右手臂和右手的瘫痪.与此类似,撞击大脑的右半球会引起身体左侧部位的瘫痪."然而,"处于神经水平的学习与记忆的结构与过程,仍不被完全了解."
从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来认识思维过程,来进行思维模式分类,至今条件还不完全充分可靠.美国学者奈德·赫曼(Ned Herrmann)在《全脑革命》一书的第一章的第一段就写道:"所谓'全脑技术',其实就是大脑运作的一个类比模型(metaphor)."metaphor的英语意思是"隐喻","暗喻".即是说,这个模型的根据尚不充分,只是类比,比喻.1976年美国的《科学新闻》发表《半脑分工的临床及实验证据》(Science New, Volume 109, #14, 219, 1976年4月3日发行,译文见《全脑革命》第10页).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Thomas R.Blakslee)在《右脑与创造》(1980)中,也论述了"左右脑的专门化".
半脑优势之临床及实验证据:1976年
左脑(右半边身体)
右脑(左半边身体)
语言/文字
空间/音乐
逻辑,数学
整体的
线性,细节
艺术,象征
秩序渐进
同时并进
自制
易感的
好理智的
直觉的,创造力强的
强势的
弱势的(安静)
俗世的
性灵的
积极的
感受力强的
好分析的
综合的,完形的
阅读,写作,述说
辨认面目
顺序整理
同时理解
善于察知重大秩序
感知抽象图形
复杂动作顺序
辨认复杂的数字
图1-13 半脑分工的临床实验证据
从上述两个半脑分工的实验证据可以看到:本文中思维模式的A"逻辑型"与B"操作型",基本上是由左脑承担;而C"艺术型"与D"交往型",基本上是由右脑承担.这可以从大脑的结构与功能上说明分出AB与CD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那么,进一步分类出A与B,C与D有没有科学根据呢 直到如今仍缺乏实验证据.
奈德·赫曼虽然提出大脑的左,右两个半脑的下层部分的"边缘系统"具有独立的脑部构造,可以作为他进一步将思维分为四大类型的依据,但奈德·赫曼写道:
今天,电脑的模拟技术已经可以画出清晰的图形,证明边缘系统是个独立的脑部构造,位居两个半脑的下层部分.
和左右半脑的新皮层比起来虽然有些原始,但是边缘新皮层(limbic cortex)是有神经的,有突触(synapse)的,因此可以和半脑的新皮层有同样的思维功能.只是直到近来仍未出现可靠的方法,可以分析边缘系统的心智历程.
我那时相信,麦克连的模型对我了解人脑思维加进了重要的东西.凭借对麦克连和史培利的研究所做的实验和分析,我进一步将这两个独立理论中的组成元素结合成一个四分构造的模型,用来表示整个的大脑思维.这个四个象限的模型,可以当作是大脑运作方式的两个组织原则:四大思维类型分别比拟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的两个半脑(史培利的理论),以及边缘系统的两个半脑(麦克连的理论).
奈德·赫曼的"全脑模型"如下图:
左脑上部
分析家型
逻辑强的
好分析的
重事实的
强调量化的
直觉的
整体的
融会贯通的
演绎推理的
右脑上部
梦想家型
左脑下部
组织家型
有条理的
循序渐进的
重规划的
重细节的
善交际的
重感觉的
重运动感觉的
情绪主导的
右脑下部
交际家型
图1-14 奈德·赫曼的"全脑模型"
作者从课程分类(思维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综合科学),方法模式,教学模式三者相关的研究中,得到思维分4大类:A"逻辑型",B"操作型",C"艺术型",D交往型——这是从宏观,唯象,比较而得到的4大思维模式.奈德·赫曼从大脑结构出发,应用类比,比喻,统计,同样得出4大思维模式见《全脑革命》第3页)
分析家型:逻辑思维,分析事实,数字处理;
组织家型:规划途径,组织事实,仔细检查;
交际家型:擅长人际关系,直觉力强,表达力强;
梦想家型:富想象力,偏向大图象思维,善于抽析概念.
本文的思维模式与"全脑模型"是对应的:
"逻辑型"对应着"分析家"型.(作者放在第一象限,赫曼放在第二象限)
"操作型"对应着"组织家"型.(作者放在第二象限,赫曼放在第三象限)
"艺术型"对应着"梦想家"型.(作者放在第三象限,赫曼放在第一象限)
"交往型"对应着"交际家"型.(作者放在第四象限,赫曼放在第四象限)
上面的分析说明,作者提出的思维模式分类与"全脑模型"分类是相容的,基本一致的.为什么"分析家"位于"左脑上部"而"组织家"位于"左脑下部" 为什么"梦想家"位于"右脑上部"而"交际家"位于"右脑下部"——这并没有实验证据,等待着新实验的证实或证伪.
本文提出的"思维模式","方法模式"与左右半脑的对应部分如下:
左脑下部
B操作型
实验方法
经验方法
左脑上部
A逻辑型
逻辑方法
数学方法
C艺术型
审美方法
直觉方法
右脑上部
D交往型
调查方法
统计方法
右脑下部
图1-15 思维模式,方法模式与相应的大脑部位
大脑是一个整体,人在思维时是全脑运行,不可能只是一部分运行.但是,大脑不同的部位,有的应用会更多些,更深些,有的应用会更少些,更浅些,这是可能的.人在解决问题时就发生思维,其思维模式是有偏向的,有喜好的.要开发人的智能,首先要了解一个人当前的"思维模式"的类型,这就要进行测量.下面这个"思维模式,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统一测试的自陈量表"(Z-TLT)是作者设计的."Z-TLT"表的创新之处在于:此表是将"方法模式","教学模式","课程分类","智能模式","学习模式","气质类型","神经活动类型","全脑模型"统一起来,系统分析,来回调试,从而设计出测量"思维模式"的新方法."Z-TLT"表的特点是:很实用,操作性强;较简明,容易理解;有系统,可靠性高;自测,自评,自我选择.
作者于2002年12月17~18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试用,全校教师作了自测.其结果收回答卷55分.其中,25位教师的"思维模式"符合所教学科,23位教师的"思维模式"符合他(她)所喜爱的学科.另有7位,也能找到较为满意的解释.说明本文论述的"思维模式的分类与测量"是既有理论根据,又与实际符合.
作者于2003年1月7日,在四川省遂宁中学为教师进行测试.收到有效答卷118分.其中,符合教师所教学科和喜爱学科的"思维模式"类型的有101位.有13位教师的"思维模式"类型不合符所教学科和喜爱学科.但"交往型"的思维模式突出.教师这种职业总体上讲应偏向"交往型","艺术型".这13位教师一定较为适合于做班主任工作.还有4位教师不合符所教学科的思维模式,其中有两位"艺术型"突出,有两位"操作型"突出,只是他们尚未认识自己思维模式的优势所在.整个测试结果,说明作者的设计是科学的,有效的.
朱智贤,林崇德:《思惟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1986年,第20-29页.
查有梁:《教育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1993年,第24页—32页.
查有梁:《教育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南宁,1998年,第66页—76页.
Bruce Joyce and Marsha Weil, Models of Teaching, Prentice-Hall, Inc.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972,1980,1986.
Bruce Joyce, Marsha Weil, Beverly Showers, Models of Teaching(Fourth Edition), Allyn and Bacon, Boston, London, 1992.
Howard Gardner,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published by Basic Books, A Division of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 1993.p.17—26.
〔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北京,1999年,第9-10页.
〔美〕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 Dec Dickinson 著:《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年,第2-4页.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83页.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第642-664页.
〔德〕赫尔曼·哈肯:《大脑工作原理》,郭治安,吕翎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页,第29页.
〔美〕奈德·赫曼:《全脑革命》,宋伟航译,经济管理出版社,北京,1998年,第3页.
〔美〕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右脑与创造》,傅世侠,夏佩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3页.
〔美〕奈德·赫曼:《全脑革命》,宋伟航译,经济管理出版社,北京,1998,第13~14页.
善于推演(推导),量化,抽象,纠错,需要接受,辩驳,完美
善于观察,尝试,模拟,总结,需要俯身,耐心,毅力,探微,溯因
善于感悟,直觉,遐想,比喻,需要感动(动情),精细技巧,敏锐(敏感)
善于协调,统领群体与个体,需要交涉,妥协,调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