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哲学重大错误之五,科学重大错误之一
时间:2008/7/15 23:10:37,点击:0

 

哲学重大错误之五,科学重大错误之一: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

“大米稀饭是用什么做成的?”我曾经问过很多人这样一个问题。大人、小孩回答的都是:“大米”。我问:“大米就是大米稀饭吗?”或者问:“只用大米能做成稀饭吗?”,他们忽然想起了什么,回答说:“还有水。”,我问:“大米和水放在一起就是稀饭吗?”,后面的对话就有很多种了……,但是,结果是一样的。

比如其中的一位的回答是这样的:“还要煮熟、再加一点碱。”

我问:“煮熟是不是还要用锅,占一定的体积、空间?”

回答:“是。”

问:“是不是还要一定的能量、热量,把水烧开?”

答:“是。”

“是不是还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煮熟?”

“是。”

“大米稀饭只用大米能不能做成大米稀饭?”

“不能。”

“所以,大米稀饭需要很多东西才能做成,对吗?”

“对。”

哲学与科学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从哲学和科学上讲,大米稀饭是由水、大米、温度、能量、运动、规律、现象等多样的存在共同构成的。

这段生活调查的对话要说明的是:“大米稀饭不是用大米这一种东西构成的,它需要很多东西才能构成”。这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宇宙不可能是由某一种东西构成的”。

从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利士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到中国大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很多科学家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现在,中国大陆的哲学教科书上都有类似这样的论述:“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就是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精神的,精神是第一性的就是唯心主义”,这种论述无形地把我们的思维局限在了两种选择中,如果这两种选择都是错误的,我们就很难发现这种论述对我们的误导。中国大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上指出:“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宇宙观自然就成了唯一正确的观念和真理,“唯物论”就成了经典。这样,哲学在“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问题上已经发展到了顶峰,也停止了发展,因此,在“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问题上已经没有任何探索、思考、研究或质疑的必要。

一杯水,水是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空间,每一个水分子内部也存在空间,这一杯水的水分子的质量就是这一杯水的质量,这一杯水的质量部分(即水分子)占居的空间小于这一杯水的空间。一是说水是有密度的,二是说水里是有空间的。

一块纯铁,它是由内部的铁原子构成的,铁原子与铁原子之间存在空间,每一个铁原子内部也存在空间,铁原子的质量之和就是该铁块的质量,质量部分占居的空间小于这块铁内部的空间。就是说:构成铁块的全部铁原子占居的空间,只是铁块里面空间的一部分。一是说铁是有密度的,二是说铁里是有空间的。

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密度,从物理学上讲:密度是单位体积内包含的质量。水、铁、金子都是有密度的,同时说明其内部存在空间。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物体内部质量部分占居的空间一定小于该物体内部的空间。” 宇宙间的物质是不连续的、是有间距的, 从星球的内部、分子内部、原子内部到微观粒子内部,都是如此。

以上讨论了物体内部的空间问题,而从星球与星球之间到微粒与微粒之间即物体外部、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的空间就更大了。

仰望晴朗的夜空,视力和大脑正常的人都能看到:数不清的星星悬挂在天上,悬在空间里。地球是天空中亿万星球中的一颗,也是悬挂在天上的。大到星球,小到微观粒子,它们的总和即物质也是悬挂在宇宙空间的。我们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之间存在巨大的空间。物质的质量与宇宙空间之比即宇宙的密度,还不如我们看到空中的一片白云的密度,比喜马拉雅山上空气的密度还要小的多。

总结和概括物体内部的空间和物体外部的空间,可以说:“物体的实质占居的空间既小于物体内部的空间,又小于物体外部的空间。”物质的内部和外部都是空间,物质的质量部分所占居的空间,远远小于内部和外部加起来的空间。物质(即物体的总和)占居的空间,远远小于宇宙的空间。

从生活角度讲,用木材为主做的门叫木门,尽管木门上面钉满了钉子。用砖砌的墙叫砖墙,尽管砖与砖之间是用水泥砂浆粘接的。那么,我们看到的宇宙明明是以空间为主的,是由空间构成的,却非要说:“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这就等于把木门上的钉子叫门,把砖墙上粘接砖的水泥砂浆叫砖墙一样。也就是说:如果“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我们看到的宇宙就应该是以物质实体为主的大疙瘩,而不是充满空间的、点点星辰的宇宙。可见,把宇宙说成“是由物质构成的”完全是主次颠倒。实际上,象空间这样的普遍存在还有时间、能、温度等等,物质在空间上是无法与它们相提并论的。

从数学角度讲,学过微积分的人可以通过对宇宙任取一块进行积分运算,其结果绝对不会证明宇宙是物质构成的。

从物理、化学角度讲,水是水分子构成的,纯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如果说:“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即物体的总和,就等于说:“宇宙是由物体的总和构成的”,那么,宇宙就应该是一个充满了物体的密实的家伙,是没有微观粒子间距、没有原子间距、没有分子间距、没有星球间距的一个与宇宙一样大的密实的大疙瘩,星球挤着星球望不到边、物体挨着物体、密度极大而无法估量、内部没有空间、一切都无法运动,我们的思维也静止了。——现实显然是不这样的。

宇宙好比是大米稀饭,物质只是相当于大米稀饭中的大米,构成大米稀饭的不只是大米,构成宇宙的不只是物质,还要有空间、时间、温度、能量、运动、信息、物质的现象、规律等等多种多样的存在才能共同构成。大米稀饭都不是用大米这一种东西构成的,那么,面对多样性的宇宙更不可能“唯有物质”就可以构成。唯有物质是构不成宇宙的,宇宙至少不是由“唯一的”物质构成的。

从哲学角度讲,在中国大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空间、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的章节里有类似这样的论述:“运动着的物质又只有在空间、时间之内才能运动。”、“空间、时间是客观的。”这说明:1、中国大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肯定物质小于宇宙的空间和时间。2、空间、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而形式肯定不是指物质自己、不等于物质,那么,空间、时间这种形式肯定是非物质的,这就可以肯定的说宇宙间还存在非物质。3、中国大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只承认空间、时间是客观的,就等于承认时间和空间是非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4、宇宙是由物质和物质的形式即一种非物质构成的。5、宇宙不是“唯物的”。

“唯一性”与多样性是矛盾的。如果承认宇宙是多样性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把(世界)宇宙的本原归为水、精神、物质或者神这种“唯一的”东西(包括“(木金水火土)五行”理论),就成了主观想像的东西了。如果我们肯定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唯一的”,或者对“多样性”视而不见,或者把“多样性”划分到“唯一的”的范围中去,就相当于“把大楼装进这个大楼里的一个房间里”。从宇宙的多样性的角度看“唯一性”的观念、认识是主观的,是想像的,所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关于世界(宇宙)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理论都是违背多样性的,是错误的,关于“物质和精神哪个是第一性的”争论本身的大前提就是错误的、是没有价值的。此外,在“唯神论”、“唯物论”盛行的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往往落后于盛行“唯心论”的国家。“唯神论”、“唯物论”、的共同特点就是让人的思维趋向于收敛,无形的局限、限制、束缚和引导人们的思想沿着一个预先既定的方向思考,不要考虑这个方向上和大前提上有没有问题。

物质是人类了解和认识最多的领域。但是,科学家认为,我们对宇宙的了解还不到1%。“物质”相对于地球这个局部来说,可以认为是普遍存在,但是,相对于宇宙来说,物质在数量上、体积上都无法与空间、时间、温度、能量、运动、信息等等普遍存在相提并论,根本算不上宇宙层次上的普遍存在,物质只是宇宙空间数量较多的一种存在。宇宙与物质是不对应的,也是不相等的,物质属于宇宙间的一部分存在。宇宙究竟是由多少东西构成的,现在下结论或许还有一点早,也许构成宇宙的很多东西我们现在还不知道。

人脑这么复杂的东西也是宇宙间的产物,说明宇宙的本原是多样的、复杂的。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单一的、唯物的,肯定是错误的。宇宙存在的事物的多样和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想像。

尽管今天中国大陆盛行的“唯物主义”和“唯物论”的地位就像当年盛行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星辰围绕着地球和人类转动)”的地位一样不可动摇,但是,哲学的发展和人类对客观的认识是不会停止的。如果我们尊重事实,就应该承认空间远远大于物体的总和即物质,那么,也就应该承认“宇宙不仅仅是由物质构成的。”如果在“宇宙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种错误的大前提中选择,我们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大哲学》(详见“大哲学blogbus.com”)中关于宇宙的性质、规律和多元论研究的是哲学和科学的大前提。没有大前提的哲学理论和科学理论的结论是值得怀疑的。

有句成语叫:“一叶蔽目,不见泰山”。长期以来,一些哲学家和一些科学家还有类似列宁的政治家,就是用“物质”当作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看不见物质以外众多的存在。宇宙的本原是多样的、复杂的,它的构成远远不是我们现在认识的“只有物质”这样简单,只不过是我们受到传统哲学传承的观念的局限的影响,刻意追寻那个能够构成宇宙的“唯一”的东西,这样似乎可以满足我们内心世界中潜在的“独一无二”的设想和习惯,结果,我们把目光停留在“物质”这片树叶上,并且使这片“独一无二”的树叶神圣化。

人类已经习惯用“物以稀为贵”的取向和思维模式来确定事物的价值,所以,人类很难发现自己在确定事物的价值时出现的问题。 在生活中,这种习惯思维模式表现在追求“第一”或者“唯一”。比如:世界之最、世界第一、吉尼斯世界记录、各种竞赛的冠军或第一名等等。比如,独一无二的天然物品和人造物品(加上人的审美、历史、货币价值等因素)被视为传家宝、珍宝、国宝,价值连城之宝等等。

从各个宗教、民族确信自己信仰的、崇拜的对象(神或者是崇拜物)是“唯一的”,到过去科学和宗教的“地心说”,再到哲学上寻找世界(应该是宇宙)的唯一本原是“水”,或者是“精神”,或者是“物质”,以及现在的“唯心论”和“唯物论”,都充分反映了人类的这种习惯的思维模式的特点,导致产生了错误的“唯一论”的根源。“唯物论”把多样的宇宙看成单一的、简单的东西,从主观上无视众多构成宇宙的客观存在,同时神化了自己,形成一种自我膨胀,错误的认为人类是可以知道一切的、万能的神,从而使“可知论”成为唯一正确的认识论。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宇宙间是多么的渺小,以及对宇宙认识范围的局限性。

《大哲学》认为:物质是由物体构成的,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微粒是由“能”构成的,因为,物质都具有“能”,没有“能”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即脱离了“能”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而“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详见“大哲学blogbus.com”:“能”),所以,物质是由“能”构成的,而“能”也不是唯一构成宇宙的一种存在。

改变人的观念是很难的,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就更难了。一般情况下,任何人只会从事自己以为是正确的事情,就像一个人下了一步错棋的时候,他一定不会认为自己这步棋下错了,否则,他就不会这么下。人们把这样的事情总结为“人在事中迷”、“当事者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学上、科学上和生活中的错误是人类思维、意识、认识上的局限性造成的,这与环境、科技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等等诸多的因素有关,并不是哲学和科学研究者以及当事人的初衷。从主观上看,人类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是在不知不觉中、在自己以为是正确的选择中出现错误的,从客观上看,自哲学史上把“水”当作宇宙的本原,或者把“(木金水火土)五行”当作宇宙的本原,到把“物质”,或者“精神”,当作宇宙的本原,都反映了研究者智慧的局限性、探索能力的局限性和哲学与科学发展的时代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人类认识事物发展必然经历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客观规律(见“大哲学blogbus.com”“人的认识规律”)。

每一种理论都是宇宙间的一部分理论,至少现在没有一种覆盖宇宙的理论。每个人都有局限性,每个人的局限性决定着人类的局限性。

今天,我们的认识也是有局限性的,我们的认识肯定不如我们后代,所以,我们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对待过去的错误,体会哲学前辈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艰难、困惑和付出的努力和代价。至少我们可以欣赏他们在探索、争论哲学问题方面拥有的智慧和思辨能力。他们开辟和建立了哲学学科,他们已经为哲学作出了贡献。我们的任务不在发现和批判哲学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错误,而在发展和创新哲学理论,消除哲学上的争论,为全人类提供先进的哲学理论,让哲学建立在(自然和社会)科学以及普遍性基础上,让哲学成为“百科之王”。

从过去哲学上的“一元论”、“二元论”和所谓的“‘五行’多元论”, 从过去哲学上的“唯神论”、“唯心论”和“唯物论”,到这里的“宇宙多元论”,是人类智慧上的重大发展,是哲学上的巨大进步。

顺便指出:宇宙是多样性的,不可能是某种唯一的东西构成的。宇宙也是多维的,科学家不能把研究局限在四维时空范围内。这篇文章是建立在四维时空基础上的,《大哲学》认为,宇宙是多样性的就必然是多维的,宇宙的温度、能、信息等等客观存在都可能是宇宙的“维数”,在生活中可以不闻不问,在某些科学领域和哲学上是不能忽略的,不过,这有待于科学家的研究核实。承认事物、宇宙的多样性对未来科学的发展非常重要,哲学和科学研究总有一天会超出四维时空的。

哲学重大错误之四:“物质”的定义、哲学重大错误之六:对立统一规律(在整理中,未发布,请原谅)。

更多精彩搜索:“大哲学blogbus.com”欢迎大家点击评论。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哲学重大错误之一
下一篇: 中国有哲学专业的大学是不是太多了点?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