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5期,52-57。
知识是一个集合名词, 它表示人类全部认识结果的总和, 而知识的进化和增长就意味着人类认识结果的进化和增长。随着人类知识的量和质的积累, 应该把知识本身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世界即客观知识世界。在这个客观知识世界里, 没有永恒的、一劳永逸的知识。那么,知识的进化和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它的进化和发展有什么特点呢?对此,应该从哲学的高度加以分析。特别是,当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时候,认真分析知识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知识的进化及其无限性
实践是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认识的产生本身又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不深刻到深刻的辩证发展过程, 人类认识永远不可能停留在某个水平上。正如列宁曾经指出:“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1)认识的结果凝聚起来就进入人类知识的王国。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知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而且, 认识的不断深化也决定了知识的发展将体现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 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 以至于无穷。”(2)由于认识本身是辩证发展的,所以,决不能用僵化的观点对待我们的认识和相应的知识。一方面,人类认识活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客观对象也在永恒地发展变化。这样, 我们的认识就必须随之而变化。列宁说:“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 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3)认识的这种辩证发展当然是在人类长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因此,只要确信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代代延续,就必然要承认人类认识(知识) 本身是处于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的。恩格斯指出:“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关于自然和历史的认识的体系, 是和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相矛盾的; 但是这决不排斥, 反而肯定, 对整个外部世界的有系统的认识是可以一代一代地得到巨大进展的。”(4)
从认识的辩证法出发,引伸到客观知识世界,就会得出结论:客观知识的进化是无限的。第一,在客观知识世界里,认识(知识) 本身是运动(进化) 的主体。也就是说, 知识本身在不断变化、前进, 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这里可以暂时撇开。这就像我们看庄稼生长,农民和土地可以暂时不管,而只考虑庄稼的生长规律和情况。只有考察庄稼生长的条件论知识进化的要素和特征
53
时,才需要考虑农民和土地问题,单纯从生长现象来说, 庄稼本身是生长的主体。在考察客观知识的进化时, 正是要把知识本身作为一种现象予以考察。当然, 这是把认识结果(知识) 本身暂时看作为脱离客观对象的“无主体”的独立运动的实体世界。第二,知识的进化既是渐进的过程,又是质上不断飞跃的过程。认识(知识) 本身是无限发展的, 人类认识在质上的不断进步, 即认识由一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以至于无穷,这是真正的发展;但同时知识又是渐进性的进化过程。不能只看到知识在质方面的进步,或者只强调知识量的增长。第三, 知识进化要以实践为基础。只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从“实践中心主义”出发,从人的社会性出发去考察人类知识现象, 才能找到知识进化的
动力和根本源泉。正是实践的需要为人类知识的发展提出了方向。实践还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材料和问题,提供了知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理解知识进化问题的时候, 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根
本观点。
第四, 知识进化的无限性。人类认识不仅是永
恒发展的,而且这种发展是无限的。因此,知识的进
化也是无限的。列宁指出:“每一个个别人的意识的
发展和全人类的集体知识的发展在每一步上都表
明: 尚未被认识的‘自在之物’在转化为已被认识的
‘为我之物’,盲目的、尚未被认识的必然性、‘自在的
必然性’在转化为已被认识的‘为我的必然性’。从
认识论上说,这两种转化完全没有什么差别,因为它
们的基本观点是一个,都是唯物主义观点,都承认外
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外部自然界的规律, 并且认
为人可以认识这个世界和这些规律, 但是永远不能
够彻底地认识它们。例如, 我们不知道气象中的自
然界的必然性, 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在这方面存在盲
目性,但是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必然性,我们却知识
它是存在的。这种知识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呢? 它
同物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以我们的意识为
转移这种知识同出一源,就是说,从我们知识的发展
中得来的。我们知识的发展千百万次地告诉每一个
人, 当对象作用于我们感官的时候, 不知就变为知,
相反地,当这种作用的可能性消失的时候,知就转化
为不知。”(5)
第五, 知识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人类知识
的总体中, 科学知识是最核心的部分。尽管人们的
生活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常识性知识, 但科
学知识仍然是人类知识最典型的形式。所以, 研究
知识进化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研究科学知识的
进化来进行。而科学知识的发展和进化主要表现为
科学理论的进步和发展。因此, 知识进化问题实际
上最突出地表现为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正因为如
此, 西方的科学哲学流派将科学理论的革命问题当
作知识进化的象征。不过, 科学知识的进化和增长
只是人类总知识进化和增长的一部分。研究知识进
化可以以科学知识为典型, 但不能仅仅局限于科学
知识,还必须要注常识性知识的进化和发展问题。
要特别强调的是, 知识进化问题在一定意义上
超出了传统认识论的研究“界域”。研究知识进化问
题是要注重对人类的认识结果本身进行研究, 而不
能停留于仅仅分析认识产生的过程本身。应该说,
对认识过程的描述与对认识结果的分析是有很大区
别的。实际上, 我们可以从研究人类认识能力的种
系发育、个体发育以及人类知识本身三个方面同时
去研究人类认识现象。知识的进化应当是认识论的
一部分内容。但是,过去,认识论研究只注重研究认
识过程,很少涉及对知识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在
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必须把讨论知识本身的发展
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知识进化的三个基本要素
如果仅仅从现象学的角度讨论知识及其进化现
象, 那么对知识发展问题的研究至少要考虑到知识
进化和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知识的进化包括质的发展和量的增长两方面。
所谓知识量的增长, 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人类全部知
识总容量的增加,而知识质的发展,是指一定历史阶
段的人类知识相对于以前的某一历史阶段在深度和
真理度方面的提高。知识的进化是一个历史性的概
念, 离开了具体的历史阶段就根本无法论及知识的
进化与否。知识的进化总是需要两个特征数相互对
照才能看得出来, 即是将一个历史阶段的质和量状
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的质和量状况相类比的结果。
54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所理解的知识进化总是呈现出
进步和上升的趋势, 也即每后一阶段的知识量和质
都高于前一阶段。至于知识发展中的个别退步现
象,姑且不予考虑。因为从整个知识发展方向来看,
进化本身就是指上升性的变化, 那些没有使人类知
识有所进步(提高原有知识的质和量) 的认识结果不
会带来知识的进化, 也就不能纳入客观知识进化的
序列。
知识无论在量方面的增长, 还是在质方面的发
展, 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呈上升性的变化趋
势,它们构成知识进化或知识增长的因素,或者说它
们是知识进化的主要外部表征:
(1) 内容方面的进化。知识内容的增长和进化有
着非常广泛的含义,例如:知识体系的精确度或逼真
度提高,解释力更强,发现更多的检验知识正确性的
新事实,如此等等。
(2) 形式方面的进化。例如:用更加先进、“方便”
而“经济”的语言及其它精致符号系统来表述人类的
认识和思维成果; 理论体系在结构上更加精致、完
备; 理论所包含的逻辑矛盾更少; 包括更多的事实
组,等等。
(3) 工具方面的进化。这指的是创造知识的方法
和技术中介、手段的进步与完善,也包括新方法的发
现、新的认识手段的获得等。
上述第二个方面, 即知识形式的进化一般呈趋
向极小值的趋势。也就是说, 知识这一进化因素是
使知识体系本身的结构更紧密, 用更少的符号去包
容更多的内容。但其他两个进化因素一般呈趋向极
大值的趋势, 亦即更进步的知识具有更多的信息和
真理颗粒, 有更好的方法机制。这两个极值的合取
便有:知识进化的总趋势是形式上日益简单化、内容
上日益复杂化。
有一种意见认为, 知识的进化就是人类拥有更
多的真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它违背了知识
是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基本观点, 如果只谈知识在真
理性方面的进化,那么,为什么人类不在发现更多的
经验事实、搜集更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后就算了事呢?
这是因为知识的进化应当是内容和形式同时发展的
结果。
知识进化因素是任何水平(经验水平和理论水
平) 、任何形态(初级形态和完备形态) 的知识进化的
基本因素。无论是哪一种知识进化因素都可以有许
多途径来取得,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提出全新的概念和科学知识体系。这种形式
适合于研究新的知识客体领域或者提出新的世界图
式。
(2) 综合统一已有的知识。例如相对论力学就是
牛顿力学(适应于低速运动的物理规律) 和狭义相对
论(提示高速运动的物理规律) 综合统一起来, 获得
既正确又简单的知识体系的结果。这种形式主要适
用于已有知识比较发达和完善的科学领域。
(3) 批判地继承并发展已有的知识。它适合于已
有知识不甚发达的科学领域。
(4) 彻底抛弃旧的知识,利用其中的材料进行重
组。这适合于那些已有知识比较陈旧, 在现阶段已
失去价值的领域。
不管采取哪一种知识进化形式都必须考虑上面
所说的四个方面。因此,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也许
认识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有选择性地采取其中一种
形式使已有知识发生了变化,但并不同时具备形式、
内容和方法诸因素的上升性变化趋势。在这种情况
下,它就不可能进入知识进化的轨道。当然,由于知
识的各种进化因素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因此,
我们并不一定要求这四个方面具有同步性。但是,
至少应在某一个方面有所发展, 并且必须努力使四
者同步进化(进化的幅度不一定要同步) 。实际上,
在我们理解的知识形式意义下, 知识内容的进化因
素不可能离开形式进化因素而单独进化, 因为任何
认识都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知识是人类认识成果的总和。因此, 知识的进
化可以看成是人类认识水平的进步与发展。但衡量
认识水平只能用认识和思维的结果作为参照系。这
样, 人类认识水平的进步与发展就具体化为知识的
进化。从这个意义上讲, 人类认识过程跟知识进化
过程是重合的,即两者是同一个过程。所以,波普提
出的科学知识进化的证伪主义模式(认为知识进化
过程是由问题→问题) 无疑有其合理性。至于库恩
提出的科学知识进化的“范式”模式(认为科学知识
依照“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
常规科学”或者简单地是由范式→范式的过程进
55
化) ,则与波普模式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波普的模式
侧重于从知识创造过程( = 思维过程) 的角度讨论科
学知识的进化,而库恩模式则主要是从思维结果(科
学理论) 的互相更替来谈科学知识进化的。因此,它
们之间不应该互相对置而是互补的。后来, 拉卡托
斯企图以科学研究纲领模式博取波普与库恩两家之
长, 这是人们探讨知识进化过程的逻辑使然。在拉
卡托斯的观点中, 既把思维的结果即科学知识和科
学理论作为考察对象(如他认为,科学研究纲领作为
评价知识进化的单位应该是一个有结构层次的复杂
体系,是硬核、保护带和研究方法三者的统一物) ,同
时又注意从思维过程的角度考察知识的进化(拉卡
托斯用“问题转换”这一专门术语来表示研究纲领在
总体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已经涉及到具体的知
识创造过程) 。正是拉卡托斯模式的综合性质, 所
以, 使其更符合知识进化过程的实际情况。在我看
来,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更可取、更加完善。
当然,无论波普和库恩,还是拉卡托斯都没有涉
及到知识的发生及其进化的源泉的真理性标准等问
题。作为对知识进化过程的现象学考察, 这些问题
显然是多余的。但是,传统认识论采用的是“本质主
义”的方法。在它哪里, 这些问题就不能回避, 甚至
具有更加根本的意义。然而, 随着认知科学和思维
科学的建立, 实际上这些问题再在哲学层面上讨论
已经没有了多大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
来, 是不是可以认为, 认识论的研究重心“后移”: 也
就是认识论将主要研究知识问题, 而成为名副其实
的“知识论”?这是科学哲学的流行以及知识进化问
题的突现给我们留下的必然思考。
三、知识进化的特点
当然,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相结合
的。在研究知识进化问题的时候,应当看到,客观知
识本身的变化发展不同于其他事物, 有其独特的特
征。知识进化总是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 因为人们
的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那末, 知识进化过程遵循
什么样的规律呢?或者换句话说,知识进化过程有什
么特点呢?
第一,知识进化的趋势是上升性的。我们知道,
人类知识是一个整体,但它可分为许多领域。因此,
知识进化有整体进化与局部(领域) 进化两方面。一
般谈的知识进化是指总体进化。从两者的关系看,
整体进化要通过局部进化来实现。如果所有的知识
领域或知识部门没有发生进化,那么,整体进化就不
可能出现。但是, 整体进化又不同于各部门的局部
进化, 因为知识部门有许许多多, 在有的情况下, 在
个别领域, 知识并不一定出现进化的迹象甚至出现
退步的现象,但整体进化仍然可能发生,如出现新的
知识部门就是如此。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考
察知识进化时并不太注意个别知识领域的负增长
(退步) , 因为它不会明显地影响知识的整体进化。
在计算整体进化时, 是以每一知识领域(甚至问题)
的已有最高研究水平(前沿知识) 来计算的。至于没
有达到这些水平的个体性认识成果根本勿需考虑。
这样, 在具体问题上, 虽然知识出现了负的增长, 但
知识整体进化决不会出现负增长。因此, 知识的进
化总是连续的并且是上升性的。连续性上升是知识
进化的必然特点。一旦知识的进化失去连续性和上
升性,那么,这种知识本身就只能退出历史舞台。研
究它的专门科学也会随之完结。
知识的进化虽然是靠每一思维过程来实现的,
但相对于知识进化的全过程而言, 这些间断的思维
过程是知识进化过程的前后连续的阶段。正是各个
间断过程的相互衔接, 便构成完整的上升性过程。
简而言之,知识的连续进化特点表明,知识是不断进
步和发展的。
第二, 知识进化是统一的过程。知识的进化不
是某一地区、某一个人的事情,它依赖于整个人类的
文明发展与共同努力。
(1) 科学是无国界的,是全人类的事业。因此,从
科学本身来说,各国的科学发展无疑是统一的,全世
界的科学形成整个科学世界。科学的这种整体性
质,正是客观知识世界性进化的首要条件。当然,应
该承认,对科学价值的利用,知识的传播是有地区性
的,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文明进
步程度。但是地区性差异并不影响知识的统一进
化:因为知识进化是指整个人类知识的进化(因为我
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客观知识世界的进化问题) ,在这
种情况下, 人只跟对象性世界(世界1) 和主观世界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 年第5 期哲学
56
(世界2) 是对应的, 并不跟另一些(即人与人之间)
互相对应。于是,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人们所获取
的新知识都是给整个知识进化添加“马力”。
在人类进入知识和信息社会的时代里, 知识的
全球化将成为必然。许多知识都将由过去的“个人
专利”变成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信息的网络化导
致的知识和信息共享,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知识的
全球化将把人类知识的整体进化特点更加突现出
来。
(2) 科学技术和文明进步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
期差别很大,但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其各个历史时期
的进步与发展也是统一的、连续的,亦即它们分别构
成知识进化的无限过程中相对独立的阶段。
(3) 知识的进化只能靠每个具体的知识创造过
程来实现, 而每个知识创造过程又是由每一具体的
认识主体来完成的。因此, 人类知识的整体性进化
正是每一认识主体努力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 所
有的认识主体(包括专门从事认识活动的人和非专
门性从事认识活动, 但仍然产生各种认识的人。如
劳动者获得各种劳动经验,也成为认识主体) 都是知
识创造者,在知识进化面前,他们是统一的、一致的,
有着共同的目的———认识事物更深刻的本质。
正是以上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化的统一特征, 就
要求各国、各个历史时期、各个认识主体联合起来,
形成巨大的合力,加快知识的进化速度,提高知识的
质量和数量。
第三,知识进化的总趋势是形式日益简单化,内
容日益复杂化。这条规律发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
的,例如: (1) 旧的知识形式保持不变,但赋予新的内
容, 给以新的规定。例如同样的“原子”理论在不同
时期, 不同的科学发展水平就有不同的内容。尽管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使用“原子”一词,但是,
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概念相比,其含义要丰富、复
杂得多。因此, 尽管“原子”在形式上和符号上没有
任何变化,但由于其内容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实际上
它在形式上变得更加简单了。
(2) 知识的内容保持不变,但形式更加简单。例
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体系在精确度上升不比托勒密体
系优越多少, 并且它所解释的天体现象跟托氏体系
几乎相同,在某些方面它甚至不及托勒密体系,因为
托勒密学说能很好地解释某些常识习惯, 而哥白尼
学说却不能。但哥白尼体系只用30 多个圆周轨道就
完成了体系的建构, 与托勒密地心说相比较要简单
得多。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它作
为科学进步的标志, 认为人们关于天体运行规律的
知识或多或少有所进化。
(3) 形式的简单化和内容的复复化同时发生。例
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与牛顿的经典力学相比,
不仅内容上包括了牛顿力学中所不能包容的高速运
动现象, 而且在形式上要简单得多。在新的力学数
学表达式中,当速度无限小时,就成为经典力学的表
达式。这样, 后者成了前者的一个特例。从形式上
看,新力学无疑更加简单。
以上三种方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科学知识
的进化,而且,科学知识的发展与进步也只能通过这
些方式发生。正因为如此, 我们把知识形式的简单
化和内容的复杂化看成知识发展的总趋势。正如美
国哲学家弗兰克所说的:“成功的原因在于定律很简
单,而所观察到的事实却是非常复杂的。”(6)然而,在
某些情况下, 内容的复杂化并不伴随着形式的简单
化, 这也可能带来知识的进化。这种情况必须以知
识的内容具有更高的真理性为前提。也就是说, 即
使形式上略有复杂化, 而内容更加正确、更加丰富,
那么,我们也必须把它看成知识的进化。列宁指出:
“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 这并不是简单
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
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 这些概念和规律
等等(思维、科学=‘逻辑观念’) 有条件地近似地把
握着永恒运动着的和发展着的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性。”(7)
需要指出的是, 我们所说的知识进化趋向于形
式日益简单、内容日益复杂, 这是有条件的。一方
面,当形式上的简单性与内容上的真理性相矛盾时,
对简单性的追求必须服从真理性的要求。这正如列
宁所指出的:“人的思维在正确地反映客观真理的时
候才是‘经济的’, 而实践、实验、工业是衡量这个正
确性的准绳。只有在否认客观实在, 即否认马克思
主义基础的情况下, 才会一本正经地谈论认识中的
思维经济!”(8)
另一方面, 单一的知识内容进化方式是不可取
57
的, 它忽视了知识的形式进化因素, 其实, 也常常有
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如果新知识的内容并不比旧
知识更正确多少(甚至略差一点) , 但新知识在形式
上却要简单得多, 那么, 人们宁愿要更简单的知识,
而不取正确不了多少的知识。这表明, 形式简单化
与内容复杂化是知识进化的总趋势和主要趋势。尽
管实际情形往往比较复杂, 但并不能否定知识进化
的上述两个总趋势的存在。
第四, 科学知识的进化最主要的标志是真理度
不断提高。无论什么样的知识进化都必须以新知识
的真理性高于旧知识的真理性为主要表现。如果用
N 表示新知识的真理度,用P 表示旧知识的真理度,
则当N E P 时, 新知识才可能比旧知识有进步。当
然, 根据上面的分析, 如果N 无穷趋近于P 或者N
等于P ,而从形式上的简单程度来看,新知识大于旧
知识,也可以认为新知识比旧知识更先进,更发达。
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包括两方面: 一是与已经发
现的事实和实验材料符合; 二是与已经被证明为正
确的旧理论不相矛盾。但是, 这种真理性要求是有
具体条件的。人类的认识都是相对真理, 随着实践
的进一步发展,理论内部有可能出现矛盾。所以,理
论的真理性要求不是追求永真的命题, 而是依赖于
实践的发展水平。新的理论知识需满足N E P 的条
件,才会有进步,这是就人们评价知识的那种实践水
平而言。在这种情况下, 未来的情况怎样往往无法
预料。但在眼前的实践水平上, 依据一定的标准是
能够而且必须对新旧理论的真理性加以评价的。一
般来说, 只有当N E P(在N = P 的时候, 必须伴随有
其他进化因素) , 新的知识才比旧知识更加发达, 于
是, 我们才能说出现了知识的进化。列宁说:“我们
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的界限是受历史
条件制约的,但是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
向它的接近也是无条件的”(9) 。与此同时,恩格斯也
说:“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 包含在科学的
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 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也无事可做了”。(10)在我们看来,恩格斯和列宁的这些论述说的是,科学知识的进化过程是无限的, 但它必须是真理度得到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
从微观来看, 客观知识世界的进化是靠具体的思维过程来完成的。但是, 并不是任何思维过程都能带来知识世界的进化, 只有实际地蕴含有知识进化因素的思维过程才带来知识的进化。所以, 尽管认识主体总要把各种进化因素纳入思维目标之列,但我们在评价知识的进化时, 却主要对主体的思维结果进行考察,这种考察的顺序是:首先看它是否满足真理性的要求, 然后再视其形式上是否具有简单性及方法上有无创新。只有这两方面的结合才能发现知识的进化情况。
综观全文可见, 内容上更高的真理性和形式上更高的简单性是评价假说或理论是否导致知识进步的主要参考指标。
注释:
(1) 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9 页。
(2) 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8 页。
(3)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准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00 页。
(4)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64 页。
(5)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准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91 页。
(6) P ·弗兰克:《科学的哲学———科学与哲学之间的纽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286 页。
(7) 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列宁全集》第38卷,第194 页。
(8)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准主义》,《列宁全集》第2卷,第171 页。
(9)《列宁选集》, 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 第2 卷, 第13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 第4卷,第212 页。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
责任编辑: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