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类 号】B1.16
【分 类 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作 者】何云峰
【原文出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出 版 地】杭州
【年 份】2000
【期 号】4
【页 号】4~9
哲学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哲学就会缺乏活力。而哲学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能够在不同的时代下通过汇通、交融与创新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特征。21 世纪的中国哲学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依托,吸收与创新相结合,使主导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化趋势、知识经济问题等的过程中,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关注实践:哲学保持生命力的前提
哲学必须汇通于实践。马克思说过,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何谓时代精神的精华?简短地说,就是要善于总结时代的特点,反映时代的要求和变化,预测时代发展的趋势, 吸收以前时代留下的优秀成果。实际上,时代二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一点讲,时代就相当于社会实践。因此,时代精神的精华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总结特定社会实践的特点,反映社会实践的要求和变化, 预测社会实践发展的趋势,吸收以前社会实践留下的优秀成果。
当今, 全球范围内整个人类实践的方式、性质、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中国,这种变化更加明显和剧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整体性的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 哲学必须去加以总结和概括, 而不能停留于书斋。把握社会实践的这些新特征,从整体上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思考,并进一步为社会实践的新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这是哲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革命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无不打上新科技的烙印。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 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素材和巨大的推动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哲学要真正能够反映时代, 就必须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自觉尊重、消化、吸收各门具体科学的新成就,并通过哲学的特殊反思和批判功能, 努力为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给予方法论的启迪。
哲学汇通于实践才能使哲学本身充满现实感。但是, 哲学汇通于实践, 并非哲学去被动地追随实践,“论证”“现存”, 而是既要反映现实实践的需要,更要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哲学必须抓住以下五个关键, 重新审视自己所面临的时代特征(1) :
第一,超前性。哲学对实践的关注,最根本的是能够引导实践的发展,走在实践的前面,做时代的先锋, 而不是跟在时代的变化后面呐喊。如果哲学总是出现在现实过程完成自身之后, 就会丧失其本来.哲学的功能, 也会使人们对哲学丧失信心。哲学不仅应当“用灰色的颜料绘成灰色的图”(黑格尔语) , 而且应当具有改革环境和人自身, 以及引导时代发展的主动精神、超前意识和预测未来的创造功能。如果不是这样,哲学必然丧失其存在的价值。
第二,现实性。任何现实都是不完满的,有许多地方需要去批判和质问。在这种质问和批判中, 现实才会更加完美。而做这个对现实加以审视的工作的,非哲学莫属。所以,哲学所具备的现实性并非简单地研究现实,而是立足现实,捕捉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进而把它提升到哲学的层面,作出自己应有的研究和回答。对现实提问, 是哲学对现实的主要关注方式之一。
第三, 科学性。这首先涉及到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必须科学地把握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关系的本质,一方面哲学要进入具体科学领域,切切实实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哲学又要回到自身,对自然科学加以总结和概括,而不能把哲学当成对现实进行证明的单纯工具和随意的泛化,用哲学取代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否则, 不是哲学被庸俗化,就是混淆个别和一般的关系。这里,最根本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哲学本身要被当作一门科学来加以看待。哲学要总结科学, 但更要用科学的方式自我发展。在某种意义上, 由于哲学的特殊性, 哲学本身的科学化应当成为所有科学研究的榜样。
第四, 创造性。创新成为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和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哲学必须为人们的创新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而同时哲学本身又要不断地创新,提出新问题,研究新问题。如果总是停留在几千年前人类哲学思考的古代问题水平, 哲学对实践的关照,就成了一句空话。
最后, 价值性。我们必须科学地把握哲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之间的辨证关系, 正确地看到所谓学术价值就是哲学研究对其自身以及其他理论的发展、变革和进步所具有理论意义, 而这种发展、变革和进步的肯定与否,则必须以其是否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为标尺。所以, 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强烈的现实感是学术价值应该赋有的必要条件, 如果把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对立起来, 必然使哲学研究丧失现实感。而哲学一旦离开时代的现实感, 就会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庸俗陈旧。
当代世界有许多新的变化, 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科学技术革命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等。从我国哲学的现状来看, 对此关注得还很不够。应当从上述几个方面去全面把握哲学和实践的关系。
二、各派别之间相互交融:哲学保持生命力的重要条件
哲学的生命力还在于哲学的各派别之间相互交融,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同西方现代哲学之间相互交融。在大的发展趋势上,任何一种哲学理论、流派在自身的发展中, 都与自己时代的社会思潮紧密相关, 而隶属于相应的社会思潮之中。各种哲学理论会由于有某种共同的倾向而构成相应的哲学思潮。不同的思潮在研究的具体领域、主题和说话方式、研究方法上会有别于其他思潮。但是不同的思潮又要彼此交叉和混合生长(2) 。这就必须导致哲学派别之间的交融和相互贯通, 而这也是哲学的生命力的源泉之一。例如, 存在主义就是在吸收克尔凯郭尔的非理性主义、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以个人的存在为本体的学说。海德格尔学说的核心概念是“在”, 而他的“在”概念十分明显地体现了柏格森关于生命之流、胡塞尔关于意向性活动的思想。萨特的理论也受到胡塞尔现象学的重大影响。
事实证明,哲学的相互交融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这种交融一旦发生, 就会大大地推动哲学本身的发展。这就要求不同的哲学思潮、不同的哲学家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吸收。比如,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的本质、价值和意义问题的探讨、对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语言问题的重视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吸收和加以深入研究的方面。假如没有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全面了解, 就很难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在对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批判性吸收中产生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 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并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3) 。
哲学的相互交融在本质上是哲学理性全球化的表现。全球化趋势中应当包括哲学理性的全球化。当代哲学派别纷繁复杂,任何派别,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不可能保持自己的纯而又纯的形态,而必须主动吸纳和借鉴, 真正去思考全人类最普遍关心的根本问题, 从意识形态化的哲学走向理性全球化的哲学。
三、不断创新和超越自我:哲学保持生命力的核心
哲学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不断创新和超越自我。有生命力的哲学理论不是僵死的封闭体系,而是要在同实践、具体科学和社会政治等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增进新的内容,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见解,用不断的构成和再构成的过程来超出原有的理论体系,达到哲学的不断进步。在欧洲哲学史上,康德哲学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休谟哲学的经验论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但他的出发点是要解决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所以,康德哲学不可能是休谟哲学和莱布尼茨哲学的简单综合,而是在他们的观点基础上加以创新和超越形成的新哲学。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说既不同于休谟的经验论,也不同于莱布尼茨的唯理论,它是一种新的关于人类认识本质的学说。
哲学的创新来自许多方面,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先见性地提出具有重大社会或科学意义的问题。哲学的特点是概括性、普遍性,它能看到在具体领域看不到的、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尤其是它能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预先揭示事物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例如,1978 年左右,首先由哲学界发起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直接导致了我国改革开放局面的出现,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先导。在18 世纪,资本主义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完全站在了时代的前列,冲锋陷阵,成为近代西方社会发生根本变迁的先见性阵地。所以,在社会生活领域,哲学的创新最主要的表现是哲学的思想先行。缺乏这种先见性特点,任何新颖的哲学理论都是形式主义的、没有实际作用的。哲学还可以超前性地提出一些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 从而引起具体科学对之加以研究。实际上许多科学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哲学先提出来, 然后才有人开始进行科学研究的, 比如原子问题, 物质无限可分问题, 先天因素对认知的影响问题,宇宙演化与无限发展问题等等。在这一方面,哲学的问题超前所要求的创新有着重大的价值,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科学的发展, 站在人类思维的最前列。科学是特定时代人类思维最高水平的代表,它标志了人类思维的现实至上性的程度,也反映了人类认识必须获得认识上的自由的程度。因此,如果哲学能够引导某些科学研究的方向, 那就标志着哲学站在了人类思维的先行位置。
哲学的创新还可以通过哲学的特殊文化功能表现出来。哲学与一定的文化是密切不可分的, 哲学要受到特定文化的影响, 但它本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哲学还要浓缩地成为一定时代的文化的代言人,但哲学又要为一定的文化增添颗粒。哲学是否被一种文化所接纳、哲学能否成为文化特征的象征以及能否为它所属的文化增砖添瓦, 这些取决于哲学的发展水平是否有所超越,是不是比先前更加先进,因而也体现出哲学的创新程度。任何一种新的具有创造性的哲学往往都要在人类文化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例如,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等哲
学家的哲学思想对文学艺术、心理学、社会生活、政治生活, 甚至各自时代的科学技术等每一个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后人在写人类文明史的时候, 随便怎么写都少不了它们。这种为人类文化增添颗粒的哲学正是人类在哲学思维领域进行创新的表现。
总起来说,哲学的生命力是不断地汇通、交融和创新。当然,这是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在21 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哲学的走向将直接取决于哲学与实践的汇通, 哲学理论之间的相互交融, 以及发生在哲学内部的不断创新和超越。没有这些,哲学的生命活力就会丧失,哲学及其作用就不会得到很好的体现。
四、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
进入20 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潮、现代新儒家哲学思潮、实证哲学思潮的整体格局。其中,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处于主导地位。在世纪之交的中国, 哲学虽然因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受到来自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但基本上仍然保持着这个格局。随着21 世纪的到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正在继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不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哲学的生命源泉依然如旧,因此,“发端于20 世纪初的现代中国哲学在21 世纪仍会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是同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生根、开花、结果, 成为中国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成为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 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葆有鲜明中国特色、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的中国哲学将出现在新的世纪(4) 。
就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说, 在20世纪,主要有两次富有成果的高潮:一是毛泽东思想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二是从70 年代末开始逐渐形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从这两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发展来看, 相应的主导哲学形态的确立都是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中国现代哲学的历史经验也表明,哪一种哲学会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形态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而是由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所决定的。
21 世纪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化的新世纪。在这样的世纪里, 作为中国哲学的主流形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5) : 一是要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科学的哲学践线的支持。缺少这一点, 哲学就难以在历史上留下影响, 主流就无从谈起。二是必须反映时代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体现和升华时代精神。缺少这一点,哲学就会失去新鲜感和时代感。三是这种哲学要成为人们追寻道德价值的精神家园,成为人们的精神归依。缺少这一点,哲学就会失去群众,就没有生命力。
从以上几个条件来判断, 在21 世纪,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有可能继续成为中国哲学未来的主流社会形态。但是,由于21 世纪的时代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反映时代的新特征。这种发展有三个首要的问题必须解决: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真正融合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已经传入中国多年, 成为在中国居于指导地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在这种中国化的过程中, 由于注重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结合, 而没有能够达到与中国传统哲学充分的、有机的融合,在内容或形式上都还没有能够进入既是中国的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合二为一的统一完整的哲学形态, 总还是存在着某种互相外在的痕迹。在新世纪里, 应该花大力气解决两者的融合问题。
二是如何重新认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问题。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哲学的主流, 应当准确地概括中国的时代精神。由于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经济形态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文化形态的多样化,科学技术的进步, 知识经济的发展等等。这些新的时代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候是完全不同的。然而, 这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都应该有所反映。为此, 需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重新反思我们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作为中国的主流哲学形态而存在, 但在未来世纪里它将在表现样式方面呈现多样化的态势。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一对矛盾。在总体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相对确定的,但不同的研究者在具体的理解上、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上又可以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不能用马恩列的原著追求大一统。事实上,这种多样性在20 世纪末的哲学发展中已经有所表现, 随着21 世纪的到来,这种多样化的趋势还会加强。例如,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过去一直把它单一地理解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哲学研究日益向纵深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开始对这些传统的“定论”提出质疑,而且形成了多种不同的代表性观点。有的研究者把这些观点归纳为三种(6) : 第一种观点认为,哲学是塑造和设计文化存在或人的存在,而不是解释世界是什么、怎样存在着的科学说明方式。如赵汀阳认为, 哲学过去被搞得太象“科学”、太象“知识”,被弄成为“超级科学”、“超级知识”。应当终结这种知识型或科学化之类的哲学,而专事设计存在。第二种观点认为,哲学应当是以理论批判的方式来表征自己关于存在意义的自我意识。孙正聿主张, 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哲学不再是“全部知识的基础”, 不再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普适性, 哲学被赶出了知识论这一世袭领地。应当既要弱化和放弃哲学的知识论立场, 将哲学变成“拟文学”的活动, 但同时又要强化和固守哲学的知识论立场, 寻求使哲学更加科学化的道路。第三种观点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摆脱西方知识论哲学传统的影响。俞吾金主张,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认真反思过去西方的种种传统知识论哲学, 这是“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只要这个问题还未得到深入的反思, 不管人们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作多么高的评价,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始终还是在原地踏步”。以上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问题上的多元化观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哲学的多元化态势。随着研究的深入,在21 世纪对这一问题还将继续保持这种态势。
五、21 世纪中国哲学的关注焦点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哲学家不仅提出和大量地研究了许多新的哲学问题, 远远超出原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围, 而且从改革开放以来到今天已经形成许多“热点问题”。人们在思考这些热点问题时提出了各自的独到见解,形成多元化的格局。相信进入21 世纪之后, 这些热点问题仍将继续成为中国哲学家关注的焦点。
第一,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问题。这一方面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过程中, 人们对市场经济的道德问题将更加关注。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且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如何对中国道德现状的评估, 例如道德滑坡是否严重以及现代中国人是否面临着严重的道德困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什么道德; 市场经济给道德带来什么影响;社会转型与伦理转型的关系是什么;以及如何加强道德建设等等诸多方面。另一方面, 这又是对网络经济进行新的道德思考。在知识经济时代, 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虚拟化等特征明显地表现出来,于是许多道德问题都会重新审视。例如,网络伦理规范有哪些;网络伦理的民族性如何体现;网络信息的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 等等。现实生活对伦理道德多元性的关注在知识经济时代可能被虚拟空间的特殊伦理探讨所超越。
第二, 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反思。80 年代以来, 我国开始研究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至90 年代这种研究更加受到重视。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发展含义及其合理性; 发展与现代化; 发展与代价; 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中的稳定与发展、公平与效益、理想与现实、传统与未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类型; 社会转型与全球一体化问题等等。特别是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和反思, 因为人类中心论是传统发展模式的哲学基础和致命点,它把生存环境只当作开发、利用的对象,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而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从哲学的转型来说, 如何处理好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三, 知识经济与人类问题的研究。对人的哲学思考是当代中国哲学最早关注的问题之一。自1978 年开始讨论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以来。1978年12 月发表的《关于“异化”》一文最早论及人的问题。到80 年代中下期,人的问题同主体性问题结合在一起形成热潮。进入90 年代以后,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理论上去建构人学, 在实践上探讨一些人的现实存在问题。人学讨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个性与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 个人与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东西方人学史;人权问题;人的现代化问题等。
第四, 科技进步引起的哲学问题。人们主要从物质功能与文化功能的统一中去把握现代科技的作用, 如生物工程、信息科学、航天技术等对人类进步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伦理观念等等的影响,特别是数字化信息革命对人类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克隆技术带来哲学的伦理问题等等。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 对人类理性的反思和重新审视显得尤为重要。例如,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 人类向外星移民的计划可能成为现实, 这使人类对自身理性的自信程度达到空前的程度,但生物技术的发展,又可能导致人类对自然进化的干预, 这也会引起人类的忧虑和价值观冲突。对这些正反两方面的理论关照就必然地落到了哲学家的身上。
第五, 全球化的文化问题。80 年代以来就兴起了文化热, 人们开始思考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文精神;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儒释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传统哲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传统的认同与改造等。不过,最值得关心的还是经济和政治的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问题。英语文化、美国文化的全面渗透,民族文化的丧失和退居次要位置, 这些更加值得理论工作者予以关注。
由此可以看出, 哲学的前沿阵地有许多最新的动态, 这些最新的热点问题使得哲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发生了变化, 即由自然世界转向属人的生活世界, 由孤立地研究客体、主体到关注主客体关系, 并且, 哲学研究的深入触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和整个哲学体系, 推动着人们向大哲学观念的转变。这些转变以及相应的前沿问题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继续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只是其内容和形式会发生重大变化。科学是为解答问题而存在的,哲学也是如此。只要有问题存在, 哲学就会有生存价值。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继续深入关注并不断发掘出新的问题, 将构成新世纪中国哲学的基本走向。
□
(1) 江丹林:《论哲学研究的现实感》,《复旦学报(社科
版) 》(上海) ,1997 年第6 期,第36 - 40 页。
(2) 参见任忱:《哲学学导论》, 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 ,
1987 年版,第104 - 115 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703 - 704 页。
(4) 宋志明:《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的走向》,《教学与研究》
(北京) ,1998 年第6 期。第44 页。
(5) 赵剑英:《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光明日报》
(北京) ,1998 年5 月1 日第3 版。
(6) 参见丛大川、林琳:《超越哲学知识论立场》,《江海学
刊》(南京) ,1997 年第6 期,第87 - 93 页。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
责任编辑: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