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素质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创新以质疑批判为前提。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在课堂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实践中,会遇到这样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他们大脑中储存的知识量较少时,每一次较小的量的增加和扩展都使学生产生一种较快的进步感和成就感;而随着学习不断深入,大脑中储存的知识量较大时,知识的点滴积累已不能产生明显的进步感。这就是学习中的“高原反应”:即当学习主体对某一学科知识的学习深入到一定程度,或初步掌握了某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后,要想进一步深钻细研和探索创新,就会感到大脑疲劳和精力不支,发现学习效率降低、进步速度减慢、学习特别吃力,处于一种“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尽管每天都在勤奋探索和积累知识,但收效甚微。而质疑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恰巧必须以科学和事实为依据,具备崇尚真理的勇气,不仅对别人质疑,而且对自己提出的各种假说进行严格地批判性质疑。它的前提恰又必须在继承大量前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在科学汲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此,学习中遇到的“高原反应”是阻拦大胆批判与创新的障碍。因而我个人觉得,在深入研究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培养前,探讨一下这一学习中的“高原反应”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在学生学习中的“高原反应”具体表现为——学习效率递减和知识积累上的“减速”现象:大脑中储存的知识量随学习的发展而增加,当知识总量基数较小时,小小的知识增幅也能使人产生明显的进步感;而当知识总量基数较大时,即使是较大的知识增幅也难以让人产生显著的进步感。学习中的“高原反应”在外语学习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以学英语为例,单词、词汇的掌握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一环,当你的词汇量未突破1000个单词之前,每天背诵几十个单词会感到进步很大;而当你的词汇量达到5000、8000甚至10000时,每天再背诵几十个单词就根本不会产生初学阶段那种突飞猛进的进步感。加之受学习中“记忆与遗忘交互作用规律”的支配,一些原来已经记住的单词慢慢变得陌生或记不准确;而语法规则的增多,各种习惯性用法和固定搭配的运用等,使大脑所需加工的各种知识、信息大大激增。也就是说,在学习的深入发展阶段,既要下大力巩固原有的学习成果,又要下功夫扩大新知识、新信息之间的联系和运用方法,必然会使人感到精力不够,学习比原来吃力。学习中的“高原反应”,其实质是由于知识的无限扩增对大脑学习和接受能力与潜能实际开发上的生理限制构成的矛盾所导致的。因此,学习中的“高原反应”,本质上是由于大脑对知识信息加工、整合、编码的生理心理机制及能力上的的有限性,与知识信息扩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一般而言,学生学习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掌握阶段(入门阶段)、“高原反应”阶段和超越创新阶段。其中初步掌握阶段学生学习是比较轻松的,而当学习深入到一定层次出现“高原反应”时,要想有较大的突破则比较困难。再加上由于学生、家长甚至老师对生理心理机制认识不足,“高原反应”往往使人产生沮丧心理和急燥情绪,甚至使人灰心和失望,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的怪圈。实际上,“高原反应”是学习和创新的关键阶段,突破这一阶段就能顺利进入创新超越阶段。要使学生在学习中顺利进入批判创新超越的境界,就必须冷静地分析产生“高原反应”现象以及出现“高原反应”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找到克服障碍的创新突破方法。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对人们的批判、创新能力,尤其是在终身学习中持续创新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知识的迅猛激增和建立在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上的全球性知识实时共享,使置身激烈竞争的人们所应学习的新知识、所应掌握的新信息成指数级增幅,如果不能突破学习中的“高原反应”,就会在知识创新竞争中失去优势。实际上,学习中的“高原反应”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学习主体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适合自身特点突破方法。由于每个学生出现“高原反应”的原因不同,突破的方法也因人而异。这里探讨突破学习中“高原反应”的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第一、 科学地转换目标,在自己的最佳才能上实现创新突破。 由于人们的最佳才能不同,发现和识别最佳才能的时间长短不一,因此出现有人发现最佳才能早而快、有人发现最佳才能迟而慢的现象。如果发现自己的最佳才能与主攻方向不一致,就应该及时而明智地转换、调整主攻方向,确立最佳目标。由于人的精力和可供高效利用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特长和最佳才能,综合确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最佳学习目标。一旦发现自己原来所选择的目标与自己的最佳才能、发展特长不适应,就应尽快转换目标,而不应固执地在“原地踏步”。诗人艾青年轻时曾在国立西湖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但当他的第一首诗发表以后,认识到自己的修养和气质更适合于文学创作,于是转换学习目标,专心从事诗歌创作,终于成为著名诗人。鲁迅年轻时曾远渡重洋留学日本学医,以实现他救国救民的抱负旭他回国后发现在旧中国学医救不了国民,于是毅然改医从文,终于成为一代文学大师。科学地转移目标,在最佳才能上实现创新突破,是克服"高原反映"的明智之举。 第二、善于序化和激活知识,克服知识活力不足的障碍。 学习的目的在于批判后的创新,即创造性运用,而不是为了把知识“记住”。在钻研某一学科时,如果有关的书读得很熟,但当解决问题或运用于创造新实践时,却感到知识不足或缺乏活力,这就需要带着问题重新整理和序化所学知识,或运用拓展思维原理,补充相关学科知识、了解相关信息以激活所学知识,在创新思维中解决各种难题。为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攻克难关、高效创新的潜能,必须适时序化和整理所学知识,积极进行预测和反馈,及时进行学习的动态调节,不断掌握新知识、新信息,培育激活知识的能力,为突破学习中的“高原反应”打下坚实的知识活力基础。 第三、善于调剂身心,创造心智的最佳状态。 学习中,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身心环境,创造心智的最佳状态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学习中。当感到大脑疲劳、思维呆滞、效率不高时,要及时把大脑从“学习频道”转换到休息娱乐频道上来,以各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调剂身心,如听一段自己喜欢的世界名曲,翻一翻影视画报,看看室外风景,到公园里散步或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等,使大脑在轻轻松松的“频道转换”中得到休息和调整。这种有规律的节奏学习法能保证大脑工作的有序性,为大脑营造心智的最佳状态,为突破学习中的“高原反应”提供最佳心智状态。 第四、善于激活知识,克服思维激活能力不足的障碍。 大脑是激活知识、信息、经验、素材的“思维反应场”。学习中,只有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能使知识充满创造活力。激活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博览精品佳作,例如,读哲学类名著读自然科学类佳作有助于培育科学严谨的创新思维等等。要像高尔基从事文学创作那样,善于借哲学思维表达深邃的思想,善于借科学思维提出各种创造性假说,善于借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表达抽象的理论等,充分发挥知识在渗透、移植、扩展中的创新活力,为突破学习中的“高原反应”提供思维活力。 第五、辨证运用所学知识,克服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负迁移作用。 迁移是指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影响。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起促进作用的影响称为正迁移,反之称为负迁移。例如,学过汉语拼音的人学英语,在识记字形时有正迁移作用,而在形对学日语的负迁移作用,因为尽管汉字的字形与日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字形很相似,但发音和字义却有天壤之别,其负迁移作用表现为学习中往往会用汉字的意义去望文生义,出现似懂非懂的一知半解现象。为了避免负迁移的不良影响,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辩证创新,在知识序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同时又提醒自己运用多种方法避免其负迁移影响。克服知识的负迁移作用,有助于突破“高原反应”。 第六、学会接力创新,克服方法障碍。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前人、接力创新,而不是单纯模仿、复制再造,其实质就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接力创新之前,要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先掌握前人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创新的先进之处,继而分析其不足之处,然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不断探索更先进更科学的创新方法,用灵活的接力方法和充满活力的创新思维,突破学习中的“高原反应”,在创造性学习中使知识扩展和知识创新得以同步实现。 在适应全球日益激烈的知识信息化运作所带来得竞争和挑战中,新的环境、新的工作需要往往会打乱原来井然有序的学习规律和时间分配,新的知识环境、新的信息环境要求人们善于营造新的学习秩序,探索新的时间运筹规律和高效学习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有助于帮助我们的学生迅速突破学习中的“高原反应”,充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学习方法,尽快赢得知识创新竞争中的领先优势。
参 考 文 献 1.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11月第1版 2.周昌忠编译 《创造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3年5月第1版 3.韦特海默(德)《创造性思维》林宗基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 4.李志远《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开发》 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 5.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 6.维娜.艾莉《知识的进化》刘民慧等译 珠海出版社 1998年9月第1版 7.丁润生等 《现代思维科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8.伊.拉卡托斯等(英)《批判与知识的增长》 华夏出版社 1987年10年第1版 9.邵兴国等《创造性思维》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10.王炎斌著《走向新世纪教育论稿》百家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