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振兴的灵魂。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民族富强、国运昌盛,傲然立于世界前列的根本。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模式已以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要推陈出新,提倡开放式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创造力。 在涉及如何操作之前,我想先谈两点认识。 一.创造离不开传承。创造与传承是一对孪生子,两者相依相存:没有创造,社会不可能进步;没有传承,社会无法延续。俞吾金先生在《“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载自(2001年6月21日的《文汇报》)一文中指出:教育本身蕴涵着如下的悖论: 一方面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使前人创造的文化传统得到后人的认同和继承;另一方面教育总是激励后人怀疑、批判、乃至超越这一传统,从而进行新的创造。所以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必须谨慎地处理好传承与创造的关系。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通过对科学史的深入考察,主张在以认同、继承传统为特征的“收敛式思维”与以批判、超越传统为特征的“发散式思维”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这一影响深远的见解对于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意义是重大的。 二.培养赋予创造性的学生首先得有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教师的创造性是激活学生创造性的前提。很难设想,一个只会照本宣科,面面俱到地进行灌输式教学的教师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师应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 上述两点告诉我们:创造力的培养不应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对人类已有的知识文化不断吸取、继承的基础之上;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性力量,以何种方式执教,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中国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厚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很扎实的根基,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突出。同时,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传授,而是靠训练,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利用教材,并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既重知识又重能力,用科学的方法来组织教学。我就语文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了如下的思考。 一. 拓展教学的空间,提供创造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一出世就和语文打交道;自小学开始就真真实实地学习语文,可直至中学甚至大学毕业后,不会写一篇象样的文章者大有人在。究起缘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过多地圈囿于课本,教语文、学语文就象学理科一样,认定答案是唯一的,死记硬背“标准答案”。这样封闭的教学不仅缩小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其思维受到扼制,思想木讷,久而久之对语文失去兴趣,如此恶性循环,那又何谈创造呢?其实语文教学应当建立在大语文的的基础之上。语文源于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人们通过“语文”来认识社会生活,并借助它来反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得到发展。学校的语文教育只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占极小一部分,但这一部分也必须要从实践入手、开拓教学范围。例如我们在教学游记时,可以带学生“到此一游”,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与作者最大程度的契合在一起;对低幼年级的学生的教学可以运用现场表演的直观方式,激发兴趣;对高年级学生可组织辩论比赛,培养思辩力;在教名家作品时,让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一系列创作, 求得整体切实的把握……语文教学的空间是开阔的、途径是多样的,这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培养创造力的具体策略 1。5W+2H提问法。英语中用5W+2H (WHY,WHAT,WHO,WHEN ,WHERE,HOW MUCH ,HOW)来提问,在语文教学中也应多问几个为什么。马克思说过:“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因此语文课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绝佳途径。教学中教师要多用启发式,在学习教材“ 写什么”的同时,更应着重于“为什么”、“怎么写”,即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如何确立中心、为何选用这些材料、如何组织材料、材料之间能否取舍、材料的编排能否互换、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就此中心你如何作文等。这样借助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路往深处引,不断挖掘,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2.敢于质疑。语文没有标准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得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实行“三•三”原则(语文特级 教师宁鸿彬提出): 即“三个不迷信”( 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和“三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意见)的原则。以往我们在讲解《祝福》一课时,总是把想祥林嫂的死归结为“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迫害,而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政权是四权之首;但仔细想来,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迫害并非是从地主的身份出发的、祥林嫂最后无望而死的直接原因在于她的信仰问题,所以说封建礼教 才是残害祥林嫂的主要罪魁祸首。过去由于语文过多地打上了政治的烙印,因此教师在讲解时或多或少失之偏颇,有些可能还是无意识的,但却有可能产生误导效应。基于这一点学生的质疑就尤其可贵了。 3.培养想象力。创造活动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后得到的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在文学作品中想象是不可或缺的。我国是诗的国度,千古名句中大多蕴涵着丰富的想象:“落霞与孤木起飞,秋水共苍天一色”;“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一幅幅画面栩栩如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注意想象、联想丰富的材料,教会学生再造想象,注重探讨、积累和模仿学习;在作文教学中,尤其要培养、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想象。如果这样,那么,象“快乐的笔尖在我的纸上蹭痒”的 创作灵感就能不时地显现。 4.多用比较法。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方法,在对事物各方面进行比较后,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不运用比较法,我们很可能感受不到作者思路的精当,遣词造句的巧妙;而通过词语、句式、文章的比较就能够拓宽视野、品味出优下,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例如唐诗“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好还是“推”好就是著名的咬文嚼字中的轶事。至于文章,我们可以从立意和选材的角度将相关文章作比较,了解其异同。例如:对同是以父亲为题材的朱自清的《背影》、鲁彦的《父亲》、舒乙的《父子情》进行比较,学生就能体会到不同文体、不同写作风格、不同选材和立意之间的差别。 三.发展个性 柳斌先生在谈到素质教育时曾说;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主要是通过为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服务来实现的。”正在审定中的语文教学新大纲也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教学目的。而我们现在常把因材施教的“材”只看成是学习成绩,甚至只是一个分数。其实说道底,“材”就是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不同的学生创造力迸发的领域、时机、表现形式及程度又常常各不相同。因此如果把学生都套在一个模子里,忽视以至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也就泯灭了他们的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个性尤为重要。如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予以具体指导,就能更有利于发展其创造性。例如,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豪放的亦有婉约的;有稚气的又有老练的,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加以引导,学生的创造能力将会开放出绚丽的智慧之花。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龙安著:《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2.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顾黄初 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郭启明 赵林森主编:《教师语言艺术》,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5.http://gol.163.com/yjyw/jiaoyan-01.htm:《形成直觉 激发灵感 启发想象》 6.http://gol163.Com/yjyw/jiaoyan-10.htm:李镇西《民主 科学 个性——语文素质教育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