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好汉网主 好汉网主
伍国峰:浅谈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时间:2008/5/26 22:44:25,点击:0

 

当人们以一种喜悦兴奋的心情迎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大多都会对过去的岁月进行反思,对新的世纪加以展望。毫无疑问,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际竞争将更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中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中学生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四化”建设要求我们培养出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方法、意义以及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
一、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所谓批评性思维,就是对已知的或存在的问题通过独立分析,大胆质疑、“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思维。是破与立的结合。批评性思维有助于人们理性的生活。这一思维品质要求学生独立质疑、独立思考、独立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目前,在中学阶段的教育中,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的情况是:中学具有知识讲授得多,能力培养得少;死记硬背的多,方法指导的少。造成了学生学习不主动、不积极的局面。有些学生墨守成规,一味地迷信教师和书本。例如,经常有一些学生拿来题目问我,我一看是表标准答案给错了,但这些同学却补过不敢质疑。如果中学生被所谓的权威和专家所吓倒而不敢质疑,将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创造力。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进行创新。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批判不是全盘否定,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批判,就无所谓继承,没有继承,就不能创新,但继承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导致创新,形而上学的继承还会妨碍创新。中国的传统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极易束缚和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批判性思维是我们培养创新人才,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对事物进行多视角的思考,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有利于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从而推进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哥白尼到布鲁诺,从阿基米德到牛顿,他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无一不是敢于批判、善于思考的结果但过分地批判别人,就会出现挑剔,苛求的毛病,这样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如果批判的方法,角度不对,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人际关系。但总的来说,中学生的批评性思维不是多了,而是太少。
批判性思维对提高我们决策能力有帮助。在做出一些决策以前,一定要认真思考,全面考虑,所谓“三思而后行”,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三思而后行”和“谨小慎微”,缩手缩脚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是我们要避免的。
二、 中学阶段培养学生批评性思维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中学时代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这个时候应该把培养他们的批评性思维习惯和创新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从行为习惯的养成来看,一种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养成,最佳时期也在于中学时代,尤其时高中阶段。此时他们的可塑性最大,接受能力最强,反应也最快,而如果再到大学时代开始注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是否已经较难矫正过来了呢?
所以,在我看来,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重视中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时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敢于否定,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假设手段等等。就目前中学教育的现状而言,显然中学生的“逆来顺受”的思维方式极其普遍,不敢提问,也不善于提问、质疑,“老师怎么讲,我们就怎么做”。这样的教育极大地缺乏批判性,从更大意义上而言,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应试教育的影响,也有教学方法、教材的编写、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有学生的原因,更有教师的原因。
三、 培养学生批评性思维的原则
(一) 要调动起学生批评性思维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吸收,积极思考消化的过程。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的积极性常常来源于对某一事物的兴趣。也就是说,只有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学生们才会积极的进行思考,如果学生对所学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他就不会去自动思考,更谈不上批判性的思考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出生动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有一位教师十分重视学生批评性思维的培养每次作启发式的讲解后,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时上课时还有意识地讲错一点,让学生指出,并对能及时指出者给以表扬,平时鼓励同学问倒老师,问倒书本(老师和书本都可能出错)。有一次,他上课时,对一道习题只准备了两种解法,但经过学生们的反复思考后,当堂又提出了两种解法,课后,学生们出墙报,经过讨论后,又补充了两种解法,结果出现了六种解法,事后,这位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让学生多想一想就改变了教学的面貌 ,改变了上课老师讲、学生听的现象,极大地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要善于给学生“设疑”
要想启发学生批评性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还必须善于给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多发疑问,所谓“学起于思,思原于疑”。没有问题,思维从何而起?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学习过程中思想上的矛盾,细心地寻找学生的疑点。一位物理老师曾经谈到: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常常被一些由直觉得来的观念所困扰,思想中的疑难解不开。例如讲到牛顿第一定律,学生总不相信物体不受力也会继续运动;讲到牛顿第三定律,很多学生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当作一对平衡力;讲到落体运动时,学生总想不通轻重不同的物体为什么会在同一时间内落下同等的距离。教师就应该掌握这样一些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首先启发学生们想到它们,然后有的放矢的加以解决。实际上,不光物理学中有类似的问题,其它学科中也可以发现类似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备课时,多设计几个这样的问题去启发学生。
  (三)要指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路线和方法
学生批评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需要教师的指导的。过去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讲清某道题目上,放在解题的结果上,尽管教师是顺着正确的思路去想的(而往往是最简便的思路),但是却没有告诉学生这种思考的路线,更没有让学生自己在不同的思路上去自己探索。结果,往往是学生对例题能听懂,但自己不会动手解题,应该讲做这样的题目应从什么地方着手,怎么想,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不那样想,这样讲就能使我们学会思考。
(四)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培养学生批评性思维的能力,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受其自身知识,阅历,经验等多方面的条件制约,所以在培养学生批评性思维的时侯,讲授的内容不可过难或过多。过难,学生理解不了,当然无法思考;过多,学生记不住自然就不去思考了。讲授新课,教师为己知,学生则为未知,教师要善于从未知者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未知者着想。因此,教师在启发学生思维时,要注意适应学生的水平,切合学生的实际。
(五)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意味着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也就是说,通过具体知识的传授,要培养学生善于联想的能力,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由于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想一下子什么都掌握,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知识又是相互联系的,有规律可寻的,这就给我们这样一个可能:只要真正搞懂一两点,然后通过思考,就可以触类旁通。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主动性的思维,它不是个人能力问题,而一种对等事物的态度。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培养中学生的正确的思维方法,我认为,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的批判性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才能有利于快出人才,出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不应该是“人云亦云”,要让中学生敢于怀疑所有的知识,要对事物进行科学的批判。这是说,要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态度进行培养。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正确的思维训练,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可能避免原来的思维定势,创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环境,鼓励中学生的独创精神和批判意识,同时,教师也要改变观念,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教人才。当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共识,共同提高,从而创造一个大的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良好氛围。
从所周知,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批判与创新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历史,我们已跨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认真抓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内容的素质教育,因此,在中学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着其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书目
1李铣  《教师必读》  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1年  第一版
2雅克.德洛尔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 第一版
3李如密   《教学艺术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年  第一版
4教育部  《人民教育》杂志  2000年  第1——12期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曹建江: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关..
下一篇: 翟雪梅:浅谈英语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