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府信息失真:我国当前公共管理研究的新焦点
时间:2008/6/11 18:48:14,点击:0

近年来,政府信息失真的问题已经引起我国公共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在理论上,学者从各个层面对政府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多维度的思考。

在我国,公共管理学者和政治学研究者对于政府信息失真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从相关研究的历史发展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关注政治信息失真的问题(20世纪50-60年代)。
建国初期党政不分,以党的决策代替政府的决策。因此我国形成的信息传递结构是一种以党组织和行政等级渠道纵向传输为主的直线型结构。各级政府和党组织(主要是党组织)构成信息向上传递和向下传输的主体。在这样的机构下,造成信息失实现象严重。中共中央在60年代初总结政策发生失误的原因时指出,“几年来犯错误的很大原因是在于对实际情况的缺乏,往往根据片面的、虚假的汇报材料。”

第二阶段:全面反思政府信息失真的问题(20世纪70-80年代)。
在单一纵向的政治信息传递体制中,产生的失真信息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了促成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文化大革命给社会带来的灾难,使人们开始重视对信息失真的问题的研究。整个社会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就像做了一场大噩梦,大家开始反思这场梦的根源和后果。在这样的反思下,政府信息失真在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展开中所起的作用也引起研究者的思考。

第三阶段:从政治体制的角度思考政府信息失真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
由于改革的深入和允许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实施,导致局部人开始走上富裕的生活道路。但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也有一部分人开始利用政治体制内的某些不完善,大搞钱权交易。于是,政府信息失真成了这些不法份子捞好处的最佳保护屏障。他们有的人甚至成心制造信息失真,以便谋取更多的个人利益。这样,腐败问题、以权谋私的问题、钱权交易成了政府信息失真的直接伴侣。这些正是我国在正是确立走市场经济道路之后才大量出现的新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共管理和政治学研究者开始从反腐败的体制完善角度深入研究政府信息失真的问题。

第四阶段:从信息社会的特征重新研究政府信息失真的问题(21世纪初开始)。
随着政府体制的改革,党政分开,使政府拥有了实际的决策权。然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信息化的特点决定了社会系统中的人流、物流、能流以及社会的组织结构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信息流的左右和影响。复杂、多元的社会结构促使各种信息的交换和传播,一方面使信息资源的价值在扩大,另一方面使信息识别和控制的难度加大。这就意味着信息不仅仅是被视为对经济的外部支持,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成为交易的焦点。关于政府信息失真最引人注意的案例就是发生在2003年的SARS(非典型性肺炎)事件。这将对政府信息失真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而也使政府信息失真的问题成为公共管理研究者最新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以上四个阶段中,第一、二阶段主要是研究政治信息失真的问题,而从第三阶段开始直到现在,政府信息失真研究主要转向了政务信息失真方面。因此,第三阶段是政府信息失真问题研究的重大转折。

(文/章羽)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政府信息失真问题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
下一篇: 一仆难侍奉二主 双重国籍不可取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