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立哲学:和、诚、开拓精神——系统管理原理
时间:2008/4/3 15:41:00,点击:0

 

日立制作所的经营哲学就是“和、诚、开拓精神”三位一体的日立精神。所谓“和”,指在自由坦率讨论的基础上,全体员工朝着一个目标迈进。

日本一位记者曾风趣地说:“你想知道日立是怎么获得成功的吗?那么去看看他们的会议桌吧。”

日立的会议桌确实深藏奥秘——它是圆形的,这就使参加会议者人人平等,无论你坐在哪儿,都不会感到低人一等。

日立“和之精神”还体现在非正式讨论在公司蔚然成风。据日本提建议活动协会一年对全国464家企业的调查,员工对本企业提出的各种建议总计2353万项,其中提建议最多的日立共提421万项,位居第一。这些建议无疑对日立的成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所谓“诚之精神”,是指向用户提供可靠性高的产品,实行保修,万一发生故障和问题,即刻竭诚帮助解决。从而使“日立产品故障少,坚固耐用”这种评价在用户中间扎根,日立的牌子越叫越响。

所谓“开拓精神”’,就是勇于创新,争取更大成果的旺盛的企业家精神。

日立有句口号:“向新领域挑战要百折不挠”。

积极的努力即使失败了,也要打气鼓励,而不是追究责任。在这一口号鼓舞下,人人开动脑筋为公司做贡献。①

传统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往往是把一个事物分解成许多独立的部分,分别进行研究,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容易导致只考虑局部条件而忽视整体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其结论往往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系统管理理论则把管理对象看成一个整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在研究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时,都要从整体出发,即研究事物与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又研究该事物与系统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联系。

系统的基本含义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简言之,系统是一个过程的复合体。任何系统都具有3特征:

1.集合性。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子系统称为系统的要素。系统就是由各个要素结合而成的。

2.层次性。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从而构成了系统的不同层次。在系统中,系统和子系统是相对的,层次则必然存在。

3.相关性。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与系统之间存在这种相关性,另一方面,各个子系统之间也存在这种相关性。

系统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即:

1.整体性原理。这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达到最优。从系统目的的整体性来看,局部和整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交叉效应。大多数情况下,局部与整体是一致的。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对局部有利的事不一定对整体有利,甚至有可能有害。因此,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应当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从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来看,系统的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往往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即“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里的“大于”不只是一个数量概念,而是指在各个部分组成一个系统后,就产生一种在部分中不存在的整体功能,这种整体功能是一种质变,它体现系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系统要素的功能也必须服从系统整体的功能,否则就会削弱整体的功能,从而失去系统功能的作用。

2.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系统不仅作为一个功能实体存在,而且作为一种运动而存在。系统内部的联系就是一种运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运动。系统的功能是时间的函数,因为不论是系统要素的状态或功能,还是环境的状态或联系的状态,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运动是系统的生命。掌握系统的动态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人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从而树立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朝着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3.开放性原理。自从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以来,物理界普遍认为系统总是自发地从有序变为无序,即熵增原理。(熵的含意是指一定数量的有用的能变成无用的能。)如果把这一原理外推到整个世界以至整个宇宙,那么随着整个宇宙的熵趋于极大,宇宙万物最终达到“热寂”状态,也就到达了宇宙的末日。普利高津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认为无论是生命过程或是物理过程都有同样的自然基础。所不同的是,生命过程遵循适合于特殊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和远离平衡态的物理学定律。正是这种非平衡的性质,导致外界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建立和维持生命的功能和结构的有序。这种在非平衡态下,通过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而形成或维持的、新的、稳定的、充满活力的结构,普利高津称之为耗散结构。实际上,世界上不存在一个与外界完全没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而任何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其生命,并且只有当系统从外部获取的能量大于系统内部耗散的能量时,系统才能克服熵而不断发展壮大。所以,开放是系统的生命。

  4.环境适应原理。如前所述,系统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然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各种联系。这种与系统发生联系的周围事物的总体,就是系统的环境。环境相对于原有的系统而言,又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如果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能够保持最佳的适应状态,就能说明这是一个有活力的理想系统;反之,则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系统。系统对环境的适应也不是完全被动的,能动的系统可以积极地影响和改善环境。这种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的可能性,取决于一定时期人类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以及经济力量的限制。因此,系统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综合性原理。所谓综合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并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任何系统都可以看作是由许多要素为着某种特定目的而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大到世界、国家,小到企业、医院,都可以看成是这种性质的综合体。系统综合性原理即包括系统目标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又包括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前者是指通过对系统中各种复杂甚至是对立的因素进行综合,从而有可能对系统目标进行最优确定;后者是指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有可能选出最优方案。系统综合性原理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在于通过综合而进行创造。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不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如阿波罗飞船登月舱上的每一件东西都是原来就有的,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形成的阿波罗登月舱却是前所未有的;又如日本松下彩电的300多项技术,都是世界各国已有的技术,松下公司经过综合生产出的电视却是前所未有的。综合的对象越多,范围越广,量的综合导致质的飞跃,所作的创造也就越大。同时,由于任何复杂的系统都是由许多子系统或更小的单元组成的,任一系统又可以进行分解。因此,尽管有的系统从总体上看很复杂,如果将其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更小的单元,也许问题将会变得简单而容易解决的多。可见管理者既要善于把许多普通的甚至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东西加以综合,从而不断地进行创新;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较为简单的子系统去解决。

①摘自《大经贸》2000年第2期

------------------------------
这些内容已经公开发表,请参阅何云峰、姚小远、张良、方胜春:《智者的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福特取得马自达的25%股权之后——公司再造..
下一篇: 霍桑实验开始的管理革命——行为主义管理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