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惠州神兔制衣公司管理层作了一些人事调整,新上任的副总经理陈无忌即向总经理吴庆建议,将管理人员的办公室进行必要的改造,其出发点是以人为本,适应现代化信息网络的要求,建立可以联络到生产车间的区域网,并且将办公室内的办公桌椅进行更新,采用更适合人们办公的家具,同时从家具的色彩联系到办公室房间所采用的涂料、装饰物的色彩等,要有一个协调舒适的,使人的视觉感觉良好的,并能起到调节人的心情作用的色彩环境,刚刚结束大学MBA学习的陈副总经理向吴总经理介绍说,到了本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研究企业的环境包括管理环境对管理的影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经验的调查证明,计划和组织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率,这些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同时人们还开始关注办公和生产设备的环境,提出要实行人性化管理,而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硬件方面创造出一个舒适的环境。乡镇企业家出身的吴庆对此深表赞同,他告诉陈无忌当他刚开始离开农田进入乡镇工业领域时,并不真正懂得什么管理理论与方法,更多地靠苦干、以身作则带头干,好在当时主要是从事一些简单的加工业务,所以没有太大的困难,后来开始搞服装了,也仅仅是进行来样加工,并不需要设计创新。新的厂房建造前,不是考虑生产经营上的便利,而是请“风水先生”来观测,原来的管理人员办公室的布置也是请懂得“风水”的人来安排的,结果却发现在管理的流程上很不方便,外地来的采购人员也时常找错地方,耽误了时间。 广东惠州神兔制衣公司的经验现在看来是值得吸取的教训。 我们知道管理的特征在于它是有目标的创造,由于参与工作的成员对管理机构措施的参与程度各不相同,就会出现各不相同的行为模式,并进而表现为各式各样的管理风格。人们在对各式各样的管理风格作了解释和总结之后,提出了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素质理论观、行为理论观和权变理论观。其中权变理论观就是从关注管理环境出发,来探索促进生产的发展。依据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的思想,有什么样的管理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管理者。同样如果反过来讲,要取得一定成就的管理者,也应当有一定的管理环境。 今天的社会,已经是进入网络的时代了。因而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内的设施应当体现出这种要求。 对办公和生产设备实行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充分激发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作为管理层在运用管理手段时,就应考虑到从人性出发。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管理人员就开始注重研究人的生理特征,如年龄、身高等,并力求在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运转管理中能够体现出来。到后来人们的研究重点又侧重于分析人的精神能力,比如智力、承受能力、创造能力、自觉性、冒险精神、辩论能力等等,这些侧重于员工特征的管理既强调员工的素质,同时也要求在管理上注重人性化,这实际上意味着在长期从事生产管理时,管理人员已经开始注意到人性化管理的问题了。工人们在使用生产设备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一部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操作某些控制键时,人的感觉是十分顺畅的,也就是说某些零部件在安装的位置和操作的顺序上是符合人体动力的要求的,这一系列的设计被称为仿生学原理。而仿生学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就是人性化管理。 ------------------------------ 这些内容已经公开发表,请参阅何云峰、姚小远、张良、方胜春:《智者的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