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价格双轨制在价格改革中的作用
时间:2010/4/10 22:57:07,点击:0

本文发表于:周鸿刚、李进主编,黄刚、何云峰副主编:《理论经纬•2009》,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12月版。

从1978年开始,我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在邓小平同志的指引下,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市场经济的错误论断被抛弃了,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转型,从由政府说了算的计划经济国家转变为由企业自行做主生机勃勃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一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和价格改革密不可分,而价格双轨制的成功应用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保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克利茨将价格双轨制说成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中国人找到的天才解决办法” 。有的学者通过实证证明我国价格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我国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已逐步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 。本文试图对我国的价格改革历史做一个回顾兵对价格双轨制的形成根源做一些初步研究。

点击下载浏览该文件2010410225558736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从市场供求角度探讨新农村土地改革路径
下一篇: 对乡镇企业与农村城镇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1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