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社区管理的制度设计
时间:2008/6/28 18:26:42,点击:0

制度是制约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和总和。建立了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结构以后,社区管理框架还应设立运行的规则——制度。根据新的社区管理权限及其目标,社区管理系统应逐步建立和健全各项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1)社区管理协调制度。协调是社区管理的关键环节。条与块之间是否能协调一致,是社区管理提高效率和效能的基础。有的时候,社区的组织结构都架构起来了,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却无法高效地达到目标。这说明,组织协调方面有问题。因此,尽管建立了社区管理组织,社区管理还应建立经常性的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并明确街道办事处的综合协调权,从而保证社区管理协调顺利进行。当条块分割之后,条与条之间要靠块来同一协调,否则分割就会变成分离。这是社区组织架构必须要予以避免的。

(2)社区管理决策制度。决策是社区管理的主要行为。在社区管理中,不是要不要决策,而是如何决策的问题。对决策的程序、评估、咨询等应该形成严格的制度。而且,社区管理决策的输入因素不仅来自于上级领导的政策文件,也来自于从社区管理委员会和社区事务咨询协商委员会等组织表达出的社区居民的需要,社区自身建设与发展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政策输入因素。要防止管理权限过于集中,也要防止权利过于分散。集中和分散的程度应当制度化、规范化。

(3)社区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是管理中常用的制度建设,它旨在明确管理者的分工、职责、工作目标。社区管理需要分工与协作,每个社区工作者都有相对明确的岗位职责分工,这是管理协调的重要保证。所以,应当花大力气把这项制度规划设计好。

(4)社区管理咨询与协商制度。社区管理作为基层性的社会管理活动,不仅应强调理性管理和依法管理,还应强调管理社会化和参与的扩大。因而应定期召开社区事务咨询与协商会议,使社区内单位与居民对社区管理提出咨询、建议和进行监督。另一方面,社区管理体系也应该建立通报制度,条和块的机构都应定期向社区内各单位与居民通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努力争取社区各方面力量的全面支持。

(5)社区管理考核、监督制度。除了日常的来信来访党纪政纪监督、24小时综合监督电话制度外,社区管理应依据《行政诉讼法》,完善社区行政复议应诉制度和居民(村民)代表大会、里弄居民(村民小组)代表大会制度。

总之,社区管理机构的规划设计必须从组织设计、结构设计和制度设计三个方面去考虑。

(文/何云峰 董幼鸿)

注:有关内容已经出版,请参见张堃、何云峰:《社区管理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对社区功能强化的客..
下一篇: 社区管理机构的内部结构关系设计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