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后来成为三株总裁的吴炳新和他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吴思伟来到了安徽,在淮南开发区注册了一家代理公司。也是在这一年底,昂立一号口服液问世,吴炳新成功地承担了推广和销售任务。1990年吴思伟到南京,组建公司以经销昂立一号为主营业务。1992年昂立一号在江苏的年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第二年更跃增至1亿元。这引爆了他潜伏已久的独立门户的创业激情。1994年吴思伟在山东与吴炳新成立了三株实业有限公司,三株口服液亦同时宣告研制成功。 三株遂把大量的费用投入到形象广告中,其中最突出的主题便是“三株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和振兴民族工业。同时三株十分热衷于赞助各种学术、科技研讨活动,还首创了专家义诊的行销模式。 以区区30万元,在短短三五年内,便开创了资产达40多亿元的三株基业。在最鼎盛时,三株在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和绝大部分地级市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在县、乡、镇有2000个办事处,各级行销人员总数超过了15万。1996年,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一支庞大的营销铁流,吴炳新发动了夏季、秋季、冬季三大战役,一举实现销售额近80亿元,其中农村占到60%。 1997年,三株在乡镇一级的工作站膨胀到了13500个。看上去浩浩荡荡,实际上却已机构重叠,互相扯皮。三株所崇尚的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造成了类似“国企病”的症状。为了统一协调全国市场,总部设计了十多种报表,以便及时掌握各个环节的动态。 吴炳新还想尽办法,对三株的全国营销网络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同时把三株各级机构的开户行确定为中国银行一家,以便借用金融网络监控资金走向。此外,为反腐倡廉,三株公司一律不准买进口轿车,一律不准配女秘书。然而尽管吴炳新不断地亡羊补牢,仍未能力挽颓势,具体到一个基层办事处,上面要报表,下面就造假。1997年三株的全国销售额比上年锐减10个亿。吴炳新在年终大会上做了一个他称之为“刮骨疗毒”的报告,首度把三株危机曝光于天下。 可是没有一个人会想到,三株的终结者竟会是湖南乡下的一位叫陈伯顺的老汉。据称他喝了几瓶三株,全身溃烂而亡。1998年常德市中级法院判三株为不合格产品。这条爆炸性新闻,使一家年销售额曾经高达80亿元,累计上缴利税18亿元,拥有15万员工的庞大“帝国”砰然倒塌,淡出舞台。更让人唏嘘的是,到烟消云散后的1999年4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书说,三株口服液是安全无毒,功效确切,质量可靠的高科技产品。现有证据不能认定陈伯顺死亡与服三株口服液的因果关系,撤销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但此时,三株的二百多个子公司已停业,几乎所有的工作站和办事处已全部关闭。 令人深长思之的是:如没有这场官司,三株能安然度过危机么这么一个庞大的企业,何以竟会如此脆弱。 抓住有利时机,从控制情绪入手,消除对立,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化干戈为玉帛。当三株出现与顾客的冲突时,实际上正是三株抓住机会,进行冲突处理的最佳时机。遇到这样的“冲突”顾客,不管它是农民也好,是高官也好,人命关天。第一要紧的事是迅速与当事公众化解冲突,然后与其他公众沟通。而且,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迅速而恰当的反映。可惜三株没有抓住这一重要的冲突处理时机,到后来,即使费尽九牛之力,也无法回生。 时机效应是公共关系中三大重要效应之一。时机效应既包括各种机会的合理运用,又包括时机的最佳选择,尤其表现在能否善于捕捉各种随机事件上,即抓住一切事先无法预料的场合。有利时机也叫最佳时机,指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关系作用的时间与机会。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同样的行动在不同的时间执行,其效果可能会截然相反。如一家企业利用广播宣传卫生用品,整个计划设计上是很精彩的。但是,由于单方面的认为利用晚上黄金时间播出一定会效果最佳,结果当电台播出时恰是一般家庭用晚餐的时候,使人们听了大为反感而关闭了收音机。假如它不是在用晚餐的时候播出,可能就会收到好的效果。有时在传播信息时,时机选择不妥也往往会造成沟通障碍。如国外某钢铁公司因煤炭涨价引起成本提高而宣布每吨钢涨价四美元,同时发表的年度报告中宣布该公司获得了创纪录的利润,两个消息同时发布,遭到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批评。年度报告有固定时间,但宣布涨价的时间是可以选择的,若选在公众心理能承受的时候,同样的信息就会被认为合情合理而接受了。因此,组织应发掘一切机会,选择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地宣传组织形象,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当组织与公众发生冲突时,必须学会去发现和捕捉各种有利时机,选择最佳时机解决危机。 解决冲突时机的选择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公众的可接受程度。时机的选择必须满足的最优化条件包括:(1)公众的注意力最容易集中。不同的时间段里,公众的注意点是不断变化的,最佳时机最有利吸引公众的注意;(2)影响和波及的范围要最广,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要尽量多;(3)媒介愿意关注。最佳时机的选择应考虑媒介可能予以重视的程度。 其次,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和有利程度。所确定的时机必须对组织自身是最有利的。组织由于出现失误或被公众误解出现冲突时,自然成了社会公众最关注的热点,并关系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组织应把握时机、控制局势,及时解决冲突。 有利时机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藏性,潜伏在各种必然过程和偶然事件中。因此,组织在冲突过程中,应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和寻找开展公共关系的契机,找到化解组织与公众冲突的最佳时机,把握住好的时机,选择最佳的战机,努力使公共关系活动产生最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