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家生产名牌彩笔的公司准备推出一种八色新彩笔。事先他们对4-10岁的孩子进行了市场调查,问他们喜欢什么样颜色的彩笔。然后拿出“丛林绿色”、“草莓红色”等有形象的多种颜色,看看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哪几种。公司大肆宣扬彩笔的目的,是想以一种崭新的形象重新唤起孩子们的好感和认同。预算不大,却可以产生心理和感情上的效应,因为小时候的第一件礼物(比如彩色画笔)和第一种用品都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公司郑重地告诉消费者:他们的第一种产品退休了。为此举办了展览会、告别会。从夏天(淡季)开始一直到开学前逐步形成高潮。这些活动被印在小册子上,并拍摄成录像带,被《今日美国》当成头条新闻。两天之内被美国200余家报纸和电视台竞相报道,形成轰动效应。新闻引起人们深深的怀旧。人们恐怕失去这种永不再生产的东西而蜂拥去抢购老产品,满足自己的感情需要。告别会现场有150个小孩穿着染有彩笔颜色的服装在切蛋糕,欢呼以后有新彩笔用了。8个时装模特儿则穿着8种颜色的服装,向人们展示新彩笔的风格。与此同时,公司还组织一大批人打着牌子抗议,不让老产品退休。结果,各新闻媒介连续报道动向达350次。只用去2万元,却赢得了600万元营业额。
该案例说明,视听资料是公共关系工作重要的传播媒介。
在公共传播过程中,视听资料是使用得最多的组织自控的直观形象媒介。它的范围很广,包括专题影片、录像磁带、激光影碟、字幕投影、电视片、幻灯片、背后装灯的透明画、可翻动的图表、录音等。这些媒介在我国使用得最多的是闭路电视、有线广播、录像带、幻灯片、录音带等。
视听媒介不同于大众传播媒介:在内容方面不是大众娱乐性、普遍适合于广大公众的,而是具有特定的宣传教育主题,用于影响特定公众群体;不是由大众传播机构制作、控制的,而是由组织自行(或与专业机构联合)制作并由组织自己掌握和使用的,因此在运用形式和功能上更加灵活、多样化;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对外、自控传播媒介主要对内,而视听资料是自控媒介系统中最核心的内容。故而,有人将其称之为小众化媒介。
视听资料专门针对较小的特定群体,是让受众有较多选择权的“窄播”系统(Narrow Casting,区别于广播)。任何组织都有其特定的公众,因此,它的公共关系活动也应主要围绕这些对象进行。既然组织的公众有范围和主次之分,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目标、对象、需要而选择最有效的传播媒体。视听资料在特定的时候和特定的场合向特定的公众作传播。如有线电视,根据公众的需要开设几十个乃至上百个频道,有专门提供新闻的、专门提供购物信息服务的、专门播出体育节目或金融信息的等等,由观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也就是将传播系统的部分控制权由信息制造者转移至信息消费者,使后者接收信息的自主权提高了。而每一频道的目标公众非常专门化,受众范围比较限定和明确。这为公众关系沟通提供了针对性很强的信息传播载体。
视听资料的特点是不便于大量制作,无法大范围的传播,因此在向一定范围内公众作宣传时这种方法很适用。既可做到有针对性、详细,又可节省资金。当然,为了加强新闻媒介传播的效果,也可用视听资料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视听资料除了在传播范围和速度上不及大众媒介外,其他方面则相差无几,而且其内容可更全面、更详细,费用也低廉,因此,视听资料可以在小范围内取得更好的效果。
视听资料这类直观媒介的公共关系传播方式应用的场合主要有:
培训示范。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对经销商或服务人员进行操作示范,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教育手段。
介绍概况。为参观来访者播放组织的历史、现状、发展的概况,使参观者在短时间内了解组织的总体情况。
会议讲解。组织召开一些会议时作为讲解的辅助手段,以加强效果。
展览活动。在展览会的放映厅、电视屏幕墙和闭路电视系统播放,配合静物展示作动态的图像展示。使与会者更详细地了解产品以及展厅上没有的东西,提高他们的兴趣。
购物引导。提供给大商场的闭路电视系统,电视台的直销热线节目或有线电视网,进行消费引导和消费教育。
研讨交流。可用于研讨会、订货会、招待会上播映,加强演讲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各种商业、文化、科技、教育等交流活动,赠送给各地及海外有关机构、电视台播放。
配合赞助广告活动。有关的专题影片,可配合赞助电视台的故事片或娱乐节目、体育节目,作为广告补偿播放。也可提供给电影院作为加片或间场节目放映。还可以提供给某些公共交通工具在电视上播放。
资料储存。可提供给图书馆的影视资料收藏馆或政府的信息服务部门,供需要者租借使用。
沟通辅助。公关人员可以通过合作或自编自导,利用视听设备把周年纪念日、奠基典礼、竣工仪式、展销会等重大活动拍摄下来,制成影片、录像带式幻灯片,在各种具体的沟通活动和公共专题活动中将它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这会大大提高公关传播的效果。
制作视听资料,可由公关人员随身携带,在适合的场合展示,不一定邀请公众前来。
将这些成本高的视听资料作为礼物或资料赠送给某些主要的公众,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视听资料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公众播放。但是,不同的自控视听媒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组织要根据需要和客观条件有选择的加以运用。
自控视听媒介的应用技术分为制作与操作两个方面。相比较而言,制作的难度大,操作较为简便和容易掌握。视听资料首先是组织材料。材料必须真实,并尽可能做到具有较高的水平。然后就是制作。视听材料必须具有高质量和艺术水平,有些视听资料只能请专门机构制作,这样才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例如,柯卡斯公司是英国的一家生产割草机的公司。其产品性能和质量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虽然不相上下,但其销量却很低。公司曾对消费者作多次调查,结果是很多顾客选择柯卡斯竞争对手的产品。当时市场上占领导地位的产品是哈维割草机,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60%的消费者被它吸引,只有6%的人选用柯卡斯的割草机。
虽然从技术指标上考察,柯卡斯与哈维这两种割草机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认为要买割草机,就得买哈维。人们把割草看作是一种繁重的工作,而哈维在广告中给人的印象是:驾驶哈维感到象是在漫游,割草速度也快,而且能割很长的草。显然,哈维公司已先声夺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
于是,柯卡斯公司决定开发一种新产品,这种新产品要具有别的割草机没有的功能。据调查,人们对割完草以后,将草收集在一起,感到很头痛。如果新型割草机具有边割草边收集割好的草的功能,产品的竞争力必然很强。
设计成功了。怎样将新型柯卡斯割草机的信息传递给顾客呢?他们选中了电视。电视广告的第一组画面是:一个女士扶着割草机在绿色草坪上自如地游转,不停地割草,并试图摆出各种优美的形体动作。从画面上闪现出的一些人员和道具看,这显然是一个电视剧的拍摄场地。导演一边看一边说:“就这样,对,就这样。”“好!今天就拍到这里。”广告的第二组画面是:草坪上一片片割下的草。一个工作人员用钯子将草钯在一起,干得似乎非常吃力。尽管拢起的草已成了一座小山,但背后还有一大片不见尽头的草辅在地上。广告的第三组画面是:导演披好衣服即将离去。草坪的女主人拉住他,请他将割下的草收拾完再走。导演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表示很抱歉,没有办法。正待登车离去,这时有人说:“现在已有一种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割草机。随之画面上便有人将柯卡斯的新型割草机推出。最后的一组画面是:只见它边割草,边把草自动地收集到准备好的桶里。显得那么轻巧、方便。不一会,草坪上就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了。整个广告不过19秒,但主题非常鲜明,表演极富情理,轰动了整个英国。柯卡斯公司也由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公司一举成为英国最有名的割草机生产公司。短短的19秒的广告制作为柯卡斯公司赢来了无穷的利润。
可以预见,随着全世界电脑网络的普及与发展,视听资料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人们毕竟最喜欢通过形、色、声、字于一体的活动图像媒介来接受信息。由于组织自控的各种视听媒介在公关宣传活动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公关人员必须掌握最基本的设计和制作技巧,以利用它提高公关传播活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