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折戟沉沙百富勤——投资风险
时间:2008/6/27 21:19:50,点击:0

香港最大的华资投资银行——百富勤投资集团(以下简称百富勤)是1988年由杜辉廉和梁伯韬创办。百富勤取“百富唯勤”之意。英文名为PEREGRINE,这是形容一种可以一边飞行一边猎食的鹰。凭着一股“飞鹰猎食”的锐气,这家成立之初只有3亿港元资本金的公司在数年中发展成为规模巨大的投资银行,1996年底市值达120亿港元,跻身于亚洲最大的商人银行集团的行列,1997年被评为全港二十杰出商业机构之一。但是,如此风头正劲的百富勤却在1998年初突然宣布清盘倒闭,全世界金融界为之震惊。

  百富勤在短短的时间内突然倒闭,这与亚洲金融危机及百富勤在印度尼西亚6亿美元的投资密切相关。1997年百富勤在印尼的债券投资超过5亿美元,其他业务投资1亿美元。两者相加达6亿多美元之巨,占百富勤资产净值的70%左右。但是,1997年下半年发生了席卷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以及东亚日本与韩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印尼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金融危机。进入1998年后,印尼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旋涡。1月上旬,印尼盾曾一度跌破1美元兑换11000印尼盾的水平。印尼盾的暴跌令人怀疑印尼经济是否会瓦解,印尼的债券是否还能安全偿还。这些怀疑使印尼的债券价格大跌,成为实实在在的“垃圾债券”。印尼的债券价格大幅下跌,使百富勤损失惨重,其持有的印尼债券的价值下降了330%,仅相当于1.8亿美元。

为力挽大厦之将倾,百富勤于1997年11月开始寻找伙伴注资入股,当时国际上有名的瑞士保险及金融集团属下私人股本公司苏黎士集团表示了合作意向,但是,由于金融危机持续加深,香港股市连续下跌使百富勤股价大挫,1998年1月9日苏黎士集团宣布终止入股百富勤。此后在寻求其他财团支持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只得于1月12日宣布倒闭清盘。

百富勤的倒闭固然有金融危机过于厉害的原因,但关键原因在于对投资风险防范上的松懈。百富勤作为一家跨国(地区)经营的投资公司,将占净资产70%的资金投在印尼一国,更有甚者,6亿美元中有2.65亿美元投资在印尼的计程车公司的短期债券上,而百富勤之所以敢于这样投资,是因为据说该计程车公司是印尼前总统苏哈托家族控制的公司。如此集中的投资,其风险系数之大可想而知,由于金融危机在印尼的扩大,该计程车公司根本无力偿还本息,最终拖倒百富勤。

  百富勤的倒闭说明,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必须加强投资的风险管理,这种风险管理是,全天候、全方位的,必须常抓不懈。既使公司经营状况非常好的情况下,也要注意严格的风险管理,如果等到危机出现再去重视风险问题,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企业的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对有限信息和资料的分析而进行决策,这不可避免地使投资带有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主动实施投资风险管理,包括投资风险管理决策和投资风险管理控制。

一般而言,任何投资活动都是具有某种风险的资本投入,而投资收益中又都相应包含了风险报酬。风险程度高的投资可相应地取得较高的收益,但是这不是说所有的高风险追求都可能得到相应的高报酬,投资者只在可接受的风险度内进行投资活动。

投资者可接受的风险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收益与风险权衡的结果。权衡收益与风险就是利用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对投资机会进行综合平价和选择的一种决策方法。

投资风险管理决策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风险管理的特定目标。企业风险管理决策必须以风险管理的特定目标为基础和中心。从企业风险管理决策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企业风险管理决策的制定和风险管理各种工具的优化组合,应该而且必然建立在风险管理的特定目标基础上,这既是风险管理决策内涵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科学管理的一个共同点。企业风险管理具有各种各样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通常不是也不可能是某项风险工具作用的结果,而是风险管理各种方法的运用,各种工具的选择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的结合,都必须围绕着风险管理目标而进行。

2.企业自身应付损失的能力。要实现损失发生后风险管理的目标,在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时,应考虑自身的应付损失的能力。如果企业自身具有较强的应付损失的能力,那么企业需要通过风险管理处置风险的程度相对小一些,风险也比较容易得到处理;如果企业自身应付或处置风险的能力很弱,风险的处置在很大程度上将借助与风险管理。所以,不管是采取何种风险管理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时都必须对比分析企业可能遭受损失的程度和自身应付损失能力的大小。

3.企业获现能力与变现能力。企业能否及时地获现,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损失的解决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一般企业来说,获现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通过销售收入而有规则地获得现金的多少和速度。如果企业用这些规则的、经常流入的、足够的现金就能处理有关损失而不许占用其他额外的现金,那么最经济的一种风险工具选择就是采用自留风险的财务处理工具。通过变卖资产而获取现金,是企业第二种正常的现金来源。如果企业的正常现金流入量就能解决企业所遭受的损失而不会影响企业今后的生产能力,或者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并可及时变卖获得现金,那么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可侧重于采取自留风险这种处理方式。

4.企业获得纯收入的能力。稳定的利润收入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关心的基本问题,它们都希望获得稳定的利润而不是经常波动的盈利。企业风险管理中,企业的盈利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应付损失能力的强弱。管理者应该估计出所获得的利润有多少可用于处置有关风险损失。企业有多大的剩余能力来处置风险与盈利能力的关系。

5.企业管理人员对不确定性的管理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对待不确定性的管理态度上具有很大差异:不少人对风险问题和不确定问题不予重视,通常以侥幸心理对待大数法则,总认为倒霉事不会轮到自己;另一些人,对不确定性问题非常不愉快;还有一些人则以宿命论的观点对待不确定性。企业管理人员对待风险及不确定性的态度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对风险的处置态度。尽管这些态度很难测定,但在风险管理中还是应该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6.损失本身的情况。损失本身的情况是企业应付损失能力大小的另一个实质性因素。企业应付损失的能力,最主要的应看到遭受损失的额度。当企业发生小额损失时,应付损失的能力就强;当企业大额损失时,应付损失的能力显然就弱。

7.其他因素。在制定风险管理决策时,除了应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外,还要考虑时间因素、主要的风险处置方式与辅助的风险处置方式、购买保险的费用支出、损失分析与损失控制技术的采用等。

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及管理者就是要寻找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去处置风险,这是风险管理的实质性步骤。一般而言,企业风险管理是通过两条基本途径去处置风险的。其一,通过运用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在损失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同时在损失发生之时,积极实施补救和抢救措施,将损失的严重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其二,当风险事件出现后,运用风险财务工具,对损失的严重后果及时实施经济补偿,使企业的业务活动迅速恢复,而免其遭受灭顶之灾。风险管理的两种工具中,前者为风险控制工具,后者为风险财务工具。这两者相互补充,有机配合,构成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风险控制工具之一:避免风险

  避免风险是指企业考虑到风险损失的存在或有可能发生,主动放弃和拒绝实施某些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方案。

从理论上讲,避免风险是一种最彻底的处置风险的方法,通过避免风险的方法,能够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完全消除某一特定风险可能造成的种种损失,而其他方式只能减少损失的发生概率或损失的严重程度,或在损失发生后及时予以补偿,这些工具的效果都不如采用避免风险工具的效果佳。不论风险是否真正发生,只要它存在,那么都可能造成各种损失,避免风险则可消除所有一切不利后果。避免风险是尽可能地对所有会出现风险的事项和活动都避而远之,这是对风险损失直接设法回避,是一种最简单易行、全面彻底的处置风险的方法,而且也较为经济安全,保险系数很大,所以避免风险的主要优点是将损失出现的概率保持在零的水平,并消除曾经存在的损失出现的机会。

企业风险控制工具之二: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的基本内涵是指损失发生前全面地消除损失发生的根源,并力求减少致损事件发生的概率,在损失发生后减轻损失的严重程度。损失控制是风险管理中最积极主动的风险迟滞工具,相对于其他工具和方法,损失控制更积极、合理、有效。

损失控制也包含着对意外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原因,有助于发现损失发生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通过对偶然事件发生的地理条件的分析,看能否通过改变某一地点而消除致损的原因;通过对风险事件发生时间等因素分析,以便做好防范和应急的准备。在损失控制工具中,具体包括:

(1)转嫁风险。转嫁风险是指一些单位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些单位或个人承担的方式,尽管风险转嫁者的原因和手段各异,但其欲达到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既把将由自己承担的风险损失转由其他人承担。在经济活动中,经济活动当事人经常会面临转嫁风险的问题。在有些情况下他为风险转移者,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他又可能作为被转嫁者,被动地接受风险。总之,在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转嫁风险的方法广为人们所用,不论这种转嫁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是主动的或是被动的,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它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能够做到主动地、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转嫁风险技术,就可能使自身免遭种种风险损失。当然,这种风险的转嫁是指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而非无限制地、任意地、带有欺诈性的转嫁。合理、合法的转嫁风险,才是企业管理者所要研究和要采用的方法。

(2)自担风险。自担风险亦称自留风险或保留风险,是一种由企业自行承担损失发生后财务后果的方式。自担风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财务工具,已愈来愈广泛地为企业所采用。运用自担风险技术并不是因为没有其他方式来处理所面临的风险,相反是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保险迟滞风险时,出于经济可行性上的考虑而主动承担风险、主动自留部分风险与转嫁风险一样,也是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财务工具之一。


------------------------------
这些内容已经公开发表,请参阅何云峰、姚小远、张良、方胜春:《智者的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肯德基在中国的投资选点——投资分析
下一篇: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投资管理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