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探索与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在关注与研究自身的内部世界。认识自己,寻找自己,可以说是人类的一个古老命题。刻在古罗马阿波罗神庙里的一句箴言就是“认识你自己!”可是,人要认识“自己”是多么不容易啊!黑暗的中世纪就不用去说了,当时的人只是神的奴仆。文艺复兴运动的巨大贡献,是升起了人文主义的旗帜,重新发现了人。但人的本性、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更替,总会有新的发现。前面我们已经探究过人有选择死亡的权利,而现在,我则要说一说,人类也应当保持“死”的尊严。
对死的深刻意识,是生命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片面的排斥对死亡的思考,在现实中往往只能导致生命主体对生命真正意义的茫然,将珍贵的生命时光徒然地消蚀于无谓的世俗冲动和喧嚣之中。有些人在种种世俗诱惑的驱使下,不惜压抑人性、牺牲自我,将毕生心血耗费于对金钱、权利、虚名的争夺之中,直到有一天,当死神的阴影已经仅仅笼罩着他时,蓦然回首,才猛然发现自己毕生孜孜以求获得的东西,竟是一钱不值,到是为此而牺牲掉的自然生命,才是那么令人留恋。精神生活上的清静恬淡远胜于物质生活上的丰厚奢侈。
死的恐惧触发了人类生命意识的觉醒,人应当尊严的活着,也应当尊严的死去。保持人格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生命价值不等于好死不如赖活着。“好死不如赖活”这种传统观念不是对人的真正尊重,反倒是对人的尊严的贬损。
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不是使人的死亡焦虑日趋缓解,而恰恰是变得更加焦灼了。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的现代西方社会,人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感受到死亡阴影的迫近,感受到内心深处对死亡的种种不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文明发展导致人对自我价值的日益关注而出现的必然结果。随着个性自我价值的日益凸现,人们的眼光更多地从社会转向自我,孤独地面对人生与世界,更多地关怀自我发展的命运,对个体毁灭的忧惧,以及生存的孤独体验也就变得日益深邃了。以道德精神为生命永恒意义的寄托,比渴求长生不老之类更具有积极意义,更具有人之为人的生存勇气,更能体现人性的尊严和高贵,但它给现实的人生所带来的影响,直接取决于实践这种永恒追求的生命个体所理解的道德内涵。不能徒然为迂腐、狭隘的道德空名牺牲自己整个身心。
人们要努力去拥有科学且合意的“死亡观”,它能帮助人建构一种“超越性的人生目标”。这首先指超越性的视野,即活着的人要立于死后的基点来考虑人生问题,来确立自我的生存之道;其次,还要有超越性的人生理想,它能激励人一辈子而非一时奋发努力,并使之成为自己永恒的生命安顿之地;再次,还有要超越性的人生操作,既不以物质享乐为唯一和最高的人生状况,而是创造某种永恒之物,它凝聚着自我的心血,带着自我的标识,借助于此,人们便超越死亡的限囿,获得了不朽和永恒。正如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①
尊重人,即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尊严死的内涵:是指死时人格的要求。同追求生命质量一样,尊严死是每个人所渴望的最好的终结,表现在诚实、体面、勇敢的走向死亡。
但是人们在临终治疗时常常出现对人格的干扰与侵犯,甚至强迫治疗或隐瞒病情:
(1) 亲属及医生强迫治疗。
(2) 干涉临终者最后阶段的生活和选择死亡方式,生命终端人的尊严受到侵犯。
(3) 夸大“保护性医疗”的作用,对病情善意隐瞒。
在此情况下,作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临终关怀诞生了。临终关怀的目标是使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能够无痛苦、舒适、安祥和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维护死的尊严,首先应消除善意干扰,维护死的尊严。尽可能减少对临终病人的“折磨”和心理压力,最大可能地提高其生命质量,使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能自主地安排生活,选择死亡方式。维持生命终端人的尊严,为生命历程划一个圆满的句号。其次应保持人类尊严,勇敢面对死亡。众多文人志士都以自己的死来捍卫人格的尊严。
① 马克思:《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补卷,第一分 册,第594页。
(文/一个本科生)
参考文献:
1、 南川:《死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
2、 胡佩诚:《生命与安乐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 永毅 晓华:《死亡论》,广州文化出版社
4、 严翔林:《死亡美学》,学林出版社
5、 郭大东:《东方死亡论》,辽宁教育出版社
6、 毕治国:《死亡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7、 李向平:《死亡与超越》,上海文化出版社
8、 黄应全:《死亡与解脱》,作家出版社
9、 陈元伦:《人的优逝》,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0、 杨鸿台:《死亡社会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1、 王文斌:《无畏的赞歌——死亡崇拜之解剖》,辽宁人民出版社
12、 温志大:《走向天堂——人类死亡探谜与临终关怀》,四川人民出版社
13、 米奇·阿尔博姆:《相约星期二》,上海译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