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乐义/研究调查显示,中国大陆每年近三十万人自杀身亡,且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三倍,并以农村年轻妇女寻死的增幅最为惊人。
赵海香(音译),是河北省的一家农村少妇。某晚,她想入睡,丈夫却要看电视,两人发生口角。一气之下,赵夺门而出,顺手从窗台取下杀虫剂喝了一口,赶来的婆婆及时劝阻,才未造成悲剧。
类似的争执,最后弄得家破人亡,在大陆农村多有耳闻。事后赵海香懊悔万分,因为孩子还小。她之所以寻短见,是因压抑多年的绝望,在口角中倾泻而出。
《华盛顿邮报》报导,大陆妇女的自杀率高出男性二五%,且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三倍,这和西方男人自杀是女人自杀的二至四倍完全相反。其中,又以农村年轻妇女的自杀最为普遍,因为她们太穷了,加上中国传统社会对女人的歧视,以及层出不穷的家暴事件,迫使她们选择死亡作解脱。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试图自杀的农村年轻妇女,平均只受过五年小学教育,月收入十三美元(约一百元人民币,相当于四百元新台币)。她们的婚姻很不幸福,四二%的家庭面临经济压力,超过三八%的妇女受到家暴。
北京一家非营利组织负责人徐龙(音译)说,之前,农村妇女的自杀年龄在三十至五十岁之间,如今已经降到十五岁至三十四岁。年轻妇女总有梦想,当梦想和实际相差过大,又不能解决眼前的遭遇时,自杀就成为一种选择。
四十五岁的王姓妇人,是典型的家暴受害者。她记不清被丈夫打过多少次,每天都过得很不快乐,觉得嫁作人妇“毫无意义”。她向媒体展示双手上的疤痕,并透露她三次想要自杀。她鲜少向外人提及,因为中国人说,“家丑不可外扬。”她就这么忍受至今。
专家指出,中国的自杀现象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尤其在偏远乡村,生了女孩,被视为赔钱货,生了儿子,就是乡亲口中的“大胖小子”。
另外,中国整个社会对自杀持宽容态度,几年前有一部《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的电影,反映中国某些落后地区存有集体自杀的习俗,且民间对“梁祝”史诗般的殉情多有歌颂,给予民众长期而深远的心理暗示。一旦面对无法冲破的桎梏,自杀似乎是一种被社会广为接受的方式。
中国时报 2007-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