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情感机器人正悄悄向我们走来
时间:2008/6/8 18:17:29,点击:0

赋予计算机或机器人以人类式的情感,使之具有表达、识别和理解喜乐哀怒的能力,是许多科学家的梦想,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发展相比,人工情感技术所取得的进展却是微乎其微,情感始终是横跨在人脑与电脑之间一条无法愈越的鸿沟。很长时间内,情感机器人只能是科幻小说中的重要素材,很少纳入科学家们的研究课题之中。
一、发展现状
日本新开发的情感机器人取名“小IF”,可从对方的声音中发现感情的微妙变化,然后通过自己表情的变化在对话时表达喜怒哀乐,还能通过对话模仿对方的性格和癖好;美国MIT展开了对“情感计算”的研究,IBM公司开始实施“蓝眼计划”和开发“情感鼠标”;我国国内开展的研究项目主要有:“脸部运动编码系统”可应用于人脸表情的自动识别与合成;“MPEG-4 V2视觉标准”可以组合多种表情以模拟混合表情;针对人的肢体运动而设计的“运动和身体信息捕获设备”;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验证系统”;“语调表情构造系统”根据语音的时间、振幅、基频和共振峰等,寻找不同情感信号特征的构造特点和分布规律;“可穿戴式计算机”可用于增强和补偿人的感知功能。
所有这些进展都局限于两个方面:一是情感的模拟表达,二是情感表达的模式识别。事实上,真正具有类人式情感的机器人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系统:情感识别系统、情感内部逻辑系统和情感表达系统。因此,能否建立“情感内部逻辑系统”是研制情感机器人的关键。
二、理论误区
理论的高度最终决定着生产与技术的发展极限,目前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研制出真正意义的情感机器人,主要是因为存在四个严重的理论误区:一是没有把握情感的本质,把情感错误地理解为:“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事实上,情感的本质就是人脑对价值关系的主观反应,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二是混淆情感的客观内容与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是人的价值关系,情感的表现形式包括情感的大脑体验强度(如脑电图等)、情感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三个方面;三是孤立地、狭义地理解情感计算。认知、情感与意志是人类三种基本意识形式,分别对应着反映三种基本的客观存在: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三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共同完成了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功能。仅仅进行狭义的情感计算,不能解决人的心智活动的全部计算问题,还需要实施对意志的计算,并实施对知情意的交互计算;四是过低地估计了情感机器人的科学价值。当初人们研制情感机器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计算机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然而,一旦赋予了计算机以类人式的情感,机器人就可以从事人类所能从事的任何工作,包括社会管理与人际交往。
三、逻辑思路
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关系,为人的各种活动提供明确、有序和恰当的行为驱动力,以实现价值资源的最佳分配和最大增长率。情感的内部逻辑系统实际上就是价值关系的内部逻辑系统,要实现对于情感的计算就必须首先实现对于价值的计算,因此以为目的的“情感计算”在本质上就是“价值计算”。研制情感机器人分为六大步骤:一是改造“耗散结构论”,为实现“价值计算”奠定基础;二是创立“统一价值论”,为实现“情感计算”奠定基础;三是创立“数理情感学”,为建立“情感内部逻辑系统”奠定基础;四是编制“情感软件”和“知情意交互软件”,为实现机器人的“情智融合”奠定基础;五是创造“情感机器人”,为“人机融合”奠定基础。
四、现实意义
目前,人们研制情感计算机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和谐而友好的人机交互环境,使机器人能够对人的面部表情、自然语言、身体姿态以及对键盘和鼠标的使用特征等进行观察,以识别和理解人的情感,并通过图像、文字、语音等做出智能而友好的反应,从而产生生动而真实的使用环境,帮助使用者获得高效而亲切的感觉,形成自然而亲切的交互,营造真正和谐的人机环境,以达到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事实上,情感机器人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远非如此,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思维的效率和速度,人脑相对于电脑,无论是运转速度,还是内存与硬盘容量,或者计算差错率等都远远低于,然而,人脑的优势非常明显,这就是因为人脑能够按如下的“特性顺序参量”来生产、筛选、组织和使用信息,从而可以简化思维过程,节约思维资源,加快思维速度,减少思维差错,这些特性顺序参量主要有:重要性、紧迫性、倾向性、相关性、连续性、敏感性、经验性和关联性;二是增强行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智能机器人只能按照人预先编制的固定程序进行动作,而情感机器人能够以“达到既定的意志目标”为行为方向,以内设的“价值观系统(或情感系统)、认知系统和意志系统”为价值计算依据,以“实现最大价值率”为行为准则,建立一系列价值计算的函数关系式或约束方程式,再根据机器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确定若干个边界条件,选定情感和意志的动力特性参数,就可以主动地、创造性地调整“整体规划、行为方案和具体动作”,然后对行为的最终结果进行价值评价,以便及时地修正价值观系统(或情感系统)、认知系统和意志系统,达到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目的;三是直接参与社会事务和人际交往,人与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如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价值关系(或利益关系),利益关系的处理是社会事务(社会管理或社会服务)和人际交往的核心内容,而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正确反映主体所拥有的价值关系,并为主体调整其价值关系提供决策依据和行为驱动力,机器人一旦赋予了情感和意志,就能够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了解和猜测他人的价值取向、主观意图和决策思路,就可以像人一样独立自主地、应对自如地处理它所拥有(或赋予)的价值关系。
五、社会影响
机器人一旦赋予了类人式的情感,其性质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从此就具有了独立的行为能力,将必然会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伦理观念的变迁。由于情感与意志的赋予,机器人与人之间的界线就会越来模糊,机器人具有了“人性”,参与了社会事务与人际交往,人应该如何对待机器人,如何处理人与机器人以及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评价机器人所取得的成绩,如何看待机器人的缺点和错误。机器人作为“二等公民”,应该如何确立其“社会地位”,如何看待人与机器人以及机器人之间的“爱情”。
2、法律关系的调整。机器人的行为效应(如违法犯罪后果、社会与经济收益等)应该由谁来承担,是研制者、制造者、控制者还是所有者?机器人如果杀了人,应该如何处理?是全部拆卸或分解,还是重新调整程序?如果机器人被人所“杀”,人应该如何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一方面应该如何使机器人“遵纪守法”,另一方面应该如何维护机器人的“合法权益”?人与机器人、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经济与法律纠纷应该如何处理?机器人是否具有选择权和被选举权,是否可以“竞选”市长?
3、经济结构的调整。情感机器人能够参与社会事务和人际交往以后,就会在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领域、生产领域和生活服务领域取代人,机器人将会成了一支越来越庞大的“劳动大军”,那么机器人的机体制造厂、软件开发公司、程序调整中心、医院、美容店、餐馆、俱乐部、学校、托儿所、职介所等行业将会迅速发展起来,社会的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将会出现重大调整。
4、生活方式的变更。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多地替代了人类从事简单重复性工作、恶劣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人类将会主要从事自由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复杂性较强的工作,其工作时间的随意性、工作地点的游动性、工作内容的自主性、工作报酬的随机性和工作方式的选择性不断提高,必须会使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包括个人消费、人际交往和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此外,人将会越来越多地与机器人打交道,家庭保姆将会大规模地进入家庭,并具有了越来越强的心理功能和精神功能,打电话时的第一句话可能是“请问,你是人吗?”或“请你的主人接电话”。
5、社会隐患的增多。机器人具有了情感以后,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行为,由于其信息的处理速度快,信息的贮存量大,运转的准确性高,在许多方面具有比人类更多的优势,他们一旦“哗变”,其后果不堪设想,其灾难性不会亚于核武器的大规模引爆。机器人参与社会生活以后,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化,将会大大提高社会的不稳定性;机器人进入家庭(如家庭保姆、健康顾问、精神陪护等)以后,由于赋予了机器人以心理功能和精神功能,家庭矛盾也日趋复杂化,将会大大提高家庭的不稳定性。


主要参考文献:
①仇德辉著,《统一价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②仇德辉著,《数理情感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欢迎登陆“中国价值理论研究网”,http://www.choudh.com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女生自学能力较男生
下一篇: 课后温故知新有讲究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