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术语
哲学研究论文 演绎法 归纳法 价值判断 价值关涉 借尸还魂 零修辞写作
讨论与探究
1.讨论: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http://www.nssd.org)的《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或《中国社会科学》数据库中浏览近五年的有关哲学或教育学的论文目录,从中找出3篇哲学论文或史学论文,讨论哲学论文或史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语言风格。
2.尝试撰写一篇3千字左右的小论文,包含大标题、小标题、开头、结尾、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等完整的要素。
3.讨论:如何采用演绎法的论证方法撰写哲学研究论文;
4.讨论:如何采用归纳法的论证方法撰写哲学研究论文;
5.探究:分析案例8-1“论可能生活”以及作者的另一本著作《天下体系》的论证方式。
6.探究:分析案例8-2和8-3是两份博士学位论文,分析两者在论证方式上的差异。
7.讨论:你是否认同“零修辞写作”的系列禁忌?请列举你觉得最值得警惕的三个语言修辞方面的禁忌;
8.探究:阅读一篇师兄或师姐的学位论文,从“零修辞写作”的视角分析其中的语言失范现象。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网站
1.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赵汀阳.无立场的伦理分析[J].哲学研究,1995(7).
3.李迪.无立场的教育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金生鈜.无立场的教育学思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5.金生鈜.理解与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1993.
6.崔允漷.范式与教学论知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3.
7.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8.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李政涛.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4.
9.安桂清.整体课程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网站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http://www.nssd.org)的《哲学研究》数据库。可以从中浏览论文标题,然后从中国知网下载完整论文。
11.网站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http://www.nssd.org)的《中国社会科学》数据库。可以从中浏览论文标题,然后从中国知网下载完整论文。
12.网站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http://www.nssd.org)的《历史研究》数据库。从中浏览论文标题,然后从中国知网下载完整论文。
13.网站1: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或JSTOR(http://www.jstor.org)。重点搜索本章提示的相关论文。
14.网站2:读秀(http://www.duxiu.com)、bookfi(http://en.bookfi.org)、ebooksread(http://www.ebooksread.com)、爱问共享资料(http://ishare.iask.sina.com.cn)或“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重点搜索本章提示的相关论文。
--------------------------------------------------------------------------------
[1] 这里借用“公安三袁”的说法。详见:熊礼汇.公安三袁[M].长沙:岳麓书社,2000:123.
[2] 1922年,陈望道发表《作文法讲义》,提出议论文的论题、判断、证据、证明的法式等要素,后人称之为议论文的“三要素”。详见:陈望道.作文法讲义[C]//凌瑜,张英宝.陈望道全集(第四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45-50.
[3] 这个说法最初由戴震提出来,当时的说法是“义理、考证、文章”。详见: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M.北京:三联书店,2005:15.后来姚鼐延续了戴震的说法:“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详见:姚鼐.述庵文钞序[C ]//惜抱轩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46.
[4] “为什么”接近价值研究,“是什么”接近本质研究,“怎么办”接近对策研究。
[5] “凤头、猪肚、豹尾”是元代诗人乔孟符(乔吉)的说法。详见: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01.
[6]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94:7.在2004年的修订版中,这段话被改写成:“而在ought to be框架中的伦理学则把人看成是需要整治成某种标准产品的材料。这是一种替人谋划生活从而破坏生活意义和自由的伦理学。”详见: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
[7] 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的第一版中将生活的本意解释为“创造幸福感”,在第二版中修改为“创造幸福生活”。详见: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
[8]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94:191
[9]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
[10] 相关解释可参见弗洛姆有关“生产性的爱”和“爱即给予”的讨论。详见: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8:102-107.另可参见:弗洛姆.爱的艺术[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24-26.在《为自己的人》而并非在《爱的艺术》中,弗洛姆对“爱的艺术”做详细的讨论。
[11] 钱理群﹒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3):37-62﹒
[12] 启功, 张中行,金克木.说八股[M].北京:中华书局,2000:2.
[13] 诗经所隐含的“六艺”(风、雅、颂、兴、比、赋)之一。
[14] 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杜威式的小结(提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每章最后都有对该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整理的“提要”。
[15] 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6.
[16] 详见: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J].教育研究,1994(10):3-8.
[17] 有关“理解”的哲学解释学视角的讨论,详见: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1-58.
[18] 详见:金生鈜.理解与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1993.该论文较早地采用了有理论视角的演绎论证式的哲学研究,就此而言,该论文堪称“范例”。
[19] 详见: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367-370.
[20] 也译为:实用、制造和理论。详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18.另有人译为:实践、创制和思辨。详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C]//苗立田,译.苗立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46.亚里士多德认为理论包括数学、物理学和神学三种。详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19.
[21] 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类型对后来的知识分类以及其他领域的分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哈贝马斯(J. Habermas,1929~)将知识兴趣分为三种:一是技术的兴趣;二是实践的兴趣;三是解放的兴趣。哈贝马斯的三种“知识兴趣”与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分类有某种呼应关系。而教育行动研究的三种类型(技术的行动研究、实践的行动研究和批判的行动研究)的划分则明显受哈贝马斯的三种“知识兴趣”的影响。详见: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26.另参见: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23-328.
[22] 详见:J. Mill. A System of Logic, Ratiogilative and Inductive[M].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846: 222-233.
[23] 崔允漷.范式与教学论知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3.相关案例,详见:(1)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8.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对于类似“漷”这样的生僻字,可以通过拼音输入(比如搜狗拼音输入法)的方式获得相关选项:先输入u,然后输入各个部首的读音,比如,输入ushuiguo就可以获得淉、漷、濄等选项;输入ushishishi就可以获得壵、磊等选项。
[24] 详见:陈桂生.孔子“启发”艺术与苏格拉底“产婆术”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7-13.
[25] 详见:邓晓芒.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J].开放时代,2000(3):39-45.
[26] 详见:陈桂生.教育学辨析:“元教育学”的探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3-18.布雷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9.
[27] 周山.中国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2.
[28] 卢梭的原话是:“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太龙钟的儿童。”详见: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1.
[29] 有关“无立场的研究”,详见:赵汀阳.无立场的伦理分析[J].哲学研究,1995(7):66-73;金生鈜.无立场的教育学思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1-10.李迪.无立场的教育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0] W. Strunk, E. White. The Elements of Style. Allyn & Bacon, 2000:70.
[31] 详见:布雷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9.
[32] 这里的“零度风格”(zeros tyle)是朱光潜先生的说法。不过,朱光潜受当时的意识形态影响(该文写于1962年),对“零度风格”持否定的态度。朱光潜当时指出说理文有两条路,“一条是所谓零度风格的路,例子容易找,用不着我来举;另一条是有立场有对象有情感有形象既准确又鲜明生动的路,这是马克思在《神圣家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以及我们比较熟悉的《评白皮书》和《尼赫鲁的哲学》这一系列说理文范例所走的路。”详见:朱光潜.漫谈说理文[C]//王力,等.怎样写学术论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0.另参见朱光潜.漫谈说理文[C]//王力,等.怎样写论文.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48-49.
[33] 详见:巴尔特.零度写作[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8.
[34] 详见:巴尔特.零度写作[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8-19.
[35] 比如,最好不使用类似这样的话语:“巴枯宁甚至狂吠:‘强盗就是英雄、保卫者、人民的复仇者’。”详见:罗徽武.试论巴枯宁WU-ZHENG-FU主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4):47-51.
[36] W. Strunk, E. White. The Elements of Style. Allyn & Bacon, 2000:23.
[37]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堪称“日常词语陌生化”的范例(中译本的译者在翻译这部作品时也保持了日常词语陌生化的这个特色)。比如,“解释向来奠基在先行视见之中,它瞄着某种可解释状态,拿在先有中摄取到的东西‘开刀’。”详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175-176.这里的中译本的译者陈嘉映等人所选择的中文词语也比较切合海德格尔的日常语言陌生化的用法。
[38] 详见:W. Strunk, E. White The Elements of Style. Allyn & Bacon, 2000:75.
[39]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修订版前言).
[40]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94:193.
[41]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94:187.
[42]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修订版前言).
[43]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1.
[44] 详见: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5-52.该书主要有三分讲演稿和其他相关文章,但核心内容是“学校与社会进步”和“学校与儿童生活”两份讲演稿。
博文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e5ada10101rt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