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教育统筹局网) 随着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层面的推动与深化,学习与教学的模式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而是透过更多元化、更活泼的方式来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分析及协作等共通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享受追寻知识的过程。专题研习就是帮助学生达到这目标的新学习模式。 教育统筹局(教统局)自2000年推出「学会学习 ─ 课程发展路向」,背后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致全人发展。教统局为了协助学校策略性把理念落实,提出四个关键项目,「专题研习」是其中重要一环。 (注)学校可以按照本身的优势,以一个或多个关键项目作为切入点,藉此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培养他们的共通能力及待人接物的态度。 「专题研习」强调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学习阶段,各个阶段有其学习重点。 阶段一: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透过投入与研习主题相关的活动,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和认识。然后教师从旁鼓励和引导,让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和有意义的研习题目,并在学生互相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具体的研习计划。 阶段二: 学生透过适当的途径,搜集各类型的资料,建立对研习题目的认识。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处理资讯的能力,包括资料的搜集、检视和筛选。 阶段三: 学生对资料加以分析和整理,并且对研习题目进行总结和反思,最后选择以不同的形式,例如口头或书面报告、海报、模型、网页,甚至角色扮演或文艺演出等,展示自己的学习经历与研习成果 。 讲求思考分析 为新高中课程奠定基础 「专题研习」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学习与人协作,学会分析、思考和解难。「专题研习」不应只是从网页和书籍抄袭资料,变成忽视资料评估和分析的剪贴制作;不应只是注重展示作品,变成忽视研习过程的橱窗粉饰;更不应由家长代替学生完成研习,变成剥夺子女学习机会的分数竞赛。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为关键项目之一的专题研习,已经成为本港学校一种普遍的学习模式。香港学校课程透过「专题研习」,帮助学生掌握共通能力,连系知识以及融会贯通。这些发展都为2009年新高中课程的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勿过分介入 让子女有更多空间,发挥探究精神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固然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但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过程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家长很多时候都会按自己过往的经验,去了解专题研习的定义和性质;当自己对子女的研习作品有不同看法时,便忍不住参与其中,最后令专题研习变成家长的作品,减少学生学习的机会。 家长应该让子女在专题研习有更多空间,发挥探究精神。家长应更多认识学校对专题研习所做策划和准备工作,可以在家中给予子女适当提示,但应避免过分介入,以免令子女养成依赖的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