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云峰 来源:何云峰: “择校热”问题正在走向治本,《上海教育》2018年3月20日3B期第52页“教育云斋”专栏。 面对义务教育阶段越来越高涨的“择校热”,教育行政部门正在做各种努力,使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均衡化,力图解决中小学的择校难题。近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力度。笔者感到,有关部门的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措施正在不断触及教育公平的根本。 教育公平固然有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还是校际公平。也就是,学生入读的是具体的学校,让每所学校都优质化、彼此具有公平的竞争地位,才是最根本的。如果校际差异过大,那肯定是好学校受欢迎。这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目前的择校热高居不下,主要是因为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之间差别太大。而这种差别的主要根源是校际间不平等待遇所引起的。某些学校被重点投入、重点关照,甚至有特殊的选择生源和其他特权,而另外一些学校没有这样的优待。这就必然引起校际间的巨大差异。近年来,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正在采取各种措施,缩小这种人为的差异。笔者非常赞同,让每间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起来,才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之道。 按照“通知”要求,要积极稳妥推进所有地市、县(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为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积极稳慎推进多校划片。这种划片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有的地方还在探讨集团化本学、小初一体化办学等其他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利于解决优质教育资源过度不均衡矛盾的。 更为根本的是,“通知”提出,“对于有空余学位的公办热点学校和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这就完全地把民办和公办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竞争。我国民办学校经过30来年的发展,对于推动教育民生问题的解决,是功不可没的。当公办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时候,民办学校有效调度了社会资源,弥补了这种不足。在政策上,当时也采取的是倾斜于民办学校的政策,让民办学校具有公办不具备的独特择优权利。虽然一所学校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生源的好坏,但不可否认的是,优质生源的确有利于提升学校优质程度。因为经过筛选的生源至少个体间差异会大大缩小,部分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或者其他特殊学生肯定会被排除在外,这对于教学和管理都是更加有利的。不过,一所优质学校除了优秀的生源之外更需要优秀的师资和杰出的管理。所以,生源是主要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因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对择校热,绝大部分公办学校却没有挑选生源的权利。这显然是缺乏校际公平的。“通知”要求用电脑派位的方式来解决择校问题,肯定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在择校热的推动下,学区房、课外补习班、过早的知识教育等诸多问题都接踵而至。为了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通知”提出,“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要继续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尚未全面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的地方,要从2018年初中起始年级开始执行”。很显然,这一连串的动作,不是单单要解决择校的问题,更是要解决过度教育竞争的根源问题。笔者以为,这是点到了要害的地方。希望有关部门严格按照“通知”去做,让孩子们回归到教育的本位上去。 教育本来应该是以劳动幸福为目的的。教育本身应该给教师们幸福感,给孩子们带来学习成就感和快乐感,教育也要引导孩子正确地追求幸福,有效地掌握实现劳动幸福的手段和技能。当学校、教师、家长、孩子乃至整个社会都不被过度教育竞争所缠绕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幸福本位才能有效回归。尽快“通知”所提出的措施不一定能够彻底地解决所有偏离教育本位的问题,但至少我们在向治本的目标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