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再度引起社会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关注。像往年一样,有新增的,也有撤销的。简单对照了一下近三年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变化情况,发现一些共同点:一是新增的多,撤销的少;二是新增备案的多,新增审批的少。这至少可以得出三点结论:一是我们的高校本科专业数量,仍然在不断扩大;二是地方高校要新增专业难度远比教育部直属高校要难;三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还有进一步追求外延扩展的态势,每次调整专业的时候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的量远远要多于地方高校。这三个方面的结论,值得我们从高等教育行业之专业化视角好好审视一下。笔者以为,这样的审视对于高校的今后本科专业设置科学化将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笔者特别想说的是,对本科专业数量继续不断扩大的问题应该理性反思。一方面,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根据社会需求,增减专业,尤其是地方高校根社会经济需求联系最为紧密,其专业设置需求如果具有合理性,要给予满足。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某些高校专业数量追求欲望过度膨胀,一味盲目无限制地增加本学校的本科专业数目的现象。也就是,本科专业要增减,但不能因此而同质化,必须把本科专业引导到学校特色发展之路上去。 今天我们的高校越来越同质化,原因非常复杂,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因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许多高校片面追求专业数量无限制扩张,没有在专业特色上做文章。而这样的数量追求运动,最早就是由少数国家顶级工科院校发起的。工科院校在我国其实就是职业院校。在过去的计划经济年代,工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是要直接到生产第一线实习和工作的。我国许多顶级工科院校可以说是最好的职业院校。在国人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以至于人们并不把这些高校当作职业教育看待。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这些工科院校一改过去的职业教育本分,大力追求综合化办学,新增了大量的文科和理科专业,对老牌综合性大学形成冲击。于是,原先的综合性大学也不甘心,开始新办工科专业。彼此都来追求本科专业数量大而全。师范院校当然也想摆脱师范的帽子,其他专科性很强的高校同样如此也来追求自己原先没有的专业。为了推波助澜高校这种综合化运动,我们干脆把一些特色非常鲜明的专科性高校合并到综合性高校去了,结果导致同质化程度进一步强化。就这样,在盲目的本科专业数量追求中,我们的高校基本都是千校一面了。当然,这里面有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质和量之关系认识不足,误以为大而全就可以做强,质量就会提高。其实,并非如此。 笔者以为,当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之后,本科专业宜粗不宜细。本科粗分的话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高校盲目追求专业数量。本科专业分得太多太细,并不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专业太细就很难做特色,而且还会影响考生选择专业的时候无所适从。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很多人都能上大学,但高考的时候考生对那么多琳琅满目的划分得十分精细的专业干什么事情,今后的就业前景如何,考生是否适合就读等等根本就是一头雾水。笔者觉得,本科专业应该尽量少,涵盖面宽,通用化应该更强些为好。高校在办专业的时候,可将自己现在所谓的专业当作侧重点(特色)来举办,从而为毕业生今后选择研究生专业做准备。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来展现特色。例如,本科专业设置成“计算机科学”大致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学校偏重于数据科学,那个学校偏重于软件工程,或者硬件设计,则是学校特色的问题了,根本用不着设置数据科学等等之类的本科专业。而且专业特色应该通过课程体系来体现。一个高校如果有资格开设教育学本科专业,那么它的绝大部分课程应该是由教育学基础课程组成相应的核心模块,然后留出一定比例的课程作为特色课程选修模块,再加上必要的通识教育课程,这样就可以形成课程体系。同样的教育学本科,不同高校应该主要通过学前教育、高度教育、教育管理等等诸多的选修模块来体现特色。而研究生专业则可以在这些特色中来进一步做强。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的设置深度应该是不同的,这样才能体现高等教育的层次性。 其实,一个学校可以设多少个本科专业,那是完全可以测算出来的。高校教师都是国家登记在册的编制人员。每个人的专业、职称学学历等各种信息都在那里摆着。高校多少人能办多少专业。这个标准完全应该由相关的机构或者管理部门来制定。只要标准执行到位,高校的专业设置数量就会自然而然地可控了。笔者一直以为,我们应该去管标准,而不是管专业本身,管高校内部的专业特色更是多余的。 文章来源 何云峰:对高校本科专业数量增减的反思,《上海教育》2017年4月20日04B期第57页“教育云斋”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