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何云峰:建设一流大学应转“学科导向”为“问题导向”
时间:2015/12/8 23:27:11,点击:0

何云峰:建设一流大学应转“学科导向”为“问题导向”,《上海教育》2015年12月1日第12A期“教育云斋”专栏,第53页。

近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引发全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极大关注。《方案》明确指出,现有的“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所以“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新的重点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并且坚持“以绩效为杠杆”。总体方案还就建设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和组织实施办法进行了全面设计。这个方案使大家对我国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充满了信心,明确了方向。不过,笔者发现,今天的高等教育发展似乎更多坚持的不是“学科导向”而是“问题导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如何有效进行,很值得大学治理者们好好思考。

以“学科导向”去发展高等教育,可能会更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科导向”往往强调某个学科(甚至学科门类)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强调学科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样对于某个专业的整体实力提升无疑是很有好处的。无论是本科生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一个完整而实力雄厚的学科力量,将至关紧要。因此,比较早期的高等教育可能更重视学科的完整性和学科关联性。然而,“学科导向”的思路要能够很好地贯彻的话,必须要有一个很大的齐备的团队。这对于许多大学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即使做到了,也会代价高昂,而且容易导致特色不鲜明。“学科导向”的高等教育必然是千篇一律的。事实上,今天的世界顶尖大学也好一般大学也罢,很少甚至没有那间是用学科来取胜的。即使公众的认知,也很难跟学科挂上钩来。一个国际顶尖的大学不是因为其一流的物理或/和化学或/和生物等哪一个或哪几个学科实力特别雄厚而独占鳌头,而是因为整体的研究力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十分卓越,更因为其无可伦比的集体知识创新能力。只有少数弱势学校在无法与顶尖学校整体对比的情况下才可能会强调“学科导向”。可以说,“学科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向今天已经被摈弃了。原因很简单,一流大学的核心是知识创新能力,即使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优劣,也是以知识创新和对创新的引领能力来衡量的。

更为重要的是,世界大学的发展将人才培养质量看成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发展教育质量是其天职。根本用不着要专门从外部施加压力去强迫他们抓质量。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局面,不抓质量,就必然生去校亡。然而,学校的教育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即可。所以,世界的高等教育机构看不到搞什么学科建设。估计将“一流学科”的英文说给外国人听,他们可能搞不懂怎么回事。通行的做法是,人才培养质量靠学科导向去抓,而学科质量按照标准进行了,那就自然不需要再强调学科了。这极富后现代意味:人才培养依赖于学科,人才培养标准化又摈弃学科。所以,在世界一流大学里读一门课程,跟在社区学院读一门课程,可能并没有太多的质量差异。当“学科导向”被学科标准取代之后,大学要抓的就是知识创新了。

一旦说到知识创新能力,就必然以科学研究能力为基础。现代社会的科学研究几乎完全淡化了学科性,而要以“问题导向”为核心理念了。针对某个问题领域,各个学科的研究从多视角去攻关克难。当然,这里说的“问题”不是具体的某个细微题目,而是某个问题领域。比如,一间大学如果有很强的新兴材料科学研究团队,那很难说这个团队是物理学性质的还是化学性质的,而极大可能是一个跨学科性的。同样是材料科学领域,有的可能侧重服装材料,有的侧重航空材料,有的侧重其他材料。这样,当“问题导向”明确的时候,不仅学校的实力明显了,而且学校的特色也跟着出来了。正因为如此,“去学科性”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主流。一个一流的大学,不是因为其学科实力多么雄厚,而是因为其在某些问题领域站在世界最前沿。而一个弱势学校,不是因为学科不怎么样,而是因为其站在最前沿的问题领域比一流学校少而已。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每个学校都各有秋色,甚至可以说,每个学校都是卓越的。

(发表时略有删节)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下一篇: 何云峰:感受现代大学的为生服务意识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