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几个中心城区纷纷推出新政,大大抬高了入学的户籍门槛,以遏制择校热。但问题是,“择校热”并非今日才有,教育部门出过的招数不少了,可市民见招拆招,高烧始终不退,显然说明各种规定还没有真正“击中要害”。“择校热”的首要原因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只要享受的教育不一样,家长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孩子争取最大效益,无论交“择校费”,还是买“学区房”,实际结果都是条件好的家庭拿到最多的“公共资源”,最后难免导致社会不平等的代际传递。 然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也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义务教育属于国家对公民的责任,理应在中央政府层面进行全国统筹,但实际上仍带有“属地管理”的性质。在中国,行政层级多达五级,各级财政差距巨大。不要说省市之间,就是同一个城市不同城区之间也相差甚远。上海新近推出招生新政的城区不但因为有传统办学优势,更因为区级财政雄厚,有实力投入义务教育。如果不能在更高层面,比如全市或全省,乃至全国提高统筹程度,要实现“资源均衡配置”显然是不现实的。 如果全凭公共财政实现均衡配置一时做不到,在优质教育资源“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要避免最后为优势家庭所多占,只有扩充优质民办教育资源,要么将名校转为私有,要么将私校办成名校。入学的儿童家长多掏了钱,有限的财政就可以投入普通学校,这远比在“照顾正常居住的居民基本权益”的名义下,让优势家庭多占公共资源合理得多。 因为一切政策都是人制定的,他们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策调整的走向:名校在抱怨“人满为患”的同时,不会也不可能拒绝一切“打招呼”,这些神通广大的家长不会是挤走高价学区房里适龄儿童的“新政推手”吧?只是如此局面之下,让“择校热”真正退烧的治本之策可能出台吗? (顾骏,《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