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迁到江湾的六十多年来,随着学校规模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校门已三迁其址。她是复旦盛衰兴革的见证人。 1921年下半年,一座悬着“复旦大学”匾额的古典牌楼式大门出现在走马塘桥下(即现在的邯郸路桥堍),门前的南道通向兴建中的宫殿式的讲堂。到抗战前夕的十六个年头里,复旦作为中国人创立的第一所私立大学,从这座光荣门下,走出了成千名学士。抗战爆发,师生挥泪西迁,校园大部分古典建筑毁于敌军炮火,而校门幸免于难。抗战胜利后,师生万里归来,针对反动政府的倒行逆施,开展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慷慨悲歌的进行队伍,不断从她身边接踵而过。1949年5月,师生终于载歌载舞,以锣鼓和鞭炮从她身边迎来了复旦的新生。 1952年,全国规模的院系调整给复旦带来飞跃发展和巨大变化,教学、科研和生活中心向东延伸,昔日的田野河汊已变成幢幢大厦。老校门地处西端出入不便,乃在国权路口另辟了一座简朴的新门。 第二座校门启用后,复旦紧跟形势的脚步,进入“热火朝天”的年代,运动此起彼落,师生席不暇暖,“开门办学”成为唯一的教改方向和又红又专的标志。校门口整天送往迎来,喜报纷飞,金鼓齐鸣。直到1962年以后,教室里又逐渐坐满了人,校门口也慢慢地恢复了平静。 到1964年,复旦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好转而有了更大的发展。学校重心再度东移,学校自筹资金万元,另建第三代校门于今址。1965年国庆节新校门正式启用。正当师生心情舒畅地出入于这座象征力量之门,满怀信心地努力传授知识、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时候,中华大地又风云突变,新校门迎来的却是史无前例、罄竹难书的“文革”灾难。 今天,她仰视正在加速施工的文科教学大厦,俯视往来如梭,在不同工作和学习岗位上的人流,若有所思,似乎在为知识分子迟到的春天默默地祝福,又似乎在亲切地讯问:“同学们,当你每天迸出这座为广大青年所向往的大门时,你意识到肩上所负的沉重使命么?” 注:本文原载于1986年复旦大学校刊 (来源:复旦大学官方网站,作者:笔树) 关于复旦大学的校门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参见下列介绍:
http://www.hku.hk/fudan/htdocs/Departments/document/dmt/xm.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