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蔚红,来源:上海观察
一位大学青年讲师近日给《上海观察》来信,讲述大学评职称的种种乱象以及评审机制的不合理。“不论你上课上得如何,领导都不care。评不上职称,就没有资历,到处人微言轻。”她感慨:在大学读书加工作,已经呆了二十几年,至今不明白评职称究竟为了什么。似乎人人心思都在评职称上,而不是怎样教好书。 大年初六,收到老友L的贺岁电邮。谈起高校职业生涯,她写道:申报不到基金,评职称就处于劣势;评不上职称,就不能带研究生;没研究生帮着做实验,就发不了文章;发不了文章,就没有基础申报基金。
于是,年轻的讲师就在这样的循环中,逐渐变成了中年讲师和老年的高年资讲师(俗称“万年僵尸”)了。不论你课上得如何,领导都不care。评不上职称,就没有资历,到处人微言轻。
L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俩读的是外省重点,她理我文。高考成绩不错,就来了上海,大学不同。从本科读到博士,都留校做了老师。
如今,参加工作近十年,我们的境遇也差不多:领着五六千的月薪,时不时给同事、学生鄙视鄙视,因为我们的职称是——讲师。
我曾经迷信职称。刚进大学时,看课程表,三个平行班,我这个班有一门专业课是讲师上的,而其他两个班都只是助教。我就暗自庆幸,分到了“高起点”班。一堂课下来,这位讲师的水平不敢恭维。
邻班那两位助教后来都给我上过课,其中一位不仅业务好,见我爱看专业书,课外还另加指点,对我后来从事这份职业影响很深。可是这位助教老师只做到讲师,因为学位不到博士,升不上去,就辞职出国了。
我本科读完,出于对专业的热爱,接着读硕士,构思论文期间出去求职,发现这专业很冷门,几乎没有像样的单位肯收简历,只好硬着头皮读博士。毕业,系里正好有一个留校名额。于是紧张准备,参加竞争上岗的教学比武,得了第一,和另三位应聘者一起留校了。对,我没写错,一个名额、四人留校。你懂的。
上岗前集体培训,做学生工作出身的人事处长训孙子般地指示:“教课无所谓,能应付过去就行。你们要写论文,拿项目,最终评上职称。这才是正业,才能让你们过上舒坦日子。”
处长一语点醒梦中人:难怪以前给我上课的老师就没几个用心的,讲台上东拉西扯,批十几页的作业一勾了事,原来大学的职场是这么混的呀!没多久,全校通报这位处长贪污,免职。他后来躲去某系教书了。他,也是教授呢。
我们单位满负荷工作量是一周6节课,领导说你年轻啊,多上点吧,14节。有同事生病,我去顶;有同事出国,我去顶;有同事科研,我去顶。14节课,7门,每门20到50个学生不等。我一开始很当回事,每周都布置书面作业,课堂还有测验。可下了课就发现,所有业余时间都得耗在批改上。
学生也不喜欢我,在校园网论坛里骂:“就她这个处女座恨嫁女屁事多!学弟学妹千万别选啊!”
等到三年后第一次评职称,肠子都悔青了:那些课时少、随便应付的,都忙出论文、项目来了;我呢,啥都没。之所以前三年不开评,是因为系里各派利益摆不平,领导曰:缓缓也好。
要说这评职称,真是系里的年度大戏。评委就是那十多位教授,各打各的算盘。
前年,候选人H冲击评选会场,指着座中大骂:“你们收了我那么多钱,还不投我的票,太不讲信义了吧!我要去最高人民法院告你们!”顿时,好几位教授低下头。据说H按“国内惯例”,在每位教授信箱里塞了五千块现金,有两位开箱即退还。
候选人N则在介绍成果时,哭昏过去,倒在讲台上。原因是,按硬指标,他肯定评不上副教授,但今年一过,他就没指望了:非博导,年满六十必须退休。他教了一辈子书,我也上过他的课。
去年更好玩,候选人F放出大话,副高非她莫属,因为她老公有“路子”。她评上,我们系老师拿基金会方便很多。
正高候选人P,硬指标不但符合,还有多,最后愣是加一轮投票还缺一票,没评上。因为评选前,他的导师在职务去留问题上把另几位教授得罪了,矛盾白热化,殃及门生弟子。
真是没想到,我们系全国专业排名连年下滑,却宁可浪费这个晋升职称的名额,都不给P上,还整天口口声声叫我们“顾全大局”。厚黑遗祸,今时犹烈。
受惠于师生关系的,也不是没有。我的师姐Q,博士一毕业就评上副高,在我系历史上空前绝后。这对第一学历为大专的她来说,特别不容易。导师近年几乎每篇论文,都署她第一作者。然后对Q,我就不能再称“师姐”了,而要改口叫“师母”。她带着六岁的儿子,住进我导师家,成了他的第四任夫人。
这十年,我评了四次,之后的六年连名都懒得报。因为评选条件频繁变化,越变越玄,一开始是看论文,我勉强也够,就是没著作。等考虑出版博士论文,领导突然宣布,出版博士论文太容易,不再视为著作。而其他有博士学位的同事早都靠此评了副高,我木讷,没赶上末班车。
这几年,又说有著作也不行,还得有国家、教育部的项目才够格,美其名曰“代表作”。要求越来越严,可好多教授无非是评得早,哪有什么论文、项目,连国际通行的学术写作规范都不懂,现在轮到他们操此生杀大权,倒是威风好大,煞气凛然。
我回家静坐,前思后想,深感一向年光有限,自己是因为爱读书,才吃这行饭。但评职称这种游戏实在玩不起,索性退出竞争,把机会留给那些塞得起五千块的兄弟姐妹吧。
在系里,A和B教授表面都很关心我,督促我“多努力,明年再来,我看好你”,尽管我知道在几次评选的数轮投票中,他们都没投我。A教授是在开学第三周,就能把一个班50个人上到只剩下3个的“学科带头人。可他逢人就说:学问是寂寞的。受不受学生欢迎,根本不代表学术水平优劣。说完,依旧在教授餐厅喝酒,经费多得花不完。
B教授最近却不走运,专著给杭州读者揭发,85%抄袭美帝成果,一字不易。可他逢人就说:我写亲笔的那部分没抄,是帮我找素材的学生们偷偷抄了,没报告我。怎么样,新编《儒林外史》吧?
讲句大实话,单位里这么多正高、副高,人品学问让我打心眼里佩服的,也就区区两三位。所以,遇到问我这几年为何不参评的,我干脆就说句俏皮话:“我系现在教授、副教授几十个,讲师才几个,倒三角。为了保护‘讲师’这一珍惜物种,我还是甘做‘万年僵尸’吧。”同时暗想:评上又如何?还不是与AB二人为伍?
如今,为了应对经济上的生存压力,我只有多接点校外的活儿。好在上海机会真是多,肯努力总有钱赚,回老家买房能付首期了,还可用上专业知识,不会像有的专家、博导,理论“研究过深”,应用技能全无。
教完课,闲下来,我也不用操心拉帮结派、拜码头、立山头、打压这个、捧红那个的学术政治。爱看啥书看啥书,假期花自己的辛苦钱旅游,而不是“科研考察经费”,心里也安生。至于学校“讲师六年不升副教授就走人”的规定,我有幸享受“老人老办法”的待遇,苟且偷安。
我常跟老同学L感叹:大学里,热闹是他们的,我们毋忘初心,守得住也对得起这一寸天良便好。
在大学读书加工作,我已经呆了二十几年,至今不明白评职称究竟为了什么。似乎人人心思都在评职称上,而不是怎样教好书。这样办大学,真的对得起“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吗?
(作者:雷蔚红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洪俊杰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