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40多所美国大学100多项研究证实:好人有好报
时间:2012/10/13 14:23:25,点击:0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生命伦理学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说家吉尔奈马克就从现代科学和医学的角度出发,对人的付出与 回报之间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关系就进行了深度发掘。他们在综合40多所美国主要大学的100多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出一本新书《好人有好报吗》(南方出版社)。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生命伦理学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说家吉尔·奈马克就从现代科学和医学的角度出发,对人的“付出”与 “回报”之间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关系就进行了深度发掘。他们在综合40多所美国主要大学的100多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出一本新书《好人有好报吗》(南方出版社)。

  几千年来,“好人有好报”这种心理上的“他人祝福”或叫 “自我安慰”,在我国一直被当为道德宗教大肆弘扬。虽然“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和“一口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等像是陈述着基本事实,但依然没 人怀疑“好人有好报”的绝对正确以及它发挥的正面意义和积极作用。

  那么,“好人有好报”有什么科学依据呢?在中国,尽管有许多辅助“好 人有好报”的史实、故事、传说以及“好人一生平安”、“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等哲理名言,但就像“做梦”一样,到目前还没有人 花工夫运用现代科学或医学来解释这种“心理感觉”。这方面,美国人就特别喜欢较真。继千方百计研究和解释“梦”后,他们又积极寻找着“好人有好报”的科学 依据。

  这不,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生命伦理学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说家吉尔·奈马克就从现代科学和医学的角度出发,对人的“付出”与 “回报”之间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关系就进行了深度发掘。他们在综合40多所美国主要大学的100多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出一本新书《好人有好报吗》(南方出版社)。在书中,两位作者根据研究出来的结果,大胆地抛出一个令人惊讶的信息:“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秘密,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 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

  当然,史蒂芬·波斯特和吉尔·奈马克笔下的“好人”,并非 “老好人”,而是指“乐于付出的人”。这个“付出”也非传统意义上的“气力上帮一把、财物上施一些”,更不是为了博取名利或达到其它不可告人目的才装腔作 势的那种假捐款、假慈善等,而是一种广义上的“付出”。两位作者认为,“付出”有十种方法,即赞美、传承、宽恕、勇气、幽默、尊重、同情、忠诚、倾听、创 造。这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作者手把手教我们怎样去“付出”,并告诫我们千万别对“付出”这种利人利己之事有什么心理障碍。

  因为,接下 来,作者就根据上述十种付出的方式,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测量表,并长期追踪一些乐于付出的人,分门别类地对每一种“付出”带来的“回报”进行物理统计和生理 分析,从而揭示了“付出”产生的“医疗作用”和“快乐指数”:“宅心仁厚、乐善好施”之人的人格确实对自身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比如,乐 于付出对人心脏病的抗病力竟然是阿司匹林的两倍、能够减轻病痛对老年人的影响、不容易患抑郁症更不会自杀。总之,一个养成乐于付出习惯的人,其自身的社会 能力、判断能力、正面情绪以及心态等都会全面提升。作者甚至还“检测”到,哪怕对别人付出一个微笑、传递一个幽默的表情时,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浓度就会增 加。可见,付出也是一剂万能药啊……

  据说这本书在美国非常畅销,那是,其中除了难得的科学论证外,还有许多感动人心的真实故事交织其 间,使得“付出对自己有利”不像是在天马行空地撒谎。不过,依我的“小人心”看,作者正是利用了人都有自私一面的心理特征,以“付出就是得到”的方式来出 售他们的“心灵鸡汤”。当然,这远比我们身边许多所谓的大师和专家兜售的一些养生或健身的“秘方”好得多,起码教别人乐于付出对构建和谐社会百利无一害。 因此,我认为,无论作者揭示出来的好人有好报的“科学依据”靠不靠谱,都是值得大家认真去读一读和按书中所示试一试的。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征文:上海市思维科学研究会第一届(2012)..
下一篇: the 3rd International Art in Respon..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