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汉网按:当我们的研究者们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们仍然热衷于宏大叙事的时候,西方的科学家们早就进入到细致而尖端的问题式研究。也许有人会问:研究“公鸡行走时为何颠脖子”,有什么用?然而,正是这样的小问题却带来了许多惊人的科学成就。建议,科研管理者尤其是哪些掌握科研经费的老爷们认真读读这篇报道! --------------------------------------------------- 公鸡行走时为何颠脖子?有位教授想弄明白,于是申请科研经费,获批。结果发现,这让眼睛能更精准地定位目标。此项成果眼下正被用于机器人设计。这个故事或许能解释:中科大的“基础科研实力”何以排名国内高校第一 善待每一个科研创意 作者:本报记者 许琦敏 前天,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布“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8.58跃居中国高校榜首,全球排位第76,在进入全球前100名的2所中国大学中占了一席。 “自然出版指数”主要反映“基础科研实力”。过去1年里,中科大总共在《自然》及其子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其中第一作者单位论文13篇。 中科大是怎么做到的? 灵感可“测试” 孙立广教授最近很开心,就在5月初,中科大“环境/生态学”首次进入该学科领域全球研究机构ESI排名的前1%,而他们小组对此贡献不小。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金指标”,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术水平及影响——进入前1%,意味着“国际先进”。 极地无冰区生态地质学,如今已是中科大环境科学的核心专业之一。当初是孙立广提出了这个新方向,只用了14年,这个专业从无到有而跻身世界前列。他说,最应该感谢学校不间断的支持,还有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 1999年,孙立广从南极科考回来,设想通过分析比对几万年来企鹅粪便的样本,来研究揭示环境污染、气候与生态变化。这是一条堪称新奇的研究路径,很难申请科研经费。学校得悉后,立刻决定提供启动经费,并建议马上成立极地环境研究室。 “最初研究室就我一个人,带着一个研究生。”孙立广说,10万元启动经费帮他迈出了第一步;2002年,又在学校支持下,以研究室为主体建立了环境科学专业;接着建立了硕士点、博士点;2004年与环境工程学科联合申报一级学科成功;2011年中科大将极地生态确定为唯一的特色学科,每年给予50万元经费支持。 孙立广感叹,我这个团队里“无‘长’无院士”,但在中科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空间;要没有学校大力推动,生态环境研究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在基础研究领域,鼓励学术创意、悉心扶持培育,是中科大的传统。从上世纪90年代起,学校不断增设支持年轻人“测试灵感”的项目和经费,如今已形成覆盖研究生到教师的完整体系:研究生可申请创新基金,每个项目资助几千元;博士后、青年教师可申请青年创新基金,3年资助20万元;如果几个青年教师想一起尝试开拓学术新方向,可申请创新团队基金,3年支持100万元…… “即使失败,也收获了经验;如果成功,这些项目很可能就具备了下一步申请国家经费的实力。”中科大科技处处长罗喜胜说,据统计,青年创新基金支持的成功项目,一半以上在一两年后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十几年前刚冒头的量子信息、金融数学、大型油气田开采等一批新兴交叉学科,而今在中科大已进展得颇具气象。其中,上世纪80年代由几个年轻学者搞起来的量子信息研究,如今已发展出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和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成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确定的重大科学领域“量子调控”的委托研究单位,承接着大量国家级任务。 “在人工器官、介入式治疗等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年轻教授们都正以各自的创新灵感在这些‘未来的’基础研究领域中布局。”罗喜胜说,学校将大量科研经费用于年轻学者间的交流和他们的进修,就是希望激发出更多创意,而创意一旦萌生,更悉心呵护,帮它们长大、开花结果,乃至长成开风气之先、创学术流派的参天大树。 宽松求厚积 中科大对于学术创意和科研创新的善待,不只体现在种种投入上,还体现在考核上。 英国数学家怀尔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当教授,9年没发表一篇论文,却证明了350多年来没人能搞成的费马大定理。这个故事,常被用来诟病国内高校硬性规定教师每年发表多少篇论文之类的考核方式。不过,怀尔斯的故事在中科大其实有“中国版”。 陈仙辉,1998年起在中科大当教授,此后到德国、日本、美国等不断游学,很长一段时间没拿出重要成果。但中科大自有宽松的考核方式,他从未被批评或苛求过。 中科大对于教授的年度考核,只是要求他们自己写一份总结报告存档,既无需公开答辩,也不打优良等第,更不与收入、经费挂钩——副校长朱长飞说,学校相信每位教授都会认真做好自己的科研。 2008年5月,陈仙辉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重量级论文,宣告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临界温度达到43开尔文(-230.15℃)的铁基化合物超导体,突破了此前学界公认的“麦克米兰极限”。这篇论文截至2010年共被引用740次,是我国物理学科近十年累计被引次数最多的论文。 此后一年,他的成果不断亮相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其中《自然》3篇、《自然-材料》1篇、《物理评论快报》9篇、《美国化学会志》1篇。这些正是陈教授10年厚积后的“喷发”。 与陈仙辉相似的教授,在中科大的校园里不少。工程学院的梁海弋教授总有些“古怪”的想法,比如想弄明白公鸡行走时为何颠脖子,他向科技处申请经费,居然得到了。一番研究后他发现,公鸡颠脖子能让眼睛更精准地定位目标。这个成果正被用于机器人的目标跟踪设计。 朱长飞认为,中科大就应该成为这样一方乐土:真正的学者在这里尽情发挥想象力,并且能够落地;而大学设计的制度、营造的氛围、倡导的文化,都支持他们。 去年,中科大发表的SCI论文数量从前年的1584篇减少到1503篇,但高质量论文大增。中科大2001-2010年发表的SCI收录论文,篇均被引10.84次,这一数值在国内高校中排第一。2000年以来,全校共有17项成果36次入选《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学进展、中国两院院士评选的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等,而且是连续8年有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唯一高校。 “借钱”助科研 中科大的科研经费总量并不很大,但做科研的教授们很少感觉“紧巴巴”。 生命科学实验离不开各种疾病模型的实验鼠,而养实验鼠占地、费钱,很多实验室的研究进展常常因此被拖后腿。但在中科大,生命科学院的吴缅教授告诉记者,他们从不为这事担心,无论想养多少实验鼠,学校都保证。 “学生和教授,是我们学校最‘牛’的两个群体,所有资源都向他们倾斜。”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朱长飞介绍,为了给更多教授、学生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中科大在“985工程”建设中,建起了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工程与材料科学实验中心、信息科学实验中心、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超级运算中心等5大公共实验平台,还专门配备了技术人员,低价提供给本校师生使用。这大幅降低了分头建实验室的成本以及科研总成本。 吴缅说,生命科学院新来的教授,人均每年科研经费也有约150万,相当充裕,好想法基本都能及时付诸实验。 不过经费总有周转不灵的时候——最常见的是项目申请的经费还没到账,而实验已在“等米下锅”。为保证创新火花不至于因为等钱而黯淡,校方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借钱给急需的科研项目组;手续不复杂:项目组提交申请报告,科技处和财务处审核,校长签字批准。 “我们研究组也向学校借过钱,讲明白了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便得到鼎力相助。”中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邓友金教授说。 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2-05/26/content_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