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先生是中国性教育的泰斗,但近来屡屡受到公众的指责,现在看来,其观点仍然曲高和寡。因人施教是中国先贤倡导的基本教育原则,如果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宣传自己的性观念,那么自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李银河赞成一夜情,同情同性恋,不反对杂交,在中国当代社会多元化的今天,仍然惊世骇俗。对那些同性恋来说,李银河的观点让他们心怀感动;对那些反对同性恋的人来说,李银河观点让他们气愤难平。如果不是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那么学者应该针对不同的群体,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普及科学的性知识和观念。令人奇怪的是,李银河多次在大众媒体上不加选择地直接宣传自己的性观念。从教育伦理的角度来看,李银河至少不具备教育工作者的起码素质。
当然,性这个问题,已远远超出了学术范畴,成了公众关注的话题。但是,考虑到中国缺乏民主传统,仍然处在民主与科学的启蒙阶段,所以,作为学者更应该首先从法律的角度宣传公民权利。
当前李银河所面临的问题,部分属于新闻媒体的故意炒作。但不能否认的是,李银河在性观念方面的许多表述仍然存在值得检讨之处。年轻人提上裤子,转身走人,潇洒无比,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在获得肉体快感之后还追求精神上的充实。如果男女之间只是逢场作戏,那么肉体上的需要倒是得到了满足,而精神的空虚将不可避免。笔者不反对李银河的有关主张,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学者,笔者希望李银河能够考虑其观点所蕴含的精神和道德风险。在鼓吹年轻人权利的同时,也应该附加宣传其中的社会意义。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传统,在自由主义高涨的年代,性解放成为年轻人的追求。但是在经过疯狂的性放纵之后,西方国家早已进入到了性关系平稳发展期,中产阶级的基本家庭观念逐渐趋于保守。作为一个社会学家,有义务将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灌输给年轻人,但也有义务将自由主义的发展历史和盘托出。如果选取其中的一段,必然会产生误导作用。
在多元化的今天,捍卫公民表达意见的权利至关重要。但是作为知识分子,负有特殊的使命。在表达自己的学术主张时,既不能把公众当作弱智者,也不能无视舆论的存在,我行我素。既然选择大众新闻媒体作为发表学术观点的载体,那么就有义务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对那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媒体记者表示不屑,但是我们必须对公众负责。
笔者的观点是,李银河应该学会区分大众和小众,在发表意见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公众普遍接受程度。在面对学生或者特殊群体的时候,不妨开门见山。但如果满世界嚷嚷性解放,那么难免让公众产生被袭扰的感觉。
(作者乔新生 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