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国九成女孩教育趋男性化? 港学者报告惹争议
时间:2008/8/27 23:42:35,点击:0

 

   据北京晨报报道,近日,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张雷教授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近1000名家长的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父母对女孩的教育方式趋于男性化。此报告一出,便在社会各界引发教育理念的“性别大战”。

  男性化教育“名不副实”

  据张雷教授介绍,“男性化教育”包括鼓励孩子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影响他人、领导他人,在职业选择上也能够从事一些传统观念看来女性不适合从事的工作,在他所做的调查中,超过90%的家庭使用趋向男性化的方式来教育女孩。

  “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父母倾向于应用传统的男性价值观来鼓励独生子女在社会中发展和竞争。”张雷教授在报告中表示。据了解,从职业选择来看,家长、老师和学生的观点都认为现在很多职业的性别特征已越来越不明显。

  北京小学生“阴盛阳衰”

  在海淀区某知名小学,该校挂在办公室墙上的十三位学校少先队干部头像中,有九位都是女生。学校负责人透露,在小学,校、班干部由女生担当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北京市某小学一班主任告诉记者,与以往对于女孩用功但能力不强的印象相反,现在小学里,从学习成绩到爱好特长,从待人接物到组织活动,女孩普遍比男孩强。

  “性别大战”制造口水

  “‘假小子’不再只是负面的叫法,被很多人有当作个性的代名词,‘野蛮女友’也不会遭到唾弃,甚至成为时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莉莉教授认为,家长对女孩的教育和以前确实有所不同,家长希望她们在个性上能够迎接越来越多的挑战,能力更加全面,也更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这样做是给女孩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这体现社会的一种进步。

  在张教授看来,今天社会对女孩的认识趋于多元化,除了文静活泼的女孩受人喜欢,像李宇春这样中性化的女孩同样被大家所接受。她补充道,女性中性化是全球大众文化中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不仅包括女性的男性化,也包括男性的女性化。

  张扬“个性”而非“性别”

  景山中学一位初二的女孩表示,学校里,男性化和女性化教育都应该有,传统的教育已不太适合现在这个社会。完全“男性化”的教育,则会扭曲女孩独有特性,造成性别的混淆。所以应将两种教育综合,即具备中国古代的优良传统,也可以在现代社会很好地与人沟通合作。

  这名女孩并不认可假小子代表个性,她担心,完全“男性化”的教育,很有可能造成“假小子”的产生,所以应当慎重选择。

  该中学初二教语文的周老师说,由于性别差异,确实要对男生进行阳刚之美、强化男性品质的教育。不过教育女生应该要有适当的礼仪,但今天已不能用传统的“乖巧”的标准教育女孩了。“我主张男女学生应张扬个性。”

(来源:北京晨报,作者:韩娜、罗德宏)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调查显示浙江年收入3万-5万者科学素养最高
下一篇: 两性大脑功能互异 男擅长理解女擅长管理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