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真假之分,有高低之分,有精粗之分,但是:“学”无中西之分
《北京日报》2005年4月4日刊登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的文章说,19世纪末中国思想界有一场争论,就是中学和西学之争。所谓中学就是传统的孔孟之道,西学具体内容是“声光化电”,就是今天的自然科学。现在又有人用“中学”、“西学”的概念来谈中西方之间的学术交流。
其实“学”本身无所谓东方和西方。作为知识,作为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来说,哪个民族和国家根本上都是一样的。
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写了《中国哲学史》,请金岳霖写审查报告,金先生写了这样一个意见:如果一个人写了一部《英国物理学史》,那么这个人写的是英国物理学的历史呢,还是物理学在英国的历史?显然,应该是物理学在英国的历史,因为没有所谓“英国物理学”。那么有没有一种东西叫做“中国哲学”的呢?金先生没有把握。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学”这个东西有真假之分,有高低之分,有精粗之分,但是没有中西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