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报报道,心理学家向程认为,对于“守财奴”们来说,他们对于金钱有极强的、神经质的需要。他们对于金钱难以抗拒的需要,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需要。他们有的对自己这种爱财如命的行为没有意识,有的有意识,但控制不了自己。
向程分析说,在他遇到的临床心理中,与贪官心理类似的平民患者多为老年人,年轻的时候对钱财不是很在意,但上了岁数却有非常大的改变。把钱放在银行里,他们担心电脑系统出问题,钱会取不出来;把钱全取出来放在家里,又怕会有小偷光顾,就又把钱存回银行。如此周而复始,欲罢不能。这些老年人的消费非常低,钱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一种符号,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这种行为并不是他们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与贪官的心理相似,他们一方面是因为神经质的心理在操纵自己,另一方面,他们都有一种人生该实现的已经实现,已经没有多大发展,要尽量多地积聚财富来为自己“留后路”。
对早年痛苦的过度补偿
向程分析,有聚集钱财癖好的人,通常有着早年贫穷的背景。人们对于痛苦都有补偿心理,补偿心理体现在许多方面,有的是对金钱和物质的渴望,比如经历了饥饿的人对食物的渴望;也有的是情感上的渴望,比如对别人的依赖和安全感的需要。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过度补偿。过度补偿心理使他们对金钱有着过分的、难以抗拒的渴望。他们对于金钱也有正常的需要,但在更大程度上,金钱只是一种象征,或者是给他们满足感和安全感的东西。他们会常常回忆过去贫穷的日子,因为惧怕回到从前,他们就会本能地积聚钱财来让自己觉得心里塌实。
对情感欠缺过度补偿也会造成这种状况。钱有着很高的互换性,生活必需品都必须要用钱去交换。这些人在官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情感上很孤独。贪官在名利、地位这些非物质的东西达到顶峰之后,觉得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心理十分空虚,而金钱这种东西是无止境的,于是他们就把所有的快乐都寄托在金钱的不断增长上。看着金钱的增长,他们就会产生极强的成就感。而哪怕一分钱从他们手中溜走,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不安甚至恐慌。
“金钱数字心态”使贪官追求钱财无止境
守财奴心态又可称为金钱数字心态,心理学家曾经对这种心态作过这样的分析:人在积聚钱财时往往被一种呈几何级数递增的心态所左右,当攒到一万元时,下一个目标是两万,攒到两万时目标变成了五万……当积聚到100万元时,下一个目标就绝不仅仅是150万,而是上千万,几千万。
一般百姓因为收支平衡,或者积累的金钱总数太低,这种心态也就不至于那么强烈了。而贪官就不同了,对他们来说,捞钱越多就越不能罢手,就像吸毒上瘾的人对毒品一样,欲罢不能,越陷越深,敛财成为他们生活中唯一的追求,而且永远不会满足。
新闻资料:
被称作建国以来最大卖官案的主角马德,在任绥化市委书记期间,收受贿赂高达2385万元,据有人估算,马德在绥化期间平均每天的收入在万元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日进万金”。
据说,马德是个穿着随便、甚至比较土的人,其妻田雅芝连买菜回来的塑料袋都舍不得扔,一个个捋好存起来。然而,马德被双规后,在马德的家中及办公室,办案人员搜出裘皮大衣10多件,摄像机、照相机50多架、皮鞋500多双、衬衣200多件,以及各种名贵手表等物品。知情人说,马德收的东西几乎全部原封不动地放着,自己不用也舍不得送家里的穷亲戚。田雅芝甚至将逢年过节别人送的礼品高价出售给市委的接待部门。
有“沂蒙第一贪”之称的袁锋剑贪污公款500多万,但他却一直不舍得花用。袁为其母祝寿,送的寿礼比其他真正很“穷”的亲属还少。查抄袁锋剑的赃款时,他贪污的金钱数目和查抄的赃款数目完全吻合,毫厘不爽,以至于袁锋剑诡辩说他这是替国家保存钱财。
这些贪官工资都很高,绝对不缺钱,甚至花钱的机会都很少。但他们还是不顾一切地聚敛钱财,连很少的钱也不放过。(魏陈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