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苏州2005年五月八日电(记者周建琳)古镇保护与发展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专家学者对此也持续争论。今天,中外专家聚集同里,又一次围绕“古镇发展与保护”这一课题展开讨论,其中有四个观点引起了注意。 对于古镇保护,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阮仪三教授的观点始终没有改变:“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他说,关键是后面的那句话,把真东西留下来。保护的第一要素是留存,将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留存,不要让我们的子孙看到的全是“假古董”。对于同里古镇的保护,阮仪三给予充分的肯定。 “古镇要保护,更要发展。怎么发展?首要问题是要保住特色。”怎么在发展中保住古镇特色,阮仪三认为,首先要研究古镇原有的特色。“同里是一座居住古镇,周庄是商业古镇,甪直是宗教古镇。这些特色是历史形成的,在保护与发展中就要以这些特色为中心。” 寻找“拆”与“建”的平衡点是古镇保护与发展中一个关注的问题。上海同济大学城规院院长周俭认为,古镇的改造中,要改变“大拆大建”式的做法,要审慎更新,建立适应城市土地开发管理的新机制。质量好、有文物价值的予以保留;部分完好的加以修缮;已破坏的要拆除更新;新建住宅要与古建筑协调,保持原有的砖木结构风貌。 在论坛上,古镇人居结构的调整问题引起了国际大师、新加坡原重建局局长刘太格的注意,他说,同里可以建成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在修补、增补的过程可以考虑建设一些新的适合居民使用的建筑,更重要的是要在同里的古镇区外规划建设一个新的“水乡城镇”,给居民一个新的人生舞台。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所在地的同里,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古建保护专家谢辰生认为,同里现在保护得很好,但实施古镇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他认为,古镇保护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共同的职责。 据介绍,本次论坛的目的旨在推动古镇保护研究,探索和推广历史建筑保护的工程技术,探索古镇保护的多方参与模式,探索遗产再利用的方法与经验,改善江南众多古镇居民生活水平,让“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水乡风貌完好保存下来。 |